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宜昌市全面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以总规的修编来指导和推动宜昌新一轮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7月18日,宜昌市委书记郭有明,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乐成等听取了宜昌城市总规修改初步方案汇报,要求规划编制单位科学合理描绘好宜昌城市新蓝图。 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汇报了总规修改的初步方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兵,市领导李泉、杨保平、蔚盛斌、廖达凤、马学军、闵捷、邓恢林等出席汇报会。 在对2005年版宜昌城市总规进行评价、现状调研、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宜昌“经济增长快速、产业结构多元、外出人口回流、城市用地不足、城市特色凸显、环境基础改善”的新变化;按照“跨越式发展、省域副中心、特大城市、明星城市”的新要求;承接“国家发展格局变化、国家和湖北省支持、三峡物流中心建设”的新机遇,初步方案从壮大产业基础、构筑大宜昌框架、整合大交通体系、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初步勾勒出宜昌未来新蓝图。 在认真听取了总规修改初步方案汇报后,郭有明说,这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是在宜昌“十一五”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新一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候进行的,非常必要,意义也非常重大。总规修改初步方案对上一轮城市总规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充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既总结了规划实施取得的成就,也提出了新一轮规划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郭有明指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科学合理、符合实际,体现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和操作性。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修编是在大形势和大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新时期进行的,省委、省政府按照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的总目标、总任务,对宜昌提出了新要求,在总体战略、产业战略、城市带动战略等方面对宜昌的要求更加清晰、更加明确。新的城市总体规划要围绕全市“三大目标、四大战略”,把握好市情,与时俱进,瞄准全国明星城市,按照国际一流标准,科学描绘好宜昌未来发展蓝图。 李乐成在讲话时说,城市总规修改初步方案把新形势下宜昌未来城市发展的大方向、大框架初步勾勒出来。他希望规划编制单位进一步研究探讨产业布局、交通物流、旅游开发等问题,通过总规修编科学回答好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做好山水文章,传承好文化脉络,不断完善宜昌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主城和产业新城齐飞 外围组团和外围城镇辉映 龙泉进入主城区 产业新城含猇亭、白洋 本报讯(记者 郑国媛)未来,宜昌将建成啥模样?昨日,宜昌市召开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初步方案汇报会,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汇报了相关情况,备受市民关注的大宜昌规划初步方案出炉。按照沿江分布,垂江拓展,外围联系,强化控制的总体思路,宜昌城区将沿江大大拓展。其中,规划初步方案中提出的包括主城、外围组团、都市区的“双城两环”三级城市结构引起热议。 “双城”即主城和产业新城:主城即宜昌市区,包含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小溪塔、龙泉;产业新城即猇亭、白洋。 “两环”即外围组团和都市区外围城镇:外围组团包含坝区及三镇、鸦鹊岭镇、安福寺镇、顾家店镇;都市区外围城镇即茅坪、枝江、宜都、长阳。 据了解,宜昌未来的发展中除构筑以高速公路、铁路、航运、城市内部道路等为内容的大交通体系外,还将不断加强文化、体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塑造山水特色城市、促进特色文化建设等。在认真听取了总体规划修改初步方案汇报后,市委书记郭有明说,城市规划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总蓝图,要按照全国明星城市和世界一流城市的总体目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改。规划要体现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科学合理性,同时,必须立足宜昌实际,与时俱进,集思广益,制定出有战略指导意义的科学规划。 据悉,“十一五”时期,宜昌城市东拓、北联、南展实现重大突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69.6平方公里拓展到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规模由74万增加到123万。目前,宜昌已经进入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人口快速聚集、功能快速提升、产业快速转型的城市化快速扩张期,宜昌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宜昌江北外环线”初具雏形 ——探访全市交通重点工程 7月18日,2011年上半年全市交通运输经济形势分析会在宜都召开,来自市、县、区交通运输系统各部门负责人133名代表,现场参观考察了陆渔一级路、小鸦一级路、伍家客运枢纽等全市交通重点工程,记者随行探访了各在建重点交通工程的最新进展。 多年来,宜昌打造了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独具特色的公路、水路、航空、铁路、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格局,我市已成为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全国公路运输枢纽城市、长江航运中转中心,国家中部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极。多项重大交通项目进展顺利,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宜昌的综合交通服务水平,市民出行将更加便捷。 陆渔路被称“宜昌的沪蓉西” 简介: 作为省、市交通发展重点规划项目的陆渔一级路,概算总投资10.8亿元,线路起于宜都陆城,止于五峰渔洋关镇,穿越宜都、长阳、五峰三个县市,线路全长51.6公里,总投资约14亿元,设有大桥9座、分离式隧道5座、涵洞151道、平面交叉17处,设计时速60公里、双向四车道,是宜昌市宜都、长阳、五峰及恩施来凤、鹤峰、巴东乃至湖南省湘西部分地区的重要经济干线,也是五峰的主要出口公路、宜都市主要乡镇的连接线。该项目2010年1月全面开工。 进展: 在被称为“宜昌的沪蓉西”的陆渔一级路,记者了解到,该公路是我省难度最大的一级路工程,其中熊渡电站大桥最高桥墩高达83.5米,该桥桥墩建设已基本完成。 目前,陆渔一级路路基土石方工程已完成90%,工程累计完成投资8.9亿元,占总投资的83%。该项目预计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可完工。 宜华路路面完成96% 简介: 该项目是我市重点交通发展项目,起于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南岸,止于宜都与松滋交界处的桠岔铺子,全长50.3公里,其中新建27.1公里、扩建23.2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双向四车道,概算投资7.03亿元。该项目对于促进沿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进展: 截至目前,该项目路基工程、桥涵及交叉工程均已完成,路面完成96%,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含收费站)、绿化工程正在建设之中。 秭归茅坪港物流园总投资79亿 简介: 其地处三峡库区茅坪镇银杏沱,与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出口相连接,规划用地近3平方公里,拟建成集仓储、配送、农副产品加工、商品车转运、应急转运、信息平台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项目建成后,年吞吐商品量将达1500万吨,预计年新增工业产值70余亿元。该项目对于完善三峡枢纽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缓解三峡船闸通过能力瓶颈具有重要作用。该项目计划在“十二五”期内建成,预计总投资79亿元。 进展: 当前,正在进行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场平及基础设施工程,通过挖山、填沟进行造地。截至目前,已开工二个标段三个工区,开挖800万方,完成投资1.9亿元。 “宜昌江北外环线” 小鸦路初具雏形 简介: 小鸦一级路是我市骨架公路网“六线三环”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汉宜路宜昌城区至鸦鹊岭段组成宜昌市主城区的江北外环线,是宜昌市西部山区县联系东部平原县市区的绕城快速通道。其建设对于宜昌拓展城市骨架、建设省域副中心具有极重要的意义。项目起于夷陵区小溪塔夷陵经济技术开发区,止于鸦鹊岭镇麻场岗,全长30余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预算投资4.7亿。 进展: 该项目分两段建设,第一段小溪塔至龙泉段14.8公里,今年3月10日开工,目前已基本形成路基9.8公里、桥梁12座;第二段龙泉至鸦鹊岭段全长15.52公里,计划2011年8月动工。(记者 易艳 通讯员 向华 宋春燕 马尚钦)中国规划网武汉7月19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