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现如今宝剑出鞘,锋芒夺世。珠江新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最夺目的一块,我们等待许久,原以为在等待中早已磨砺了期望,但走进这城市的新“会客厅”,仍然魔幻得如同瞬移到了另一个城市。 这里,太不像广州了。 海心沙以南,是广州地标性建筑——新电视塔,别名“小蛮腰”。海心沙以北,是广州四大文化建筑,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广州图书馆。四大文化建筑中间是贯通至黄埔大通的新中轴线广场。一路往北,在“大树森林”的两侧,是现代建筑林立的珠江新城CBD商务区。 笔直的街道,纵横通达的地下设施,穿梭其间的各色白领精英。这里可以是陆家嘴,可以是中环,这里还是那个嘈杂喧嚣平民趣味的广州吗? 但这里是的的确确的存在,广州新中轴线,可以给你奇迹的地方。 编者 失去焦点的风景 珠江新城里,高楼密了一点,风也总比别处大些。抬头的时候,楼宇间挡不住的阳光似乎也比别处显得更热情些。冰冷的建筑,带着迫人的气势,晃眼的感觉里,这里的一切都变得不真实起来。 城市新中轴线在去年亚运会开幕时就算正式亮相了,但要体味这里的风景,还需要时间的磨合。我喜欢坐着车,来来回回地在这些高楼和绿地间穿梭,看着别人的忙碌,感觉自己跟世界就疏离了起来。 不近视,是体会不到这种感觉的。摘了眼镜,对于一个近视的人来说,面前,是另一个世界。虚幻的,光怪陆离的,还带着那么一点暖昧。 看什么都是美好的。 所以那天清晨,我摘了眼镜,出了家门。 不远处的中轴线,大剧院旁有一滩水,水里有锦鲤,红的多一些,也有斑斓的那种,说不得秀美。蹲下来,手指可以触及到的,只有涟漪后鱼儿划过的身影。水边,几个讲白话的姑娘在闲聊着,听懂一半,回音盖住了一半。 小蛮腰就在那里,在江对面,阳光的烘烤下,有点近似快要融化的冰激淋,就是小时候经常吃的叫做“冷狗”的那种。几年前,我来过这里,小蛮腰只建了一半,早就听说,珠江新城有个地方叫“火山”,去看,就是一个大土堆,很大。一个男人,应该就是住在附近的,露着肚腩,牵着金毛。还记得,有几个孩子,把“火山”当作战场,叫喊着玩着自己的游戏。来得最多的是民工兄弟,下午打牌,晚上纳凉,在“火山”上谈情说爱,有点小惬意。 现在,“火山”已经变成花城广场了。依旧是谈情的好去处。 水泥再加上人的智慧,楼可穿云。可我今天看什么都差不多,没有棱角,只剩下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冰冷的混凝土建筑也可以很可爱。看不清这座城的时候,她最美,看不到随手丢的包装袋,一次性饭盒,当然还有别的。我是说,平时我们形容一件事物不可思议,总说像是做梦一样,但现在眼前模糊的一切,让我分不清虚幻和真实的界限在哪。 手中还拿着一部过时的单反,加上一个老镜头。没戴眼镜,没办法找到焦点,没有纠结,就这么拍了,看到什么,就拍了什么。 照片拿到手里,那些冷硬的线条和疏离感都被柔化了,很美,也很寂寞。城市新中轴线,这张城市的名片,此时看来,果然“有范儿”,还有倾注的心血、情感。图/文 南方日报记者 高笑 中国规划网广州4月9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