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全力建设国际化窗口城市
时间:2011-08-14 08:55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于寿源
|
|

初到珲春,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珲春干净的街路及街路两旁错落有致的绿化带,还有随处可见的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可以说珲春是座繁华又不失悠闲的美城。珲春市紧紧围绕“打造国际化窗口城市和特殊经济区”的总体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城镇化进程,全力把珲春建设成为实力强、功能全、环境优、宜人居的国际化窗口城市。
启动东部生态新城建设
珲春市委副书记夏友照介绍,2011年,珲春市深入贯彻实施《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国际化窗口城市和特殊经济区的发展目标。编制起草《珲春特殊经济合作区规划纲要》获得省、州同意并上报国务院待批。珲春市煤炭等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上半年完成4.8万吨。珲春市加快实施珲春口岸综合服务楼和监管仓库、俄克拉斯基诺联检楼、扎鲁比诺港改造等项目,俄罗斯国铁、沈阳铁路局、东北亚铁路公司三方正式签署珲卡铁路恢复国际联运协议,吉珲铁路客运专线全面开工建设,2013年将实现全线通车。对俄出口商品综合加工基地等项目有序推进。防川申报国家AAAA级景区并完善景区设施,对俄旅游异地办证获国家公安部原则同意,中俄朝跨国环线旅游正式投入运营。
2011年,珲春市全力打造政府与国企的合作平台,启动30平方公里的东部生态新城建设,引进大型国企中建六局陆续投资50亿元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将新城区3.7平方公里土地收储整理向农发行贷款3.8亿元。建设集优美的自然生态、高端的文化创意产业、先进的环保体系、智能的城市设施、完善的生活配套、和谐的人文环境、充满活力的创新体制于一体的国际一流水准的城市新区。
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生态新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伟国介绍,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可研和供水、排水、供热、道路、桥梁等分项可研均已完成,老城区改造工作完成了部分沙石路巷道建设及部分水泥路面巷道的排水、路基工程和社会服务设施,进一步满足了市民生产生活需要。
目前,已完成市区“六纵五横”城市干道、140余条次干道和巷道建设,“一带两区”城市大框架基本形成。累计投入3.7亿元改造棚户区32万平方米,5000余户居民搬入新居。累计投资8300万元,新建改造廉租房1100套、近5.5万平方米,现有城区居住建筑面积384.76万平方米,人均29.13平方米;城区绿化面积达590公顷,绿化覆盖率37%;公园绿地面积163公顷,绿地率32.96%,人均公园绿地达9.22平方米,城区全部实现亮化。
2011年,珲春市结合“暖房子”工程,打造特色景观街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第一批83.17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已委托哈工大和州设计院完成龙源街欧式风格、森林山路朝鲜族风格景观带、三条特色街设计,正在实施全面改造。英安镇、春化镇、敬信镇也正积极完善自身发展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特色产业发展铺路筑石。为推进新型特色城镇化进程,珲春市开展“五城联创”,打造天蓝水碧、空气清新、环境整洁,充满生机的国际化窗口城市。
2011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年末有望获批,国家卫生城市通过暗访检查。
全力打造四大产业基地
夏友照说,为加快工业化建设进程,充分发挥周边国家资源丰富的优势,珲春市结合工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打造国际性能源矿产、现代化外向型加工、图们江地区国际物流和东北亚跨境旅游“四大基地”。以基地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壮大工业产业实力,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大力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制定出台《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珲春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珲春市2011年10亿元以上开工重大项目推进实施方案》,委托北咨公司编制完成《珲春市产业布局总体规划》,全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
珲春把招商引资做为项目建设的重要举措,出台优惠政策,从财税、审批、开发建设、人才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扶持。上半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亿元,同比增长138.3%。
建设专业农场 发展特色农业
发展具有珲春特色的现代农业,是珲春市“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点工作。夏友照介绍,珲春市在坚持规划先行,典型示范,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实施“第一书记”制度,由市级领导担任各乡镇、街道“第一书记”,选调百名优秀后备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着手编制《珲春市水利"十二五"发展规划》、《珲春市"十二五"农村安全饮水规划》、《珲春河流域规划》等专项规划。
2011年上半年,珲春全市共申报水田、旱田作物和种植中药材、葡萄等经济作物30家专业农场,拟投入资金5765.84万元,专业农场耕地总面积达2542.09公顷。针对专业农场资金困难问题,积极为专业农场试点办理了贷款卡,目前30家专业农场全部办完贷款卡,共办理贷款360多万元。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继续抓好农业科技培训、测土配方施肥等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争取150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补贴拖拉机664台,培训农民5.5万人次,发放3.4万份科技资料,完成1000份土壤化验,发放1000份施肥卡,制作全市耕地地力等级图等12个土壤图件,引导农民科学种田。
“十二五”期间,珲春市将继续以建设国际化窗口城市和特殊经济区为目标,坚持“三化”统筹、“三动”并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东亚驻延吉记者 于寿源 文/摄
微博:sohuyushouyuan.t.sohu.com
●城市名片
盛夏避暑之胜地
关于“珲春”之名,在《金史》、《明史》中都有相关的记载,珲春系满语译音,有“汉汊”、“河汉”之意,后引申为“边地”、“边陲”之意。珲春市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图们江下游地区,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是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是中国从水路到达韩国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美、北欧的最近点。
珲春市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5.65℃,平均降水量617.9毫米,无霜期140-160天,由于靠近日本海,冬季不太冷,夏季不太热,8月份平均气温21.2℃,是盛夏避暑之胜地。
(东亚驻延吉记者 于寿源)
小型无人机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应用于洪水灾情分析
2007年成立的珲春国遥博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珲春市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吉林省重点民营高科技企业,该公司将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获取到的特定地物目标的综合信息及数据,通过信息处理设备和数字图像处理机等设施进行数据融合,制作出二维或三维的可视信息,主要应用于各类资源的调查、灾害预测等众多领域。
吉林省第二个院士工作站
珲春国遥博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刘成彬介绍,珲春国遥博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为空间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电子白板生产及系统集成。
经过3年奋斗,珲春国遥博诚科技有限公司年利润从156万元已突破1000万大关。
该公司是吉林省除“一汽”外的,第二个院士工作站,近年来珲春国遥博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延边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该公司还聘请我国著名的朝鲜族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微波遥感及航天应用工程科学专家、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姜景山为公司科技顾问。
抗洪抢险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珲春国遥博诚科技有限公司将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获取到的特定地物目标的综合信息及数据,通过信息处理设备和数字图像处理机等设施进行数据融合,制作出二维或三维的可视信息,提供给各级政府和林业、交通、海洋、气象、灾害监测等有关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主要应用于各类资源的调查、灾害预测等众多领域。
2010年7月,延边遭遇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珲春国遥博诚科技有限公司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奔赴敦化市与安图县灾区,利用无人机航拍灾情,首次将小型无人机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应用于洪水灾情分析,及时为抗洪抢险指挥部提供了科学、准确的遥感影像数据,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记者 于寿源)中国规划网长春8月14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