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平顶山市把城市建设得更加宜居

时间:2011-08-22 12:59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赵世恩

平顶山市商业银行

 

  “三年大提升,是发展之所急、是开放之所需、是民生之所盼”,自从《河南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颁布实施以来,河南省平顶山市所辖县(市)严格按照《计划》要求,紧紧围绕城乡建设重点工作任务,主动结合本地城乡建设实际,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开展三年大提升行动,从加快旧城改造到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从力促产业聚集区发展到不断完善城镇承载能力,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因措施有效、成绩卓著,平顶山市城市环境明显改观,城市配套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容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显著提高。

  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平顶山市抓住国家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的机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大力度推进城镇建设。平顶山市所辖的宝丰县,为加快新区和老城区与平顶山新区的规划对接,扎实开展城乡规划攻坚行动。

  为确保规划更加科学与合理,该县报请平顶山市政府批准,对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实施公开招标。目前,已编制完成迎宾大道、文峰路西延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净肠河上游生态公园和净肠河下游景观规划方案;旧城保护、城中村改造、特色道路规划和城东部蓄水工程规划设计正在编制中。

  该县还强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以来,该县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706万元,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余个,铺设城区污水管网15公里。其中,北环路绿化升级改造、前进路和迎丰渠东段治理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平西火车站广场改造、为民路北延、玉带河上游治理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同时,在加强市政设施维修管护方面,宝丰县专门成立了巡查维修小组,及时维修主干道雨水管网,清理城区渠道、下水道,并整修路面。此外,该县还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为抓手,深入开展城市洁净工程,加强园林绿化和环卫设施建设力度,强化管理服务,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1~6月份,投资100余万元,完成了净肠河上游治理绿化、永明路行道树栽植、中兴路北延绿化、皮庄转盘绿地改造等工程;投资110万元,用于新建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并改造老式公厕、中转站12个,改造建筑垃圾存放场1个,使得城市容貌明显改变,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步伐

  平顶山市以规范城中村改造秩序为重点,会同有关部门,用足政策、搞好协调、加强指导、强化服务,努力开创小城镇建设新局面。

  其中,平顶山市所辖的舞钢市以推进特色中心镇建设试点为突破口,以“城乡一体化,打造中原明珠”为目标,探索总结“四个二”工作法,创造了舞钢市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

  “四个二”工作法包括:第一,两个“坚持”。即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公开透明。所有的房地产开发单元确定后要由旧城改造指挥部拿出意见,凡不符合旧城改造政策,不经旧城改造指挥部批准而私下签订的开发协议一律无效。此外,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按照提升整体形象、改善居住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划分出47个开发控制单元,委托专业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机构进行开发控制单元规划。每个开发控制单元建成居住社区,且幼儿园、学校、医院、商店、广场等涉及居民生活的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在开发改造过程中,该市政府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并负责拆迁补偿、安置,开发企业不直接与住户接触。第二,两个“突出”。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就是突出舞钢市城区钢城大道、铁山大道两侧和创业发展服务区等关系城市形象的重点区域,强力推进。突破难点就是突破旧城改造中补偿标准不统一、开发无序的难点,统筹协调,有序推进。第三,两个“优先”。即优先吸引品牌公司进驻开发,大力支持和扶持本地比较规范的开发企业参与开发;优先安置房建设,坚持拆迁安置房优先于商品房建设。第四,两个“从严”。即从严把关,从严查处。为推进城市建设依法、健康、有序进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和空间结构布局,研究出台了《舞钢市城中村改造实施意见》,确立了“坚持七项原则、十条禁令,达到三个满意”的要求。自2010年以来,舞钢市旧城改造拆迁房屋10.54万多平方米,开工建设144.2万平方米,主体完工8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额18.98亿元。

  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

  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平顶山市积极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逐个进行市级初审把关,科学确定各个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定位,在市区和郏县规划了化工产业集聚区,并按照产城融合的理念,在新城区西北部规划了平新产业集聚区。其中发展势头最好的是郏县产业集聚区。该区先后被河南省政府授予“发展又好又快产业集聚区”、“河南省20家典型示范产业聚集区”、“河南省50个重点培育集聚区”和“最具投资价值产业集聚区”称号,2011年,又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之一。

  郏县产业集聚区正以独有的特色,发挥产业自我发展功能和辐射功能,引领平顶山市产业聚集区的发展。一是集聚区规划布局科学合理。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三规合一”的要求,郏县高起点编制完成了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修编规划》、《规划环评》、《控制性详细规划》、《空间发展规划》等六个规划,形成了具有一类工业区、二类工业区、大型物流区、现代服务区和房地产业区等区域,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的产业集聚区。二是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筹措资金7.6亿元,新修建道路26公里,初步形成了“五纵五横”的道路网络,实现了区内外道路互通。配套实施了园区内的水、电、气等硬件建设以及垃圾处理、医院、教育、娱乐、行政管理等深层次配套设施建设,设施逐步健全,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三是产业集聚区用地难题得到破解。郏县举全县之力,采用盘活土地法、政策激励法、让利于民法等方法,变被动为主动,由原来的“项目找地”转变为“地等项目”,从根本上破解了土地瓶颈,确保了产业集聚区的持续发展。四是服务体制机制健全。郏县成立了由多个县直部门为成员的管委会,明确成员单位负责人,制定了管委会成员单位会议议事制度、管委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等工作制度,形成了管委会统一领导,相关街道办事处和相关职能部门高效、协调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工作格局。同时,对入驻项目实行“五个一”,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个目标、一抓到底。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形成了项目前期审批“一条龙”,中期建设“全方位”,后期投产“经常性”的服务模式。中国规划网郑州8月22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