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委常委办公会听取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情况汇报,陈润儿强调
“十二五”时期长沙将实现三大转变: 1 由特大城市向超级城市转变 2 由通过节点城市向交通枢纽城市转变 3 由区域性中心城市向区域性国际城市转变 中国规划网11月3日电 (长沙晚报记者 唐薇频) “一个城市的环境优势,就是一个城市的发展优势。一个城市的承载能力,就是一个城市的竞争实力。”前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主持召开市委常委办公会,专题听取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情况汇报。陈润儿强调,在规划修改中,要优先确定资源环境底线,先行做好生态控制详规,在此前提下建立一个能够适应未来长远发展的城乡空间框架。 市领导张剑飞、余合泉、谢树林、杨顺初、袁观清、范小新、张湘涛、张迎龙、陈泽珲、易佳良、程水泉、元明等出席。 经过6年多时间的建设,长沙2003年版城市总规确定的“一主两次四组团”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基本形成,“山、水、洲、城”特色进一步彰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得到大幅提升,总规确定的近期建设目标已实现。随着新的《城乡规划法》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湖南“3+5”城市群战略的提出,长沙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为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聚集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2003年版总规亟待修改完善。市规划局聘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等国内顶级设计团队来操刀长沙总规的修改。 当日的会议听取了市规划局关于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情况的汇报,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关于《长沙2030暨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讨论稿)的汇报演示。 陈润儿指出,下一步要对城市的现状深入研究。要研究参照物,以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先进理念、超前思维来认真研究;要把握着力点,在长沙2003年版总规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哪些是发展瓶颈、哪些是发展难点;要突出针对性,要深入研究并找出2003年版总规执行中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遗憾在哪里,有针对性地进行修编。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