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果说三亚20多年来的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奇迹,那么这座城市的总规就是这个奇迹的神来之笔。10月28日,海南省城乡规划委员会第11次会议正式批准《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三亚未来10年的发展蓝图已然绘就,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帷幕即将拉开。在这个时刻,回望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展望这座“未来之城”的新蓝图,或许可以为海南省内乃至国内的其他城市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为此,人民网海南视窗从11月13日起推出“未来之城看三亚”系列报道,借助总规版本的变化为你解读美丽三亚的新未来。 按照刚刚通过的《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以下简称“总规”)中,未来三亚将建成“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的国际性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和宜居城市,海南省改革创新和城乡统筹试验示范区”。 这意味着,在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之后,三亚再一次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把自己视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排头兵的三亚,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点。 在总规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个三亚:2020年,在成为“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的国际性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和宜居城市,海南省改革创新和城乡统筹试验示范区”的同时,三亚还将是“国家南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平台及门户城市,国际旅游岛(海南省)以旅游综合服务为主的南部中心城市,”并“辐射和带动周边市县”。预测到2020年,三亚市年接待游客人数将达到1600万人次。 这样的总规,是不是有点过于超前?这样的蓝图,是不是有点过于宏大?要知道,直至2009年,三亚的年游客接待量尚未达到700万。 “从三亚这些年的发展历程看,我觉得城市总体规划在基于现实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适度超前是必要的,目标也并非难以企及。”三亚市规划局规划技术科科长李波说,从专业的角度看,三亚近20年来在规划编制和控制管理方面都比较超前,如在全省领先完成了全市乡镇一级的总规全域覆盖,率先成立城乡规划委员会,第一个在乡镇全面设立规划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编制和人员、实现规划管理职能下沉……可以说,这些年,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三亚都走在海南省前列。而在《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之后,三亚又成为第一个拿出城市总规的的市县。 在李波看来,规划必须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不能被市场和形势推着走”,而是要主动出击、积极引导,以引领城市的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而刚刚通过的《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恰恰就具备了这一特点,它不仅体现了三亚对于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有益探索,还是三亚全面落实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纲要、争当建设排头兵的一个重要尝试:“至少在未来10年,它将指引我们建设一个更加美丽的三亚。” 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江泽林说,从三亚的发展经验来看,由于紧紧围绕总规确定的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定位,三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从三亚面临的发展形势来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也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资源环境与国际旅游岛六大定位高度匹配的三亚提出了争当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排头兵设想,新版总规按照这一思路强调指出,在探索国际旅游城市发展之路中,继续开拓创新,强化其南部中心城市的职能,以三亚的旅游品牌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形成山海联动的区域旅游体系,将有力地支撑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建设。(记者宁远报道) 中国规划网海口11月14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