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沈阳12月16日电(记者 崔维莉)12月13日下午,“回眸十一五,展望新辽宁”全国网络媒体辽宁行采访团走进沈阳,沈阳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春明与沈阳市相关领导介绍了沈阳市“十一五”时期的辉煌成就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并接受了媒体采访。 沈阳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代表国家水平 “十一五”期间,沈阳市经济发展保持了强劲的走势。预计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实现5012.9亿元,经济总量由副省级城市的第十位提升到第七位;经济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6:50.7:44.7;发展空间显著优化,东南西北中各具特色的发展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东部汽车零部件产业、南部高新技术产业、西部装备制造业、北部农产品深加工与光电信息产业、中部中央商务走廊。在提到西部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时,顾春明市长说,沈阳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代表了国家水平。装备制造业发展是沈阳市的脊梁,正像宣传片中所说,沈阳装备制造业,装备辽宁,装备中国,装备世界。 作为东北唯一地铁城市让沈阳人自豪 沈阳市城市面貌在“十一五”期间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日益改善,地铁1号线已正式开通运营,地铁2号线建设正有序推进,沈阳开始迈入地铁时代。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座拥有地铁的城市沈阳人倍感自豪。 另外,沈阳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65.5%,成为推动沈阳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沈阳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也达到20540元,年均增长15.3%。 全运会为沈阳城市发展带来难得契机 “十二五”时期,沈阳市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国家深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沈阳市发挥先进装备制造业优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有重要推动作用。 在2009年济南市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后,沈阳市将在2013年举办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为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浑南建设,做大中心城市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与北上广比肩 首度提出国家中心城市概念 在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时,沈阳市提出了三大目标,一是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二是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基地;三是加快建设生态宜居之都。对于“国家中心城市”概念,顾市长解释说,按照比较公认的说法,全国共有三个中心城市,即华北北京,华东上海,华南广州,从区域布局上看,东北也应当有一个中心城市,而沈阳最有条件和可能性。 未来五年,沈阳市将坚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挥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巩固沈阳工业经济在全国工业集团的位置。同时,更注重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建设,基本形成具有北方独特魅力的城市自然景观,倾力打造生态宜居之都。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