中国不是富水国家。据统计,人均拥有淡水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88位,仅对全国476座城市进行调查,缺水的就有300座。在这种大背景下,南宁打造“中国南方水城”就成了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任务。 南宁地处祖国南疆,历史悠久,气候宜人。从天时地利等多种因素看,为南宁建设“中国南方水城”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一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邕”字是“水”和“邑”的结合体,南宁简称“邕”,别称“邕城”。由此可见,南宁是与水结缘的城市。邕江和18条内河以及周边众多的水库、池塘使南宁市区形成“一江、两库、南北贯城渠、六环、十八(内)河”的环城水系。二有优越独特的城市定位。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是我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及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枢纽城市;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要建成区域性国际城市。这种独特的城市定位,将为南宁建设“中国水城”在政策、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三有以民生为本的惠民政策。“民生之本”是我国国策,南宁已把建设“中国南方水城”这项以民生为本、惠及子孙后代的惠民工程作为经济建设中的“民生亮点”,仅为整治18条内河就将在2020年以前投资300亿元。四有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这是广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锤炼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并将在“中国南方水城”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中得到体现,成为一种振奋人心、拼搏向上的力量。 南宁已先后获得“2000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十大宜居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荣誉。把南宁建设成一座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型“中国南方水城”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开发。这就要求规划的规模要大,水域面积要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0%以上;规格要高,要以超前的思想理念和民生为本的要求招标设计;布局要科学合理,水系要形成网络,水景要有观赏价值,“水城”和“绿城”要组合成新的美景;规划和工程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开发利用南宁丰富的水资源中,必须以保护水自然生态为原则,做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水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结合,“水”、“岸”、“景”要完美结合,全面开发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发展经济与休闲旅游相结合,使“水城”越变越美,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二要注入多种文化元素,挖掘多彩的文化内涵,突出水文化特色,把南宁“中国南方水城”打造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品牌。水是城市的生命,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南宁作为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城市、自治区首府、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在建设“水城”中,不仅要注入南宁元素,还要注入广西元素和国际元素。神秘的骆越文化(南宁很早以前就是骆越民族的主要活动地域)、古老南宁的传说和故事、广西多民族的民俗风情、南岭的生态特色、近代广西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出现过的历史人物、新中国成立后南宁的巨变、南宁与东南亚各国交往中的文化特色,都是南宁“中国水城”建设中必须注意挖掘的多彩的文化内涵。突出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绿在城中,城在绿中;水中有文化,文化在水中的南宁“中国南方水城”文化特色。 三要增加和完善水文化设施,创建有观赏价值的水景和健身娱乐场地。红花需要绿叶衬,完善的基础设施会使“水”变活变美。首先,水网络要配上路网络,好的路网会成为人们观赏水城美景的精品路线;其次,民族建筑,如楼台、亭、阁、风雨桥、鼓楼、吊脚楼等与水为伴,可成为吸引人们游览水城的一种景观景点。第三,在江湖水道周边修建休闲文化广场、江滨公园、小型民族体育运动场、现代农业展示园、特色美食街、小型水(石)博物馆、增设陆地和水上健身设施、游船,让中外游客亲身体验水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玩水的乐趣。第四,利用各种功能的水文化设施和水上景观景点,举办各种节庆文化活动和文化体育活动,如龙舟比赛、钓鱼比赛、三月三歌圩、庙会、斗牛斗马斗鸡比赛、水上游戏、水上实景表演等等,使其成为人们文化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和文化交流的好平台。 四要为建设南宁“中国南方水城”健全管水机构,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法制轨道。南宁建设“中国水城”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正确领导、策划和群众的鼎力支持以及各部门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南宁市有关部门先后制订了《南宁市“中国水城”规划建设指导意见》、《南宁市城市水系整体规划》、《南宁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与利用规划》、《邕江沿岸开发保护综合规划》、《南宁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修编)》等,为南宁建设“中国水城”指明了方向。由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很多部门,南宁丰富的水资源分布在各个区段,需要建立行政执法组织体系,完善执法管理机构,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