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出台《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重点打造石、唐两大龙头 ■农民进城半年可“农转非”;辛集将打造成高品质中等城市 河北将做大做好石家庄、唐山两大省域中心城市,强化“龙头”地位,率先发展。图为石家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记者闫志国摄 未来10年,我们的家园会变成什么样?到2020年,全省城市化率由今年的45%提高到64%左右,同时石家庄的城市人口规模要达到500万人以上,成为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日前,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制定以上目标。 5年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3万元 《意见》中指出,河北总体要求为,构建以京津冀都市圈为核心的新型城市群,坚持加快产业聚集区建设;坚持以推进城市建设上水平、出品位为抓手,打造城市化发展新优势;全面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到2015年,全省城镇人口由2010年的3186万人增加到4100万人,年均增长5.2%,城市化率由2010年的45%提高到54%;城市人口由2010年的1655万人增加到2500万人,年均增长8.6%;城市区域内GDP由2010年的12780亿元增加到22530亿元,年均增长12%;城市区域内全部财政收入由2010年的2095亿元增加到3530亿元,年均增长1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6100元增加到23300元,年均增长7.7%。 到2020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全省城镇人口达到5460万人,城市化率达到64%左右,进入全国城市化发展先进行列;城市人口达到3760万人,城市区域内GDP达到39700亿元,城市区域内全部财政收入达到5948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0元。 石家庄辐射带动 建设邯郸冀南新区 河北将构建“两群一带”(环首都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和沿海城市带)城市化空间发展新格局。 充分利用环首都城市的区位优势,强化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等中心城市极化作用,加快紧邻北京的13个县(市、区)发展,加快建设环首都新城和特色功能区,着力构筑环首都新型城市群。 将充分发挥石家庄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邯郸冀南新区,提升邯郸在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域的经济中心地位,壮大邢台、衡水规模和实力,加快冀中南城市群发展;加快提升唐山、秦皇岛、沧州市的中心城市功能,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园区,打造沿海新城(新区),着力构建沿海城市带。 10年后,石家庄城市人口将达500万以上 河北省将做大做好石家庄、唐山两大省域中心城市,强化“龙头”地位,壮大规模,率先发展。 到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均达到300万以上;到2020年,均达到500万人以上,成为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要增长极。其他9个设区市,整合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资源,实现同城化发展。 实施环首都和沿海“新城战略” 河北将实施环首都和沿海“新城战略”,积极整合区域资源,加快打造环首都和沿海新城(新区)。 整合廊坊市北三县建设京东新城,2015年城市人口力争达到150万人;整合涿州周边地区资源建设京南新城,2015年城市人口力争达到100万人;整合怀来周边地区资源建设京北新城,2015年城市人口力争达到30万人。 其他环首都的县,着力建成高标准的特色功能区和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沿海地区加快建设曹妃甸生态城、黄骅新城、北戴河新区、乐亭新区等新城(新区)。 辛集将打造成高品质中等城市 河北将优先培育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带动作用强的县级市和县城,打造一批高品质的中等城市。到2015年,任丘、迁安、霸州市人口达到50万人,定州、武安、遵化、辛集、白沟新城等城市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到2020年,任丘、迁安、霸州市人口达到80万人,定州、武安、遵化、辛集、白沟新城等城市人口达到50万人以上。同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标准小城市。 建设“大西柏坡”等山前地带经济圈 加快建设“大西柏坡”等山前地带经济圈,着力提升承德等地休闲旅游城市功能,打造山前休闲旅游产业带;整合各类工矿型居民点,高标准建设资源工矿型城市;重点支持一批有条件的县(市)、县城加快发展。 沿京广京沪高速铁路、京珠京沪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的中小城市,充分利用快速便捷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城市快速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撑。 石市将加快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 石家庄、唐山加快建设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产业聚集区,邯郸建成全国循环经济和资源性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构筑一小时交通圈、半小时通勤圈 河北将加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环北京、环石家庄的一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通勤圈;积极推动唐山港、黄骅港、秦皇岛港向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港群方向发展,着力打造沿海快速交通走廊。 将构建以石市为中心的干线、支线相结合的航空网络;设区市要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优化调整路网结构,大幅提高支路网密度;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快以快速、大运量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 石家庄、唐山、邯郸要加快地铁、城际轨道交通建设。 农民进城半年可“农转非” 放宽城市落户条件。凡在县城以上城市稳定居住6个月以上或购置住房的,均可登记为城镇户口,免收城镇建设增容费和其他各类费用。农民户口转到城镇后,10年内在计划生育、承包地等方面仍可享受农村户口相关政策。 农民转移到城镇的,在就业创业、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医疗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推进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记者杨琨) 中国规划网石家庄11月4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