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是茂名747万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这天上午,浩瀚的南海碧波万顷,美丽的博贺港湾畔,彩旗猎猎,锣鼓喧天,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在这里举行成立揭牌仪式,正式拉开总面积1688平方公里、“一带二轴两城三港五区”的新区建设大幕。这标志着地处广东西翼的茂名,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社会各项事业掀开崭新的一页。 省委常委、副省长徐少华,茂名市委书记邓海光,茂名市长梁毅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总经理、茂名市委常委余夕志,省有关厅局负责人、大型国企和知名企业等有关嘉宾出席成立揭牌签约仪式。 广东茂名滨海新区揭牌成立,茂名迎来大发展的春天,朝着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的目标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茂名市《关于茂名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坚持干下去,必定创辉煌。 茂名干群正以汪洋书记的批示作为强大精神动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滨海新区建设。随着启动煤电一体化等9个总投资167亿元的项目开工建设,成立揭牌仪式上现场签约6个项目总投资461亿元,茂名滨海新区建设大规模铺开。在启动滨海发展战略的强劲驱动下,今年第一季度,茂名市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0.61亿元,增长164.8%,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战略意义 从海洋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高度建设滨海新区 加快茂名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是广东从海洋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局出发,继续发挥珠三角对全省的主体带动和先行示范作用的同时,在粤西地区开辟和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培育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对我国大西南和中南地区辐射带动作用的重大战略举措,对广东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势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成立广东茂名滨海新区,是汪洋书记一年前的提议,是省委、省政府对茂名实施“滨海发展战略”的最大支持,也是茂名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长期努力的结果。近两年,茂名市委书记邓海光、市长梁毅民更是强调,加快实施向东向南靠美丽浩瀚的南海发展的滨海战略。 2009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特别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从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和振兴粤西的全局和高度,对茂名滨海发展战略和建设滨海新区给予高度肯定。汪洋书记指出,茂名的滨海新区建设规划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干好了将来会名留青史。2011年3月31日,汪洋书记视察茂名时指出,茂名市应对滨海区域进行统筹规划,申请设立广东省茂名滨海新区。深受鼓舞的茂名干群,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启动气势恢宏的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建设。 战略定位构建智慧型生态宜居海韵绿城 为了探索一条与国内其他新区不一样的发展道路,2011年8月,省发展改革委和茂名市政府联合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制《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今年2月23日,《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在广州获得权威专家的评审通过。 茂名滨海新区战略定位是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交通运输枢纽,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广东能源、装备制造、信息产业基地,广东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和海洋集聚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广东对东盟开放的重要门户,粤西地区的经济核心区和新兴增长极,现代化国际化滨海新城,打造成为国家海洋经济试验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后发展地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成为实施国家南海战略和能源战略的重要载体、平台,逐步成为粤西崛起的推动力和南中国智慧型生态、宜居海滨绿城,成为粤西崛起的龙头和引擎。 项目落地已开工和落实项目22个,总投资1179.4亿元 自滨海新区筹建以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4月26日上午,省委常委、副省长徐少华,茂名市委书记邓海光、市长梁毅民为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揭牌。据悉,广东茂名滨海新区为副厅级建制。 茂名市抓住机遇狠抓产业招商,突出项目落地。今年以来,新区围绕项目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工作,从项目用地到投资回报,想投资者之所想,急投资者之所急,聘请国内行业专家共同策划项目,招商的针对性大大增强,效果显著。茂名市委书记邓海光、市长梁毅民亲自带队招商,一批重大项目推进取得重大突破。自新区筹建以来,到滨海新区考察的知名企业就有近百家,中化集团、中粮集团、中海油、美国AP公司、德国巴斯夫、广州港集团等已确定落户新区。目前,滨海新区已开工和已落实项目22个,总投资1179.4亿元;在谈项目4个,总投资1600亿元。 茂名滨海新区空间发展格局: “一带二轴两城三港五区” 茂名滨海新区确立了“一带二轴两城三港五区”的空间发展格局。“按照“港—业—城”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功能区建设为载体,以点带轴、以轴促面。空间发展从“近海”向“滨海”转变。以城市空间拓展和滨海新城建设为重点,加快城市建设重心南移。城市拥湾发展,彰显滨海城市特色。新区总面积1688平方公里,“五年具规模、十年见新城、廿年创一流”,10年开发面积不超300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开发面积不超100平方公里,城市开发面积不超200平方公里,构建智慧型生态宜居海韵绿城。 “一带”指海湾发展带。构建连接环水东湾新城、滨海旅游区、博贺湾新城、博贺港区、临港产业区和吉达港区等重要板块的海湾发展带。 “二轴”一指西部城市发展轴。依托茂名大道的改扩建为快速路,构建连接老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环水东湾新城的发展轴;二指东部产业发展轴,以26公里的新港大道为轴线,依托博贺港,重点发展临港产业。 “两城”指环水东湾新城、博贺湾新城。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柱,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合力构筑滨海新区发展的双核心。 “三港”指博贺港区、水东港区和吉达港区。 “五区”指高新技术产业区、河西工业区、博贺临港工业区、信息产业区、滨海旅游区。高新技术产业区,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建成世界级石化基地的主战场。河西工业区通过对旧城改造,建成专业的石化产业区。博贺临港工业区,重点发展石化、海洋、能源、装备制造、物流、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信息产业区按照第四代信息产业园区的标准和智慧与生态的理念,建设成智慧型生态新城。滨海旅游区建设成为滨海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滨海旅游产业示范园区。 声音 茂名市委书记邓海光: 从容建设 加快发展 振兴粤西 4月26日上午,茂名市委书记邓海光在广东茂名滨海新区成立大会暨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上致辞(见上图)。邓海光表示,广东茂名滨海新区成立是茂名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喜事。茂名市委、市政府一定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期望,将进一步完善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机制体制,科学规划、从容建设、加快发展,打造广东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和海洋集聚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广东对东盟开放的重要门户,粤西地区的经济核心区和新兴增长极,努力建设港城一体、生态良好、功能健全的现代化美丽海滨城市,使滨海新区成为企业、精英们创造价值、品味成功、安享闲暇的理想之所,成为茂名推进城市转型、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升级、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平台,成为广东推动粤西振兴发展、促进区域协调、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 茂名拥有220公里的海岸线以及良好的港口条件,新世纪以来,茂名一直谋划面朝大海,寻求突破。 茂名市委书记邓海光指出:“滨海发展战略”是茂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可行途径、最快捷方式、最鲜明特色、最重要抓手,是通过城市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打造“三大基地”、实现“三年大变化,十年大跨越”的独特路径,是奠定茂名未来百年基业的战略构想和行动。 邓海光认为,茂名滨海新区必须发挥“南方油城”的传统产业优势,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培育形成上中下游产业紧密结合、大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大型石化产业集群,打造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抓住国家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聚集战略性新兴产业大项目,建设重大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信息产业基地。发挥滨海新区海陆运输便捷的优势,积极吸引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到新区落户,成为高端产业聚集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茂名市长梁毅民: 滨海新区实现三方面重大突破 4月25日,茂名滨海新区推介会在茂名熹龙国际大酒店举行。茂名市市长梁毅民等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推介会,吹响了茂名滨海新区的招商号角。20多个海内外知名投资机构代表,多家研究、规划、设计、咨询单位代表出席推介会,他们纷纷表示新区商机无限。 茂名市市长梁毅民在推介会上指出,“茂名滨海新区”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仅仅1年多,已经实现三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一是实现了由无形的概念到实体平台的突破;二是实现了由规划到项目落地动工的突破。茂名石化2000万吨炼油改扩建、粤电煤电一体化等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215亿元;三是实现了由小干到大干快上的突破。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广州港等大集团纷纷落户,计划投资建设大港口、大石化、大电力等重大项目,计划投资额超过1000亿,新区正在掀起大发展的热潮。 梁毅民在推介会上呼吁更多的投资者来茂名投资。他以“有信心、有突破、有决心”三句话来表达茂名人民发展滨海新区的雄心壮志。他表示,茂名将大胆创新投融资、土地供应、人才引进等机制;大胆让利,求得共同发展;大力引进大财团、大公司,发展大项目、大产业,还要坚决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政务服务。 客商:重新发现茂名 对投资充满信心 滨海新区巨大的发展潜力,激发了触觉敏锐的客商重新认识茂名、发现茂名的热情。全国人大代表、茂名市工商联主席陈华伟表示,他对茂名的投资发展充满信心,目前已投资兴建茂名会展中心等,投资额为23亿元,他表示还会继续扩大投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副总经理许世政表示,该公司与茂名滨海新区就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希望双方精诚合作,力促项目早日批复、早日启动,并努力将项目建设成为安全工程、绿色工程、优质工程、效益工程和阳光工程。 茂名滨海新区 十大战略性工程 链接 1.环水东湾新城建设工程。把环水东湾新城建设成为高端要素集聚、现代服务完备、辐射效应显著的交通中枢和首善之区,增强服务集聚功能和创新发展能力。 2.博贺新港区建设工程。全力打造博贺新港综合性港区,研究实施推进防波堤工程、30万吨级航道工程、30万吨原油码头、25万吨级矿石码头、10万吨级煤炭码头、10万吨级通用码头、10万吨成品油码头、8万吨液体化工码头等工程。 3.世界级石化基地建设工程。依托石化工业园、河西工业区,按照“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园区化”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进石化工业区扩区增容,2020年炼油能力提升至4000万吨/年以上,乙烯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年。 4.博贺湾新城建设工程。按照支撑服务新港区和临港工业区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依托工业园区和口岸,加快发展石化、装备制造、海洋、商贸、会展、保税物流等产业。 5.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工程。加快建设连接老城区、水东湾新城和博贺湾新城三大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轴线,近期建设沟通三大组团的快速公共交通,中远期视需求发展轨道交通系统。 6.广东省重要能源物流基地建设工程。建设华南油气和煤炭中转储备基地,逐步形成3000万吨原油、1600万吨煤炭及200万吨液化天然气吞吐能力,1000万吨原油储备、100万吨成品油储备能力。 7.国家级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工程。加快建设放鸡岛海洋度假公园、龙虎凤海洋主题公园、茂名森林公园、镇盛镇青年湖生态农业旅游度假公园,深入发掘“冼太故里—中国巾帼文化园”文化内涵。 8.信息产业区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物联网、数据服务、视听产品、集成电路、光伏材料、云计算等产业。 9.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工程。抓住国际国内尤其是珠三角产业加快转移的机遇,依托珠海-茂名产业转移园,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 10.重大民生建设工程。建设创业基地和创业企业孵化基地,完善就业援助和失业救济制度。实施新进人才住房保障工程,建设周转房和职工公寓,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