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内江规划建设特大城市 实施大小均顾民生同步

时间:2011-04-12 10:05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刘丽丽

  内江市“两会”上,城镇化成热议话题——

  根据省“十二五”规划,内江市被列为全省“培育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行列。

  “十二五”期间,内江市开始推出城市人口和城区面积两个翻番的“双百计划”。与此同时,该市各县区也纷纷出台培育中等城市的规划。

  在4月9日召开的内江市“两会”上,如何推进特大城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成为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话题。

  特大城市不是简单“翻番”

  目前,内江中心城区城市人口50万人左右,建成区面积43.3平方公里。

  内江市曾提出一个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100万,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在被列入全省“十二五”特大城市规划后,内江市成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时间整整提前5年,5年内人口数量、城区面积要同时实现翻番。

  “不仅要抓速度,更要抓质量。”内江市政协委员邓泽玉说,简单的翻番并不能真正提高城市建设的水平。

  “现在,内江市的交通、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内江市人大代表曾贵清表示,内江建设特大城市,要立足高规格、高起点的城市规划,科学布局,切实加强学校、医院、物流、商贸等各种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在内江市政协委员田斌看来,应从大处规划、细节入手,切实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城市管理和服务跟不跟得上,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内江要建百万人口大城市,为解决城市道路堵塞问题,可设立公交专线,采用公交车优先发展的策略。”内江市政协委员闵其昌说。

  内江市政协委员黄雪英则认为,建设特大城市,需要人人参与,要切实加强市民文明素质建设。“甜城湖两岸一些餐饮店直接排污,污染严重。一些市民平时不文明的习惯,也急需得到纠正。”

  小城镇也要搭上“大班车”

  如何满足农民和外地人向城市转移?城镇化的发展重心应该如何把握?

  九三学社内江市委员会的政协委员张崇国,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完善我市“十二五”城镇化规划的建议》的提案。

  “经过调研,在推进特大城市的进程中,我们认为应该要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策略和资源配置问题。”在张崇国看来,内江特大城市建设,不应该淡忘了农村和乡镇。城镇化规划应该有意识地促进大中城市经济规模的适度分散,为中小城镇的发展创造机遇,并提高这些城镇在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能力。

  张崇国说:“如果我们在农民工家乡合理配置资源,搞好具有特色的城镇化规划和建设,吸引大量打工者返乡投资,就可以使得他们能够真正宜居、宜业。”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开始要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张崇国同时表示,要把增加城镇建设土地供应与提高农村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纳入城镇化规划,在坚守耕地“红线”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中国规划网成都4月12日电 记者刘丽丽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