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海盐县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心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十二五”是海盐争取赶超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海盐县城市建设将如何推进成为此次“两会”期间全县上下关注的热点。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 人大代表张祥生:“十二五”期间,海盐县城市开发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开发建设将主攻滨海新城,提升老城区功能,全面提升海盐县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美誉度。 未来五年,海盐城市开发建设的重点是围绕沿滨海大道的滨海新区,沿环城南路的城南新区及沿新桥路的中心城区这三路、三区来开发建设,并加快中心城区和西塘桥街道、元通街道、秦山街道大交通体系的建设,促进四区融合,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宜居城市、实现构建中等城市目标打下扎实的基础。 体现城市滨海宜居特色 政协委员高海华:“十二五”期间,海盐县将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宜居城市,城市建设重点是做大空间、做强功能、做高品位、做出特色。 未来五年,要利用撤镇变街道这一契机,将中心城市空间覆盖到四个街道,以城市发展理念推进四个街道的开发建设,注重长远发展;要在现有城市功能设施基础上,根据城市居住分布,开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商业设施等配套建设;要加快城中村改造,加快城市“退二进三”,加快城市精品建设,体现清洁、生态、绿色、和谐的高层次城市品位和滨海、文化、宜居特色。 发挥城市规划“龙头”作用 县建设局副局长步燕红:“十二五”期间,海盐县城市建设将在县域总体规划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建设滨海带状的中等城市这一目标,强化“两新”建设、生态建设“两大抓手“,突出拉框架、强功能、塑特色“三大主题”,加快实现人口、经济向中心城市、中心城镇、中心村集中及产业向园区集中。 在今后五年的城市建设中,要进一步完善县域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各类专业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历史文脉,突出城市个性,重点对城市整体形象和城市旅游文化特色进行规划设计。完善集镇改造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促进村镇建设走上先规划后建设的法制化管理轨道。中国规划网杭州1月13日电 记者林丹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