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南京十个区的总体规划(2010年至2030年)先后公示,让市民有些“应接不暇”的感觉。关心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有“市民规划师”之称的盖星石给本报写来信件。他认为,汉中门大街过江通道应慎建。否则,中山东路和汉中路的交通压力将大大增加,并对南京的中心新街口造成巨大影响。 建设过江通道是跨江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工作地与居住地分离在长江两岸的市民的期盼。征询市民意见的《建邺区总体规划(2010-2030)》显示了这样的利好:河西地区除目前已有的长江隧道之外,还将再建汉中门大街过江通道、江山大街过江通道等。 盖星石认为,此前,宽达百米的江东路虽然交通便利,但其承载的快速交通功能却将繁华的河西新城切割成东西两半,造成路两侧人气不旺。与之相类似,如果建设汉中门大街过江通道,汉中门大街一带必然会成为南北向快速通行的过境区,对城市的切割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集聚发展,而且巨大的车流带来的超量噪音、灰尘、汽车尾气和危险也将直接影响到新城区的生活质量、直接影响到新城区的宜居性。 对规划颇为关注的盖星石说,国外城市已经越来越关注穿越性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为营造利于工作、利于生活与人际交往的宜居城市,“在首尔,清溪川高速公路已被完全迁移”;“在巴塞罗那,目前也采用一种有意使街道变窄和降低车辆影响的政策”;法国在上世纪即制定了控制道路过度建设的法令,取消了许多道路建设项目。 “过境交通从城市中心穿越是城市规划最大的忌讳。”盖星石对记者说,河西目前的大马路、大广场、大街坊等脱离人本尺度的超大空间带来的空间规划,已经不利于人气的集聚,更不利于商贸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如果再将汉中门大街改造成过江通道的入口,过量交通车水马龙的喧嚣,也意味着周边锦江花苑等小区的众多居民离宜居的环境越来越远。而且汉中门大街过江通道与长江隧道距离很近,因此汉中门大街过江通道是否能建设,市规划局应该慎重再慎重。 记者 黄勇 中国规划网南京12月8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