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认为新城市中轴线诞生历程展现着广州大山大水的气魄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在火热进行中的“新广州好”百米长卷图荐景活动是“挺好的一件事”,在评选新景色的同时,也应该让有着历史文化底蕴的老景入选,此外能体现广州宜居特色的街头小景也不应遗忘。 市政协副主席、市规划局局长王东 本报讯(记者杜娟)“广州十年完成一大变,简直脱胎换骨,美景实在太多,评选一百个都没问题。”前日,市政协副主席、市规划局局长王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在火热进行中的“新广州好”百米长卷图荐景活动是“挺好的一件事”,不过在评选新景色的同时,也应该让有着历史文化底蕴的老景入选,此外能体现广州宜居特色的街头小景也不应遗忘。 广州十年巨变能载入史册 在王东看来,花城广场、新电视塔、整治后的荔枝湾涌、东濠涌等都应该入选,这些代表了广州城市面貌发生巨变的十年。不过说起最“心水”的美景,王东还是首推被称为“广州城市客厅”的花城广场。 经过18年的规划,在广州地价最贵的CBD核心区出现了一个占地56万平方米的大型绿化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这在全世界都不多见。王东还透露,未来在广场的中央将竖立起动感雕塑,成为广州新城标。但由于雕塑影响很大,要花很多工夫,是影响几十年、几百年的东西。设几个?在哪里设?都要经过专家论证,目前还没有确定。 王东表示,回溯广州规划发展十年,从“小山小水”到拉开“大山大水”的构建,犹如孩童成长为大人,城市骨架舒展有序,“这十年是广州能载入史册的十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下,通过规划引领,现在广州变得漂亮了,我也感觉到自豪。” 文化保护是旧城改造首要任务 广州新的美景越来越多,但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老景色”也不能忽略。王东说:“像中山纪念堂、陈家祠、大元帅府等都应该入选。大家生活水平上去了,自然而然对文化有更高需求。对老城区‘广州记忆’的东西,我们要加强发掘和提升。陈家祠周边拆除建广场,大元帅府拆除了挡住视野的匝道,都是为了弘扬文化。广州一定会把文化保护作为旧城改造的首要任务。经济因素不是旧城改造的主要因素,要算大账,不是算小账。” 王东还透露,亚运会结束后,广州将开始新的战略规划修编,广州的地位和作用要上个新台阶,对全球要有影响力和关注度。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作用,国际上要有更大的影响力,对南中国的影响力更高。他透露,从整个规划的角度,要抓住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两点。他认为,特色都是创造的,“骑楼现在是广州的文化,花城广场过50年都是历史文化,广州要更强化自己的特色。” 此外,王东还特别提到了广州近年来开门见绿的街头小景,他表示:“像陵园西路旁边的咨议局就很有特色,原来在烈士陵园里面,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地方。像这种老百姓喜欢去的街头绿化小景也应该入选。” 立体化发展的“大广州” 本报讯“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诞生历程很曲折,历经了18个年头,但是我们拿出广州最贵的地方来打造这条中轴线,有充满岭南风情的花城广场,有奇特而创意的广州塔、广东博物馆、第二少年宫等新颖建筑,有珠江、河涌,显山露水。”市政协副主席、市规划局局长王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广州城市的规划、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的诞生历程都展现着羊城大山大水的气魄。 2000年的广州,300多万城市人口拥挤在几十平方公里的老城核心区。新城建设应该走怎样的路?广州要怎样规划自己的未来?王东一直思考着这些问题。 “广州有自己的先天优势,哪个城市像广州这样在城市中心有白云山这样的大山,有越秀公园、雕塑公园等这么多的公园,有珠江这样的大河?”王东说,规划一定要展示广州岭南特色,大山大水的气魄。 而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就是大山大水的一个典型例子。直到2007年,经过不断修正、补充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才开始组织开展珠江新城市政交通项目景观工程及海心沙岛景观设计。 现在,登上当今世界上最高的电视塔“广州塔”,气势恢弘的广州“新中轴线”由南向北穿城而过,新电视塔、歌剧院、博物馆、图书馆、亚运主会场、万亩果园……一个个灵动的城市文化符号闪耀。 “现在来广州的人看到广州的大变化都不敢再说广州没有规划了。”王东告诉记者,曾经最怕记者问“你对广州的规划怎么看”的问题。 经过18年的努力,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诞生了,充满着羊城自己的岭南文化和特色。这是广州建城2200年来首次中轴线东移,城市主体走出了一个跨越时空、立体化发展的“大广州”,展现出广州大山大水的国家中心城市气魄。 中国规划网广州12月11日电 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