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兰州离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有多远?

时间:2011-04-29 10:30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王占东

 

  记者与兰州交大教授刘有录一席谈

  水,对于地处西北内陆的兰州更显弥足珍贵。如何满足城市中人对水的向往,如何遵循适度原则,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的营建水域空间,营造一种相对良好的人居环境,自然而然地摆在了城市建设者面前。

  兰州有山有河,并不等于兰州就是山水城市,兰州应当称为有山有河的城市,兰州的山与河是构建山水兰州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兰州有了山水城市的骨架,但还没有成为山水城市。山水城市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刘有录指出,中国的“山水城市”概念,最早由钱学森提出,1958年3月钱学森就提到“山水城市”。作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上世纪80年代后,钱学森进一步思考建设山水城市思想,曾把中国未来的城市描绘为“有山有水、依山伴水、显山露水;要让城市有足够森林绿地、足够的江河湖面、足够的自然生态;要让城市富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宜居环境。”

  近年来,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理念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界和建筑界专家的重视。而喊了多年要建设“山水兰州、黄河之都”的兰州,目前依然与真正意义上的山水城市保持着距离。

  我国著名建筑和规划设计大师吴良镛指出,“山水城市”重要的是城市要结合自然,有生态学、城市气候学、美学、环境科学的意义。同时,“山水城市”还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即中国山水文化和山水美学的意义。

  刘有录指出,新老城市的规划建设中,除电力、交通、信息、管道网络外,还应特别关注水网、林网的研究、规划、建设,应本着水网优先,水网路网并重的原则,开展兰州新老城区水系功能网研究,进行水网专项规划。老龙头水利枢纽工程,是“天下黄河绿兰州”的龙头项目,一旦建成,不但撑起兰州“山水城市”面目,而且将收获生态、经济、文化等多重意义,并将历史性地成为“山水兰州、黄河之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记者王占东 中国规划网兰州4月29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