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全力深入八城一体发展 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

时间:2010-12-26 16:07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刘丽丽

  世界的目光再次注视中国辽宁,聚焦沈阳。

  2010年4月6日,辽宁省省长陈政高宣布,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这昭示着沈阳经济区将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努力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辽宁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这是一片厚重深沉的土地,蓄之既久,发之必速。

  这是一群重焕青春的城市,凤凰涅槃,一飞冲天。

  1个核心城市沈阳  7个周边城市环绕

  八城一体发展,“同城效应”初现

  “沈阳经济区不走一体化发展之路,就辜负了老天之赐!”辽宁省政府研究中心主任卢松感慨道,沈阳经济区8个城市雄踞辽宁中部,地理位置接近,具有天然的城市群结构,面积与人口占全省一半左右,地区生产总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值则占全省近2/3、东北地区近1/3。

  2005年,辽宁在实施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的同时,提出加快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七城市组成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形成沿海腹地互动发展之势。2008年,辽宁省政府将中部城市群更名为沈阳经济区,同时纳入阜新市,实施沈阳经济区一体化战略,并要求在交通、户籍管理、产业集群、电信、商贸物流等方面一体化上取得重点突破。 

  随后一年一度的沈阳经济区书记市长联席会上,八市领导达成共识:不搞“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是打“整体”牌、协作牌,淡化城市本位、消除城际壁垒,一体化发展,形成组团优势。

  八城共发展,交通要先行。去年7月底,沈抚城际铁路通车,沈抚率先进入半小时经济圈。沈阳至抚顺、沈阳至铁岭、鞍山至辽阳等城际公交线路,实现公交化运营,间隔最短的仅3分钟。沈抚、沈本、沈营等城际快速通道建设加速推进,沈阳经济区全面步入“一小时经济圈”。

  2008年7月,经济区八城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个人异地购房公积金贷款“同城化”。在此基础上,容纳商业、工业和住宅地产在内的经济区八城市房地产交易一体化网络日渐成形。

  2010年元旦起,沈阳经济区内8城市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放宽户口迁移限制,实施“一元化”的户籍管理,加上1小时的交通圈、“同城化”的公积金贷款、共享的教育资源、统一的就业市场、一体的招商引资和旅游市场,辖区内2359万人直接享受到了就业、购房、落户、教育等方面的“同城”效应。

  5条产业带   

  10个产业集群

  新型产业让老工业基地生机勃发

  “没有产业支撑,谈何经济区?”辽宁省发改委副主任、省沈阳经济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小普介绍,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沈阳经济区8城市同下一盘棋,在现有产业基础和8市产业优势互补、融合基础上,规划了“一核五带十群”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核”即建设沈阳特大经济核心区,增强沈阳在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方面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五带”即开发建设5条城际连接带:沈抚城际连接带、沈本城际连接带、沈铁城际连接带、沈辽鞍营城际连接带以及沈阜城际连接带。

  “十群”即打造10个主业突出的重点产业集群,包括沈阳铁西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鞍山达道湾钢铁深加工产业、抚顺新材料产业、本溪生物制药产业、营口仙人岛石化产业、阜新林产品加工产业、辽阳芳烃及化纤原料产业、铁岭专用车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航空制造、专用车改装、新型材料、生物制药、钢铁深加工……8城市各有分工,各施所长。

  “沈阳要当好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开路先锋”,沈阳市市长陈海波说,沈阳经济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沈阳又是沈阳经济区的核心。仅新组建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就为经济区城市间的铁路、公路、客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近20亿元。

  “本溪要借力交通做大做强医药产业,叫响‘中国药都’品牌。”本溪市委书记冮瑞说,截至今年底,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累计入驻项目193个,项目投资总额396亿元,预计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623亿元,昔日的煤钢城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今年前三季度,沈阳经济区8城市地区生产总值8371.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13.6亿元,平均增速36.3%,高于全省6.3个百分点。沈阳经济区已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28座新城 

  9座新市镇

  城际无缝对接统筹城乡共同富裕

  辽阳市河东新城施工现场,塔吊林立。商贸城、市民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商住小区等17个重点项目同时施工,总投资60亿元。

  辽阳市委书记唐志国说,在同一时间集中建设的投资额大、涉及面广的重大项目如此之多,在辽阳城建史上还是第一次。“辽阳就是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在沈阳经济区,除了河东新城,辽宁省还精心规划并迅速推进了包括沈抚、铁岭凡河等诸多新城和新市镇的建设。几颗耀眼的新星正在升起:沈抚新城今年人口已超过10万,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行政和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商业网点和休闲娱乐文化设施也在陆续建成。最先开始建设的铁岭凡河新城,行政中心已搬迁进驻,铁岭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机关集体向着沈阳方向“行进”11.5公里。

  沈阳市于洪区是沈阳拉动阜新地区发展的龙头区域,该区在沈阜城际连接带上规划建设永安新城——一座以装备制造配套和大市场、大物流为产业依托,商贸居住配套服务功能健全的工业新城。未来5年,永安新城将集聚20万人,工业产值达1200亿元。

  在沈阳经济区,伴随着产业园区的发展、城际新城新市镇的崛起,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农民也就近进城变为市民。铁岭市开原市中固镇沙河堡村412户农民中,已有42户在开原城里买了商品房定居。儿子在工业园打工、女儿在商贸城做生意,60岁的村民黄庚也“沾儿女的光”住进了开原城,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他说:“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进城住楼过上了祖祖辈辈不曾享受过的好日子。”

  承南接北,挽东启西,沈阳经济区挺起了辽宁乃至东北全面振兴的脊梁。 

  立足东北,面向东北亚,沈阳经济区有望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大型城市群和重要经济带。中国规划网沈阳12月26日电 记者刘丽丽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