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位于武陵山和大巴山交会处的咸丰县,条条大道宽阔纵横,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在鲜花和绿树的点缀下,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让人交口称赞。“十一五”期间,咸丰县城市规模扩大近3倍,城镇人口达11.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0%,一座特色城市正在崛起。
记者 孙东进 通讯员 姜黎 咸丰县城一角。(记者 徐定斌 摄) 城乡承载能力增强 去年12月10日,虽然天气有些寒冷,但位于咸丰县高乐山镇蒋家坝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工地却是一派繁忙,大型挖掘机正伸出长长的“手臂”,挖掘进入厂区的引水渠。工程建设负责人李毅成介绍,目前正抢抓建设进度,再过一个月,一期工程即可完工,届时咸丰城区流出的污水将不再直接排入忠建河中。 据介绍,咸丰县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是政府承诺办理的实事之一,由咸丰县自筹资金建设。该项目一期工程概算总投资6778万元,其中厂区建设1830万元,污水收集管网建设4948万元。工程采用改良型氧化沟工艺和浓缩脱水一体化设备处理污水,尾水排放执行国家一级标准,日处理污水2万吨。 这是咸丰县应对城区人口迅速增长,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采取的一个积极举措。 自2006年以来,咸丰县先后实施了以南门广场、皇城广场、六大中心、绕城北线、工业园区等为代表的区域建设工程,城镇规模有序扩张;建设了以垃圾处理厂、二水厂为代表的一大批市政重点工程,天然气覆盖县城各区域,城镇功能设施逐渐完善,承载能力明显提高。近年来,全县仅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就达20亿元。 由于城镇建设重点项目的强力拉动和县域经济实力的较快增长,城镇活力显著增强。咸丰县商务局负责人介绍,2010年,咸丰县石材石化加工企业完成产值1亿余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全县规模以上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完成产值5亿多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工业经济正在成为咸丰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这些都是着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城镇承载能力增强的具体表现。 三级管理逐步完善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咸丰县各级部门清醒地认识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县建设部门聘请高等院校专家,投入数百万元,完成了县工业园区、晨光、太平沟、脂肪沟、观音桥等片区和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结束了全县规划区内没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历史,促进了县城建设和规划管理的有序开展。 忠堡、清坪、朝阳寺、小村乡、大路坝、甲马池、活龙坪等11个乡镇先后制定了城镇总体规划和详细建设规划,完成村庄规划编制112个,城乡规划覆盖面大幅提高。通过规划的完善,以县城为龙头、以重点镇及公路沿线集镇为骨架、以中心村为依托的城乡发展框架初步形成,城乡发展空间扩大。 小村乡朱家堡村按照规划,投入100余万元,硬化户联路3000余米,改造住房20余户,在院落里建设了固定垃圾箱、篮球场。村容村貌的改善,也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休闲娱乐。据不完全统计,该村每户农民的纯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加强管理也是城市发展的保证。为加强城市管理,咸丰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忠义亲自带领建设、规划等部门的负责人,深入到城乡各地,了解城乡管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投入100多万元,在城区建设垃圾中转站,解决了城市保洁难题。 县建设局局长胡俊介绍,县城乡建设领导小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乡镇城建机构三级管理体系正在不断充实和完善。2007年以来,为切实抓好城乡建设工作,县城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开展城乡规划、城市建设和城乡管理调研,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完善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全县11个乡镇、社区的管理机构得到充实,每个乡镇落实了3至5名工作人员负责城建工作。 按照部门联动机制,建设、公安、工商、交通、环保等部门增强配合协调力度,城市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市容环卫发生较大改观。 从2007年以来,县城市管理队伍共招聘事业岗位及公益岗位工作人员100余人。各乡镇建立和完善了集镇管理制度,制定了《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村镇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忠堡镇板桥村还常年聘请保洁员,对村容进行维护。 特色城市正崛起 从2007年以来,咸丰县围绕建设“全国知名的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和“鄂渝边区生态休闲旅游后花园”的中长期目标,全力打造“三园一都(鄂渝边区的绿色产业示范园、休闲度假后花园、土苗风情大观园和武陵石材之都)”。 2009年初,该县在“湖北旅游强县”创建过程中,形成了以坪坝营生态旅游区为龙头、以“一心两带四区(高乐山林海休闲中心,唐崖小三峡山水画廊旅游带、官坝民俗风情走廊旅游带,坪坝营生态康体度假旅游区、唐崖土司城民俗文化旅游区、黄金洞洞公园地质奇观旅游区、汪大海——二仙岩科考览胜旅游区)”为骨架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依托自身优势,咸丰建设思路也日益明晰。全县紧紧围绕“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区域特点,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县城按照“改造老城区,拓展新城区,建好开发区”的思路,坚持市场化取向,实施房地产开发,为全县房地产市场的培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从2008年以来,该县先后启动和完成了高乐华庭、明珠小区、禧丰家园、新力花园、楚蜀名楼等开发项目。在实施建设工程中,突出设计创新和“绿色后花园”特色。南门广场、民族宫广场、皇城广场、青灵山森林公园做到四季有景看,成为市民休闲和娱乐的好去处。官坝土苗风情大观园、坪坝营民族风情一条街,更是突出民族特色,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咸丰县在2010年元月被评为“湖北旅游强县”。 各乡镇在特色发展之路上加快步伐。忠堡镇依托土地资源,走政府与农户联合开发之路,有效突破了建设资金瓶颈,该镇高笋塘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建设的特色街道已基本形成。小村乡、黄金洞乡依托丰厚的生态资源,抓住国家新农村建设机遇,走出了一条生态家园之路。甲马池、尖山、大路坝等乡镇也通过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建设经济小区、培育旅游产业相结合,实施土地经营,城镇建设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截至目前,该县城镇人口达11.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0%,拥有城镇道路78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3.22平方米,城市绿化面积62公顷、绿化覆盖率36.6%,城镇居住用地295公顷,燃气日供应能力达到0.95万立方米,拥有路灯3271盏,城市公交车辆20辆,出租汽车160辆,乡镇发展经济小区10个,发展旅游基地3处,发展工业企业8家,个体工商业4721户。恩施日报 中国规划网武汉1月5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