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沈阳4月20日电 昨日上午,阜新市委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就如何实施“文化兴市”战略进行专题研讨。市委书记潘利国主持学习会并讲话。他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着力改善文化生态环境,积极构建城市文化,打造“阜新精神”,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我市实现跨越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会上,阜新市委宣传部汇报了我市《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万勤作中心发言,深入阐述了文化的内涵、特点、作用和“文化兴市”战略的内涵、目标、重点任务。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广利作重点发言。市领导温建国、齐继慧、张鹏、杨忠林、刘宝兴、王东秀、李明山、黄群力、刘文启、刘国彬和柳树杨等分别发言。 市委书记潘利国在讲话中指出,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是我市创建转型示范市的一个重要工作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内生力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个城市的科学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崛起,还需要心灵的崛起。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文化兴市”的战略意义,牢固树立“抓文化也是抓发展”的理念,全面推进文化建设,让城市文化的发展转化为巨大物质力量,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潘利国强调,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全市上下要对“ 文化兴市”工作形成高度共识,科学制定和实施我市文化发展规划,认真进行任务分解和量化考核,确保到“十二五”末形成新的文化发展格局,到2020年实现文化强市的目标。 当前要突出一个“兴”字,使文化发展为各项工作提供动力、注入活力。二是要加大支持力度,改善文化生态环境。市里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制定支持文化发展的若干规定,为文化发展提供政务保障和政策、财力、人才支持。要抓紧制定方案,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改革来释放巨大的能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三是要构建城市文化,打造“ 阜新精神”。要突出城市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汲取“黄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蓝色”海洋文化的精髓,深入挖掘和科学提炼城市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加快培育以“创业、创新、创优、和谐、学习”为核心,集优秀文化基因于一体的“ 阜新精神”。四是要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精心设计各种活动载体,使之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突出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并让每个公民的素质都得到提高。五是要整合配置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善于挖掘有价值的文化元素,把它们转化为文化资本。 要围绕城市发展和群众消费需求,着眼于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发展文化产业。六是要加强城市环境管理,提升整体形象。要规范城市秩序,搞好清洁卫生,提高群众的舒适度、满意度和幸福指数。要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分年度实施各类场馆建设项目和基层文化设施项目,在“十二五”期间让城乡文化基础设施都得到完善。要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在推进城市建设中注意保护历史遗迹,留住城市的记忆。 阜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温建国在发言中强调,实施“文化兴市”战略,要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阜新市长齐继慧在发言中强调,深刻领会“文化兴市”引领发展、凝聚力量、服务大局、拉动经济的基本内涵,切实把握“文化兴市”的关键所在,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融合与吸纳并重,抓好繁荣文化事业、做强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塑造城市精神四项重点工作,切实设计好载体,完善好设施,运用好阵地,建设好队伍,以“文化兴市”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转型示范市建设。 阜新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学习会。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