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张广宁强调把广州建成中国最美的城市之一

时间:2011-04-07 15:51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毕征 史伟宗

张广宁在调研海珠“万亩果林”保护利用和海珠湖规划建设时强调

要充分整合城市文化生态资源 保护利用好城市文化生态景观

 

    ● 广州拥有山、城、水、田、海等众多优质风景元素构成的完美生态格局,特别是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文化生态景观资源得天独厚。我们要树立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理念,充分整合城市文化生态资源,保护好、打造好、利用好包括海珠湖、万亩果林、白云湖、白云山、麓湖、东濠涌、荔枝湾涌、石井河、猎德涌、沙河涌等在内的重要城市文化生态景观,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 要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关于加快“万亩果林”保护利用和海珠湖规划建设的指示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弘扬“敢想会干为人民,和谐包容共分享”的广州亚运精神,充分运用“迎亚运、促大变”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南段建设,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好农民利益的基础上,高标准打造集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湿地生态景观,重现岭南水乡风情特色,为建设幸福广州再添一道绿色生态风景线,让市民群众在市中心城区就能享受万亩果林湿地生态之美、岭南水乡农家之乐

    ● 海珠区“万亩果林”保护区作为广州市城市中心组团的重要绿化隔离带和城市湿地,是中心城区的“绿心”,是广州的“南肺”。海珠湖位于城市新中轴线南端,地处海珠区中心地带,是市内仅次于白云湖的第二大人工湖,建成后将与毗邻的“万亩果林”保护利用起到相辅相成的巨大积极作用。海珠湖建设要与万亩果林保护利用作为一个整体来筹划,特别是绿化建设要以二沙岛公园为标杆,坚持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打造成为媲美杭州西湖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并尽早向市民开放

    继2月16日、3月16日两次就海珠“万亩果林”保护利用和海珠湖规划建设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进行研究之后,昨日下午,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再次就“万亩果林”保护利用和海珠湖规划建设到海珠区实地调研,并进村入户走访村民,征询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张广宁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关于加快“万亩果林”保护利用和海珠湖规划建设的指示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弘扬“敢想会干为人民,和谐包容共分享”的广州亚运精神,充分运用“迎亚运、促大变”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南段建设,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好农民利益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保护利用“万亩果林”的途径,科学规划、明确定位,注重文化、凸显特色,积极保护、实现双赢,高效推进、落实责任,高标准打造集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湿地生态景观,重现岭南水乡风情特色,为建设幸福广州再添一道绿色生态风景线,让市民群众在市中心城区就能享受万亩果林湿地生态之美、岭南水乡人家农家之乐。市领导苏泽群、陈如桂、王东,海珠区以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张广宁首先来到海珠湖工程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展情况,现场协调解决工程建设问题,并提出,海珠湖建设要与万亩果林保护利用作为一个整体来筹划,特别是绿化建设要以二沙岛公园为标杆,坚持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打造成为媲美杭州西湖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并尽早向市民开放。随后,张广宁来到龙潭果树公园,兴致勃勃地骑自行车沿绿道察看公园的绿化和河涌景观,指出,后亚运时期市民群众对城市环境有了更高的期盼和要求,在河涌水环境已取得明显改善的基础上,绿化景观也要相应升级。

    之后,张广宁来到小洲村村民简伟雄和龙潭村村民白展华家中,征询村民和村社干部对万亩果林保护的意见。张广宁首先对村民多年来为保护万亩果林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说明来意,“去年广州成功举办亚运会,城市环境实现‘大变’,天更蓝了,水更清了,人居环境更好了,但我们不能自满、不能懈怠、不能停步,还要继续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其中就包括海珠湖建设工程和对万亩果林的保护利用,出发点都是为了造福市民,让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好,生活质量更高。今天我们来,就是跟大家商量商量,听听你们的想法。”简伟雄等村民表示,“广州亚运大成功,水的治理顶呱呱”,让我们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我们相信党和政府也一定能把海珠湖建设好,把万亩果林保护利用好,对这两项工程,我们愿意全力支持配合。白展华欣喜地反映,“整治前的龙潭涌又黑又臭,我家住在河涌边,都不敢开窗,现在好了,水清了,干净多了,风水转过来了。”张广宁说,“看你们笑得这么灿烂,说明水环境确实好了。”

    调研中,张广宁指出,广州拥有山、城、水、田、海等众多优质风景元素构成的完美生态格局,特别是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文化生态景观资源得天独厚。我们要树立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理念,充分整合城市文化生态资源,保护好、打造好、利用好包括海珠湖、万亩果林、白云湖、白云山、麓湖、东濠涌、荔枝湾涌、石井河、猎德涌、沙河涌等在内的重要城市文化生态景观,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实地调研结束后,张广宁召开工作座谈会,听取海珠区委、区政府关于万亩果林保护利用和海珠湖规划建设工作安排的汇报,以及土华村、龙潭村、小洲村等果林所在地部分经济联社的书记、社长以及社员代表的意见。最后,张广宁作了讲话。

    张广宁指出,海珠区“万亩果林”保护区,作为广州市城市中心组团的重要绿化隔离带和城市湿地,是中心城区的“绿心”,是广州的“南肺”,对调节城市气候、净化中心城区空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海珠湖位于城市新中轴线南端,地处海珠区中心地带,是市内仅次于白云湖的第二大人工湖,不仅承担着雨洪调蓄等水利功能,更被定位为以生态水景为特色的城市公园,建成后将与毗邻的“万亩果林”保护利用起到相辅相成的巨大积极作用。海珠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定位,理清思路、高效推进,树立“设计广州”的理念,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万亩果林”保护利用和海珠湖规划建设摆上重要日程,作为后亚运深入推进城市环境面貌“大变”的重要节点来抓。

    张广宁强调,“万亩果林”的保护利用和海珠湖规划建设工作政策性强,关系农民的实际利益,必须认真贯彻汪洋书记关于加快“万亩果林”保护利用和海珠湖规划建设的指示要求,大力弘扬“敢想、会干、为人民”的理念,坚持依法依规办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学习借鉴杭州西溪湿地、成都“五朵金花”旅游景区建设管理经验,把“万亩果林”保护利用、海珠湖规划建设、周边河涌整治、园林绿地和生态绿道等休闲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筹划,结合广州市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建设,高标准打造集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湿地生态景观,重现岭南水乡风情特色,为建设幸福广州再添一道绿色生态风景线,让市民群众在市中心城区就享受到万亩果林湿地生态之美、岭南水乡农家之乐。

    张广宁要求,加快推进“万亩果林”保护利用和海珠湖规划建设,当前要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以正在编制的《城市新中轴线南段控制性规划》为基础,加快编制万亩果林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尤其要尽快确定保护利用范围,明晰万亩果林边界线。要坚持适度开发利用,在保护和利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双赢”,实现包括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探索出一条中心城区加强生态保护的新路子。要最大限度地照顾和保护农民的权益和收益,按照依法依规、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原则,结合推进“三旧改造”和“退二进三”,按照城市功能布局和整体规划,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商贸旅游、健身休闲等现代服务业,采取多种办法促进农民增收。海珠区和市规划、国土、建委、水务、园林、农业、水投集团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各项工作。(记者毕征 通讯员史伟宗)中国规划网广州4月7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