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济南4月7日电 菏泽市牡丹区把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围绕创建工作目标任务,不断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大体系,加速推进了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进一步简化涉及创业的行政审批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强化创业资金扶持,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农民工自主创业,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拓展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将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军队退役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纳入小额担保贷款范围,扩大贷款范围和贷款额度,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将最高额度提高到5万元。
完善创业培训体系。扩大创业培训范围,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完善培训内容,在开展 “创办你的企业”培训的基础上,对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社区服务实体及初始创业成功的“小老板”等,开展“改善你的企业”培训。创新培训方式,广泛开展创业培训“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将创业培训窗口前移,在各乡镇办事处和社区设置了培训报名点,劳动者在社区就可以申报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搭建创业服务平台,成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开通牡丹区创业网站,有效促进了创业者的互动交流。指导乡镇办事处、社区成立创业指导服务载体,组建“社区创业指导室”,形成了覆盖区、乡镇办事处和社区的三级创业服务网络。加强创业指导,组建由40人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采取电话预约 、网上预约、上门服务的方式,免费为创业者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服务和政策咨询。建立完善创业项目库,制定创业项目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创业项目征集推介管理工作机制,突出抓好创业项目征集、评估、推介等关键环节,依托牡丹区创业网,建立完善了创业项目库,不断充实创业项目资源。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创业者在孵化基地创业的,可享受场地租赁费和有关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鼓励创业政策,享受“场地+资金+实训+服务”等“一体化”孵化服务,提高了创业成功率。 (通讯员 郜玉华 梁涛)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