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

时间:2010-11-07 11:10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章胜 王荣海

 史其信在发言

 

 皮尔·马耶在发言

 

中法专家会诊“城市病”会场

 

    昨日,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湖北与法国专家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在城市规划、建筑节能、交通建设、水环境治理、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曾多次出访过法国的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说,法国市镇联合体建设方面的成功模式,以及法国在城市规划、公共交通、水务管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领域的成功实践,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表示,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如何避免城市病的出现,如何实现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是面临的重大课题。学习借鉴法国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武汉城市圈的“两型”社会建设。

   “城市发展有众多因素需要调和,更要做长时间的研究和策划”。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导委员会主席伊夫·库斯格说,1983年,他首次来到武汉。27年过去了,武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与不少现代化的城市一样,也有着“城”长的烦恼。这些“烦恼”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节能、交通建设、水环境治理、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武汉等城市GDP增速为每年10%的增长,而目前法国一些城市仅有1%至2%的增速。他表示,法方专家愿意与湖北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加强合作。

    2007年11月,中法两国就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合作签署协议。今年4月,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合作协议的试点。

    此次论坛由湖北省政府、法国驻华大使馆、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当日,武汉城市圈九市及三个观察员市还举行了项目推介活动。

    ■规划■

    城市圈基础设施进入全面建设

    20年内将有750万农民进城

    20年后,武汉城市圈城镇化率将达到75%,将有750万农民进城生活。在昨日举行的论坛上,省发改委副主任、武汉城市圈综改办副主任肖安民透露,正在制定武汉城市圈的城镇发展规划提出,将从大城市扩容、小城镇提升和新城镇建设三大方面推进城镇化进程。

    目前,武汉城市圈城镇化率约为51%,预计20年后武汉城市圈城镇化率将达到75%。“也就是说,今后20年将有750万农村居民陆续进入城市生活。”肖安民介绍,大城市扩容主要是武汉周边八市扩大。比如黄石,现有人口约70万人,到2020年人口将超过百万,其他七个城市人口也将分别发展成50至100万。

    肖安民说,小城镇提升则围绕九大城市进行,优化小城镇布局,每个县集中力量建设1-2个重点城镇。新城镇建设是以城际铁路站点为依托,建设一批小城镇。已经开工建设的4条城镇铁路有33个站点,如果每个站点形成一个容纳10万人口的新城,武汉城市圈的城镇化率将提升12个百分点。

    目前,武汉城市圈基础设施正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圈内城际铁路武汉至孝感、武汉至黄石、武汉至咸宁、武汉至黄冈四条线路正在抓紧建设,武咸城际铁路19.33公里的试验段全面完工,力争明年底通车运营。机场方面,抓紧建设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程,积极推进机场与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的一体化衔接。

    ■专家建议■

    清华绿色交通专家史其信——

    靠修路来满足交通需求不可行

   “靠不断地修建城市道路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是不可行的”。昨日,绿色交通专家、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史其信教授认为,公交体系的优先发展和完善,是解决武汉等大型城市日益拥堵的有效手段和根本途径。

    史其信认为,小汽车交通导致城市蔓延式发展,无法形成紧凑型城市布局。他列举了一组数字:2005年底,中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0.93平米,如果采用以小汽车为主的交通发展模式,对比国外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5—20平米,还需要大量占地修路,每年需新增停车用地50平方公里。

    史其信建议,武汉城市圈可借鉴北京公交优先发展改革经验,在公交线网、公交枢纽场站建设方面进行调整和建设,加大路权优先力度,如设立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运行速度、缩短乘客出行时间、增强公交吸引力的重要保障。

   “ITS(智能交通系统)的实施,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减少空气污染和节省能源消耗。”史其信介绍,从法国等国家的ITS发展近30年的实践,证明对交通、环境和能源状况有很大改善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具有可持续性。

    什么是ITS?

    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高新技术有效地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体系,使人、车、路密切地配合、和谐地统一,从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综合管理系统。

    史其信

   “公交体系的优先发展和完善,是解决武汉等大型城市日益拥堵的有效手段和根本途径。”

   “‘大巴黎’是法国总统萨科齐提议的建设规划方案,通过扩建、美化、整形,将巴黎改造成‘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全球最绿色和设计最大胆的城市’。”法国城市规划2000协会主席皮尔·马耶认为,武汉城市圈发展可借鉴目前法国正着手实施的“大巴黎计划”,改善城市交通网络、住房问题,对城区进行改造和扩增,扭转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

    据介绍,“大巴黎计划中”将动用350亿欧元改善交通,将再建长达130公里的地铁,把市中心和周边的戴高乐机场、拉德芳斯新区、凡尔赛等经济或地理区域中心连在一起。此外,还将大力兴建环保型有轨电车,并改善现有的轻轨、公共汽车等公交系统。

    展望目前法方参与的武汉城市圈项目,皮尔·马耶称,目前法方正在筹划参与城市圈内如天然气、暖气管道等地下管线建设,并希望先选择城市圈内的某一座城市进行试点。此外,还以“大巴黎计划”为蓝本,为武汉城市圈交通体系“量体裁衣”,为湖北提供相关的交通改造方案。

    法国城市规划2000协会主席皮尔·马耶——

    武汉城市圈可借鉴“大巴黎计划”

    皮尔·马耶

    大梁子湖度假区

    将跨四城市

    规划进入评审,明年初敲定

    昨日,记者从中法发展论坛上获悉,中法两国首个规划合作项目——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进入评审阶段,预计整个规划方案将在明年初确定。按照规划设想,大梁子湖将建成一个跨武汉、鄂州、黄石、咸宁四座城市的生态特区。

    大梁子湖项目是中法两国首个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项目,法国20多位专家参与编制《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论坛前一天,中法专家对该规划进行了评审。

    梁子湖是我省第二大淡水湖泊,跨武汉城市圈内武汉、鄂州、黄石、咸宁等4市。该湖水质良好,是武汉市战略备用水源基地;生态系统完整,是中国保护最好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亚洲湿地保护名录上保存最好的湿地保护区之一。

    今年4月,我省与法方签订了《鄂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意向书》,一致同意把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专家咨询作为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动项目。

    昨日的论坛上,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导委员会主席伊夫·库斯格表示,梁子湖项目将成为中法两国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合作领域的示范项目。规划相关方案最终结果将在明年春天与湖北方面最终确定。

    此前召开的评审会上,中法专家建议,通过保护梁子湖及其自然景观、恢复其原有面积、提升湖区农产品附加值、建设更具价值本土风光等举措,建设一个跨武汉、鄂州、黄石、咸宁四座城市的生态特区。

    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 赵端 摄 中国规划网武汉11月7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