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梧桐树搬家的事引发锡城市民关注。3月28日从无锡市绿化部门获悉,无锡坚持规划避让古树名木的原则,鲜少迁移古树名木,近五年来无锡只移植过一次古树,分别是一棵150年的银杏、一棵150年的朴树,移植后均长势良好。 搬“新家”落地生根 在解放南路旁的公共绿地里,这两棵古树已经抽出嫩芽,在春风里显得生机盎然。2009年5月,在后西溪小学里生长了100多年的银杏和朴树,因恒隆广场的建设需要迁移。当时,绿化部门特设专家组进行技术论证,并对施工单位拿出的古树迁移方案一再审核,最终敲定了移植的时间和方式。经过近两年的精心养护,两棵古树在解放南路的“新家”落地生根。 绿化专家介绍,迁移后更重要的是养护过程,为了给古树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负责古树迁移的施工方在树根处堆起高约50厘米、直径约3米的护根土堆,让古树有充足的土壤提供养分。同时在树根周围布下导水管,把梅雨季节过量的雨水及时导入一旁的河里。绿化养护部门平时精心养护,养护人员不仅旱时浇水雨时导水,更是在夏季时为古树搭起遮阳棚,确保古树迁移后优良的生长环境。现在的两棵老树,在微风徐徐、温暖宜人的春日里伸展腰肢,透出绿意。 古树成为广场风景 在锡惠公园前的广场建设中,施工方在与绿化部门商谈后,决定绕树建设。现在,两棵树龄分别为250年和410年的银杏、一棵树龄为250年的香樟,已然成为锡惠公园前广场上的一道风景。 参与古树保护的绿化专家殷先生表示,古树生长多年,树的根须扎得很深、很广,当时为了施工机械不伤及树木的根须,专家组实地考察划出了施工机械不得进入的范围。地下施工完成后,又建议施工方在三棵古树的周围砌起石围挡,在树根的土壤上面铺上大的鹅卵石,一方面到广场上散步的市民可以坐在石围挡上纳凉、观赏古树,另一方面阻挡部分不文明的市民伤害古树。另外,由于广场都是硬质地面,不利于古树排水,施工方还在古树根部土壤下设置了盲沟,以防雨水过多淹坏古树。 市绿化站负责人表示,老树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和文化,不迁移、保护其自然生长是第一原则,绿化专家可以为迁移提供优化合理的方案,但更希望相关部门在规划建设时“绕树而行”,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古树,让它们长久地见证城市的发展。(于丽雯) 中国规划网南京3月29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