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武汉,城市管理不好矮人三分

时间:2011-09-08 09:45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今年7月1日,武汉市委市政府掀起“城管革命”,市长唐良智提出:3个月内城市环境明显改变,2011年大变样,2012年根本变化,2013年达到全省最优、国内一流水平。

  谈幸福城市

  让市民更舒心、更幸福,更有尊严

  记者:过去两个多月,您看望和慰问遭辱骂的环卫工人,乘公交车和市民与公交司机交流,走进纳凉点倾听民声。在今年“两会”上,您提出要打造“幸福城市”,让市民充满期待。您本人如何理解“幸福城市”?

  唐良智:老百姓希望感受到的幸福,都要管好,越贴近越好。如果仅仅管理者自己感觉好,老百姓感觉不到,怎么能叫幸福感?老百姓对环境有要求,对文明程度有要求,这些都应该去关心,否则就没有尽到做市长的责任。“城管革命”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要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让市民生活得更舒心、更幸福、更有尊严。我在襄阳工作时,曾有乘客抱怨“乘兴而来,扫兴而归。”我们当时就下定决心,改善襄阳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建成“鼻能闻,手能摸”的公厕。

  现在,襄阳市的公厕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60余座一类公厕被市民称为星级公厕。

  谈马路办公

  我下班一般不走重复路,睁大眼睛看细节

  记者:您家住武昌,在汉口上班,这期间一定也切身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在悄悄变化。

  唐良智:我下班从汉口回武昌,常常会选择走不同的路线。一旦发现问题,会马上给相关部门负责人打电话。在车上的时候,我会睁大眼睛,在马路上找问题、看细节。我还要求各区区长每天抽出两小时,到马路上找问题。

  在上下班的途中,每天看到城市在变化,我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心里觉得很踏实。有些地方,我还会下车去看。武汉大道的站卧石,有的设置比较错位,这样的细节问题就是在马路上发现的,得到纠正。

  谈革除陋习

  以“零容忍”态度,向所有不文明行为说“不”

  记者:您认为,“城管革命”最需要改变的是什么?

  唐良智:“城管革命”最需要改变的,是人们的观念。

  今天早上我上班途中,看到一小伙子开着面包车,抽完烟后随手将烟头扔出窗外。为什么不能丢到车内的烟缸内,停车后再清理掉?

  对一些不文明行为,大家说起来都不满,但又都这样做,这需要观念上的转变。

  城市管理的积弊沉疴和少数市民的不文明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彻底治愈顽症、革除陋习,必须下猛药,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向所有不文明行为说“不”,使市民素质和城市面貌发生“革命性”变化。

  当然,我们下猛药革除不文明陋习,刚开始肯定会遇到困难和不同声音。但我相信,只要把不文明行为治理好了,城市环境改善了,市民就会满意,就会对严格管理更加理解和支持,外界的议论也会自然平息。

  谈城管目标

  清洁之城、绿色之城、畅通之城、文明之城

  记者:武汉市提出“城管革命”的目标是,2013年达到国内一流。那时,市长眼中的武汉是什么模样?

  唐良智:我们要根据武汉自身的条件,制定城市管理标准、操作规范,在实践中总结出“汉版城管”手册。通过近3年的努力,希望向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到2013年,武汉市容环境干净整洁、城市景观精致靓丽、城市运行高效有序、市民行为文明规范,真正成为一座“清洁之城”、“绿色之城”、“畅通之城”、“文明之城”,成为市民认可、国内外游客公认的一流环境城市,让“城管革命”带来的幸福洋溢在群众的脸上。

  想对市民说: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城市

  记者:非常感谢市长百忙之中接受采访。通过《楚天都市报》,您有什么样的知心话向广大市民说?

  唐良智:文明是一种城市精神、一种生活品质、一种发展底蕴。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城市的和谐与幸福建立在全体市民讲秩序、守规矩的基础之上,城市的文明体现在每位市民的举手投足之间。创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需要千万武汉市民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个人都来关爱我们的城市。

  希望每个人都做城市文明的引领者,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城市,用每个人的文明托起整个城市的文明。

  希望每个人都做城市管理的参与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洁净优美环境。

  希望每个人都做城市形象的维护者,曝光城市管理顽症,劝阻、举报不文明的人和事,共同维护城市形象。

  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市民参与渠道,积极听取群众呼声,认真采纳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促进城市管理与市民的良性互动。

  这是武汉前所未有的环境治理风暴,两个多月来,“城管革命”深入到城市大街小巷、市民中间——清除暴露垃圾,拆除广告牌,夜查渣土车,逐渐让占道经营马路恢复秩序……“城管革命”进展如何?未来的愿景什么样?给市民带来哪些变化?昨日,武汉市市长唐良智接受本报专访,畅谈武汉“城管革命”。

  谈目前进展

  “城管革命”是个抓手,抓住了老百姓的愿望

  记者:“城管革命”实施两个多月,您对目前的状况是否满意?

  唐良智:有变化我们就满意!变化是一个从管理层、从老百姓、从外界都能感受到的变化,这是非常可喜的成就。

  对“城管革命”,大家很期待。“城管革命”这个概念很重要,是很好的抓手,抓到大家的理念上,抓到大家的思想深处,抓住了老百姓的愿望,抓住了外来投资者的期待,抓住了省委省政府对武汉市的高标准要求。“城管革命”,带动的是整个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目前,“城管革命”进展顺利,总体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开局良好,成效初显。全市上下认识已统一,氛围已形成,媒体宣传、监督力度很大,大家的信心增强,交通畅通、绿化、道路清洁变化很大。

  举个例子,马路上施工围栏周边,有的道路可能还破旧,但有明显的变化,渣土没有了。江夏区马路边的人字沟,现在用手摸一下,是干净的,放在以前,一些人字沟是灰尘泥土看不得。

  记者:一方面,市民看到了欣喜变化,另一方面,市民对城市变化抱以很高的期望。

  唐良智: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城市环境的改观还只是初步的、局部的,道路拥堵、路面破损、绿化缺失、公共设施维护不到位、个别职能部门主动性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整改的问题还很多,能否持续保持干净、整洁,还有待时间检验。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城管革命”的既定目标,升华理念,提升标准,层层推进,尽快实现重大突破。

  谈愿景期许

  城市管理不好,就会遭人笑话、矮人三分

  记者:您刚才说,“城管革命”这个概念很重要。这次武汉推进新一轮城市“综合管理”,为何叫“城管革命”?

  唐良智:武汉城市的形象,就是我们自身的形象。我们的干部、市民水平和文化底蕴都不差,但如果城市管理不好,就会遭人笑话、矮人三分。

  提出“城管革命”这个概念,就是要运用先进的理念、一流的标准、科学的手段,使城市管理、环境面貌、城市品质都发生根本变化,实现质的飞跃。

  我们之所以称为“城管革命”,寄托的是我们实现城市面貌脱胎换骨的愿景和期许,表达的是我们希望全民参与、全民城管的呼唤。

  目前,“城管革命”尚未成功,还需要全市上下不懈努力。

  谈困难压力

  搞不好城市管理,无法向全市人民交代

  记者:武汉市为何在目前大建设时期提出“城管革命”,这时的城市管理是否很难?一路推进的过程中碰到哪些困难?

  唐良智:这个时候提出“城管革命”,是因为现阶段城市管理已成为制约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瓶颈问题。

  说实话,搞“城管革命”,压力非常大,我们也评估了很久。如果搞不好,会被认为放空话。“十一五”,武汉拉开大建设序幕,目前城市建设还在继续,是不是要等到建设完了再来“城管革命”呢?我们的答案是“不可能”,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位,搞到实处,方法对了,把老百姓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我们就能做好城市管理。

  市民对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的愿望,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搞不好城市管理,我们无法向全市人民交代。

  省委省政府的高标准要求直接催生了“城管革命”。省委书记李鸿忠多次强调,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交通服务功能等方面是中部中心,而且要在城市现代化管理上争创一流。省长王国生明确要求,要把武汉打造成“大而强、富而美”的中心城市。

  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扎实推进,持久发力,不达目的,决不收兵,努力以一流的城市环境向省委省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给全市老百姓一个直接的回答:武汉有能力、有决心把城市管理做好。

  谈城管标准

  墙、树木、马路、地砖等都要看到“本色”

  记者:既然称之为革命,那么必然是脱胎换骨的,您觉得运行到什么状况,才能叫“成功”呢?

  唐良智:城市管理就像太阳一样,每天升起和落下,旧的一页已翻走,新的一天重新再来,天天“归零”,每天都是新的起点。“城管革命”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过去,一些小街小巷不是每天打扫,现在这样不行,必须每天扫,而且规定要清扫到什么标准。“城管革命”就是要树立一种标准。实质上,“城管革命”也是标准的革命。

  有的人认为“还可以了”、“过得去”、“做成这样已经不容易了”……这样绝对不行。标准之一就是“本色”,城市的墙、树木、马路、地砖等都要看到“本色”。

  记者:“城管革命”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您能不能简单谈一下工作思路。

  唐良智:城市管理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或者说达到三个境界。

  第一个层次,要解决城市“脏乱差”问题;第二个层次,让市民生活更便捷、更美好;第三个层次,彰显城市特色和品位,打造具有独特气质和品位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形象。

  当然,城市管理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即便是我们达到了城市管理的三个境界,也不能轻言“成功”。我希望三年后的武汉,是一座干净整洁、碧水蓝天、舒适温馨、宜居宜业、现代文明的魅力城市。这样的城市,值得我们每一位市民期待,并为之付出努力。

  谈以人为本

  以绝大多数人利益为本,以公共利益为先

  记者:您经常说,城市管理的本义是“为了人”。以人为本的“城管革命”有些什么特点?

  唐良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说出了城市管理的真谛。

  “城管革命”要实现从“物”到“人”的转变,不是单纯追求市容市貌的漂亮,而是要以“人”为中心,以人内在主观感受为标准,用“人”的视角和需求,考量城市管理的细节和成效,突出人在城市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给百姓更高生活品质。

  “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是以绝大多数人利益为本,以公共利益为先,而非个人的随心所欲。对极少数损害城市环境和公共秩序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必须实行违者必罚、违者必究,最大限度地维护公众利益。

  我们推进“城管革命”,不是要搞得鸡飞狗跳,而是要大力倡导人性和亲民管理,实现“管理上水平,百姓得实惠”。一切以老百姓的切身体会和感受为标准。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