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溢彩流光 郭建华
 |
三教庙与运河交相辉映
|
 |
美丽追求 郭建华
|
 |
龙腾盛世 郭建华
|
 |
亮丽北苑
|
 |
天地和
|

迷人的风景
|
|

美丽的白云
|
|

城市雕塑
|
|
宜居小区
时间:2010年10月27日14:30
主题: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
嘉宾:北京市通州区委书记王云峰
【嘉宾简介】
王云峰,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通州区委书记。
男,1954年4月生,河北阜城人。1979年3月入党,工学硕士。
1970年7月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师资短训班学习;
1971年1月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一小教员;
1971年9月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街道办事处文教组干事、团委副书记;
1978年12月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小学团总支书记;
1979年5月北京市丰台区团委常委、学生部部长;
1983年10月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机关团委书记;
1984年2月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办公室工作;
1985年12月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办公室副主任;
1991年9月北京市丰台区丰台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主任;
1992年1月北京世界公园建设领导小组筹备处主任;
1993年10月北京世界公园副董事长、总经理;
1994年2月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办公室主任、北京世界公园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4年3月中共丰台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北京世界公园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7年3月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副书记、北京世界公园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区政法委书记、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2001年4月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2002年12月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副书记;
2003年1月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副书记、代区长;
2003年2月任平谷区委副书记,区长;
2006年5月任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正局级);
2007年8月任北京市通州区委书记。
中国规划网北京10月27日电
[主持人]:好,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大家。 [15:32]
[王云峰]:谢谢。 [15:32]
[主持人]:再次感谢书记来到我们的人民网。也希望人民网能够带着网友到通州区,看看通州的发展。 [15:32]
[王云峰]:我想网友都很关心通州的建设和发展。所以我在这里真诚的欢迎网友朋友们,能够为通州新城建设,多提宝贵的建议,给我们多出主意,怎么建设的更好,怎么能够更符合我们网友朋友和我们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这个地方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大运河的水越来越清了,我们的大运河森林公园也开了,反映很好。所以我也欢迎网友朋友们到通州看看,你们看了之后会对通州这个地方寄予厚望。 [15:31]
[主持人]:谢谢书记,访谈最后,愿不愿意给我们网友下个邀请函,让大家都到通州区。 [15:31]
[王云峰]:我想在这样一个好的形势下面,我们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肩膀上的担子也很重,但是有上级领导、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有人民群众做后盾,我们一定会做好这个事情。 [15:31]
[王云峰]:所以我们在规划新城的时候,我们提出十年。用十年的时间,把这座新城基本建设好。那么十年又分几步。第一步,就是“十二五”期间,我们新城规划是155个平方公里,核心区是48平方公里。运河,现在最早建设的这段是16平方公里,这16平方公里,我们在“十二五”规划里,已经明确的写上了,而且向人民承诺,在“十二五”期间把运河核心区的16个平方公里建完。然后再用五年的时间,也就是“十三五”,把48个新城的核心区建完。我现在的通州的老城的建城区,是40多平方公里。意味着未来又有一倍于现在老城的规模建起。所以我们叫做年年有一个大的变化,五年要有一个雏形,十年建好。 [15:31]
[王云峰]:这个问题,我曾经在通州建设新城的有关会议上,我提出了叫“打造通州速度,树立通州形象”。因为市委市政府给我提出来的定位里,其中有一条叫尽快形成与首都发展相适应的新城。这个“尽快”,我们理解就是快一点。所以我们现在的城市建设,改革开放30多年了,有很多好的经验。比如说像深圳,它建了30年,也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的国际的城市。加上上海的浦东,也干了20年了,也建的很好。我们站在这样巨人的肩膀上,把他们做事情的一些经验,或者说他们的一些不足,我们汲取,吸收营养。来建设我们的新城,理应建的更好一点,更快一点。再加上,我们市委市政府要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就是利用全市的大的体制,来支持这个地区的发展。所以我想,一定是发展得很好。再加上我们建设新城,就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有老百姓做我们坚强的后盾,我们工作的动力,信心、精神头都不一样。所以一定会干得很好。 [15:31]
[主持人]:我觉得您最后这点讲得特别好。我们直播时间很有限,很快访谈就要结束了。我们谈了谈通州之前的发展,以及现在的发展思路,想聊聊通州的明天,作为我们访谈的结束。在我们整个的通州发展总体思路当中,现代化新城将分几步走,在未来若干年之后,这个新城的大的框架,您心中的愿景是什么样的? [15:31]
[王云峰]:所以通过这样的搬迁工作,我们确实有很深刻的体会。一个是,我觉得我们的老百姓还真是很朴实、很好、很支持政府的工作。再有一个,也激励我们未来在拆迁工作当中应该做得更细、更好、更实,能够把这种好事、实事办好,让老百姓满意。咱们党和政府干这干那,建新城、发展产业,都是让老百姓过好日子。 [15:30]
[王云峰]:而且我们给老百姓建的新房,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你拆了以后怎么补偿,补偿一个是钱,一个是房。房都是选择了离轨道交通,离城区,未来比较繁华的地区近的地点,我们把图纸给老百姓看,你们将来住这样的房子,所以老百姓心里也踏实了。我们一共建了11个片区,所以老百姓看好了地方,这个地方盖的房子满意不满意,然后他选择。选择了以后,将来盖好了房子,那间、那套房子就是他的。 [15:30]
[王云峰]:再有,就是我们的监督、检查确保阳光。所以这个过程,到目前为止,我们实现了零投诉。应该说这个不仅仅是今年,从去年,我们北京有三个区是棚户区改造,丰台、通州、门头沟,我们今年是第二年,第二年的时候我们已经超额完成了原有棚户区改造的步骤。因为新城把老城的一些旧平房拆掉,所以今年的范围比原有的棚户区的范围大得多。明年我们还有一步旧城改造。从此以后,通州城区的住在危旧平房里的老百姓就没有了。 [15:30]
[王云峰]:还有就是通州人民盼发展的这种共识,就是反复宣传我们国际化新城建设的美好的未来,大家都很期望。体现了以人为本,惠民拆迁。把未来发展的前景告诉老百姓,大家觉得发展的很好,都很支持政府。所以我们一次拆迁率,农民达到99%点多。我们整个算下来是96.1%,这是一次性签约。还有一个就是拆迁当中,实行阳光拆迁,我们的程序全部都是公开的。告诉老百姓,拆迁我们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等等。然后就是宣传工作,也体现了阳光。把所有该告诉老百姓的都告诉你,老百姓不明白的,在网上、电视台或者咨询站里都可以提问,我们都可以告诉。 [15:29]
[王云峰]:提起拆迁,说实话是大难事,也是大好事。说难,确实难。因为牵扯到千家万户,每家都有各自的情况,都有对未来的期望。说是大好事,这么多年,老百姓一直住在低矮的平房里,得到住房条件的改善,当然是好事。怎么把这件事做好做实,这是我们考虑的问题。所以我们当时提出来,拆迁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惠民,为老百姓考虑得周到一些。我们提出口号是:让老百姓最大程度受益,不让老实人吃亏。后来我还加了一条,我说要帮助老百姓算明白账。因为咱们工作人员弄的算帐的公式,市场评估完了以后的公式,说实话,我都不明白。所以我在会上就提出来,咱们自己都听不明白的,老百姓能懂吗?你要到每家每户帮他算清楚。搬迁了能买哪的房子,买完了以后还能剩下什么。所以通过各级的党组织,各级我们的居家委员、村委员做工作,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15:28]
[主持人]:把传统的挪出去,国际的引进来。那么在建设过程当中,是不是有一个现在谈论得比较多的问题,就是旧城的改造、拆迁、搬迁。在这个过程中,我来之前看了一个数据,我们通州有高达99%的拆迁和搬迁的签约率,并且居民的踊跃程度非常高,我们怎么做到这些的? [15:25]
[王云峰]:将来大家买东西,本地的不用上别的地方去,我也希望很多外边来的同志去通州购物,这才好。我相信这条肯定能做到。我们现在在运河核心区建设当中,涉及到很多的投资项目,里边就有大的商业设施,大的餐饮设施,都要把全国最好的餐饮,甚至包括世界上一些著名的餐饮品牌,也引进过来。这样才是国际化的城市。 [15:23]
[王云峰]:现在我们吃的,通州过去搞过很多次小吃节,但是确实比较传统,比较原始。很多中国的最好的餐饮业在那都不多,这些年陆陆续续的在进去。未来在这方面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15:23]
[王云峰]:还有商业,刚才来之前跟您聊天,商业现在我们那买东西,当然老百姓一般的日常生活,没什么问题。像家乐福、贵友等等,超市、百货都具备了。保证了一般的正常生活没有问题。但是未来随着新城的建设,更高档次的消费,满足不了需求。 [15:22]
[王云峰]:再有就是医疗,现在我们自己区域里边有一些医疗服务机构。但是随着新城的建设,随着地区的人民群众的需求增加,医疗资源也很需要。所以我们在妇幼保健,老年人的康体,三级甲等医院,还有一些很好的专科医院,都在规划当中。而且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规划了一个医疗康体城,都是很多国内和国外的优质资源到这来建医院。所以将来,一方面为这个地区的人民服务;另外作为北京的新城,它的良好的医疗资源,也要为全国人民服务。 [15:22]
[王云峰]:而且我到通州以后感觉到,通州广大的干部和群众对教育很关心,新建的学校都很漂亮。我们小时候上的学校,那时候也不错,但是跟现在没法比。所以未来在新城的规划当中,教育资源,大中小,还会有很多市里面的优质资源转移过去,这样给孩子就学就创造了很便利的条件。所以他在这工作,后顾之忧就没有了。 [15:21]
[王云峰]:再有就是其他的一些功能。上这工作学习去了,有很多生活上的需求。比如说上学,你没有很好的优质资源,还得去城里,孩子都愿意上好学校。所以现在通州教育的布局,我们这次做了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有30多所中小学校进行改造。到2020年,要完成59所学校的建设和改造,而这些学校的建设和改造,一定要把北京城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过来,让他们在这个地方建学校。比如说现在我们已经完成的,像史家小学,通州的学校已经开学了,北京小学,北京二中,育才学校都开学了。 [15:20]
[王云峰]:现在我们加上地面的交通,老的京通快速,朝阳路的东延已经完成了,现在铺设的是两广,这条路今年年底之前就可以铺完了。这样地面上的交通也可以得到改善。所以在交通方面,一方面把就业的问题放在这,再一个交通更加便利。所以这个问题会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15:18]
[王云峰]:这个跟刚才我说的产业的发展和功能的布局以及完善,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我这还多说两句交通问题。因为交通问题大家最关注,媒体也反应比较强烈。确实你刚才说的,我也挺恼火的。这还建新城呢,现在交通都堵得不成,将来建完了还能走吗?刚才我说了一个问题,就是功能转移过去,产业发展了,将来大的潮汐式的人流会有所减弱。还有一个问题,这次新城规划当中,未来这个地区是交通最便利的地区,应该说是在北京最便捷的。现在我们只有一条交通轨道,这次又规划了六条。今年年底之前,地铁六号线开始建设,它还有一条支线,还有S6线,还有R1线,R1线的支线,还有就是城市铁路。将来北京东站修在我们那,还有北京东站到首都机场的等等通道。这些通道主要走地下,所以这个地区的交通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15:18]
[主持人]:那么,吸引这么多人到通州,落户到通州,工作在通州,交通只是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之一。比如说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很多城市发展当中的方方面面,我们都需要跟上步伐,才能确保我们的新城能够健康、正常地发展起来。那么在这些其他的方方面面中,我们做了哪些准备? [15:16]
[王云峰]:对。 [15:16]
[主持人]:肯定发展的速度跟凶猛增加的人流没有对上。 [15:15]
[王云峰]:就是说产业发展了,新城建设、功能各个方面都健全了,配套服务设施都健全了,将来这座新城里,他工作、学习、生活都在这,不用来回跑。原来没有什么产业,他没有找到工作岗位,在城里找,在通州住。将来我们说的一系列的产业发展,会吸引很多年轻人在这就业。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能够实现首都功能的转移和人口的转移。功能不转移过来,人口怎么转移?所以我在这也借着今天的机会,跟我们的网友朋友说一下,今后在通州新城建设的过程中,肯定会更多地创造年轻人的舞台,同时交通环境会大大改善。一个是没有那么大的流动性。还有一个就是随着新城的建设,我们又布局了若干条的交通干道、轨道交通,这个也会进一步完善交通。将来既使在通州工作、生活、学习,也肯定会到城里来,这样交通会更加便利。我们这几年也做了些工作,有所缓解,但是仍然满足不了我们发展的需要。 [15:15]
[主持人]:这个怎么说? [15:12]
[王云峰]:过去我们是产业不够发展,所以我们为什么叫做有城无业,或者是城强业弱。比如说在通州住的,在朝阳CBD,在城区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在通州买的房子,当时便宜。白天在城里上班,晚上回通州去睡觉。这样势必造成大量的人流,早上起来去城里,晚上回来。所以,交通压力肯定会很大。据我了解,现在住在通州的和住在燕郊附近的都会经过京通快速路。所以你看我们的八通轻轨,应该是北京第一条,当时刚建成的时候挺好,我到通州后加了两节车厢,六节,那也不行。交通道路,我每天到通州的时间大概七点半左右。我走到八里桥附近的时候,往西来的方向,已经堵在那了。确实很头疼。我也知道,我们很多在城里上班的同志,也非常烦恼,意见也很大,媒体也不断的报道。但是我觉得,我们这次建的新城,恰恰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15:12]
[主持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15:10]
[王云峰]:头疼。我不光是对交通头疼,我对他们天天喊京通停车场也头疼。 [15:10]
[主持人]:您刚才说新城一方面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建设。刚才咱们谈了谈发展的几大企业,下面聊聊城市的建设。很多人一谈到通州,特别是长期在北京生活的人,就愿意谈谈北京到通州这条连接线,感觉交通很堵,谈新城建设,有一些网友就在网上给我们留言,说还建设新城,现在有人管京通快速路叫京通停车场了,交通的问题您头疼吗? [15:09]
[王云峰]:再有就是环保园区,叫金桥环保园区,这是国家级的一个园区。这里面集中了大量的环保企业,能源企业入驻也很多。还有就是光机电一体化。这个应该说是通州八个园区里发展的最好的一个园区,是中关村的一个园区。现在发展的也很不错。再加上这几年新授予我们的,比如说金融后台服务区,去年国家也授予了我们一个电子商务中心。所以,现在我们的产业,应该说特色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与我们新城的发展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我们想,在新城的建设过程当中,我们是新城的产业发展和新城的城市建设并举。同时,在建设新城的时候,比如说运河核心区这次的规划,我们没有住宅,全部都是企业的总部。产业到那去了以后,城市形象也有了,经济也发展了,这样一来,未来像电子商务中心、面向环渤海区域的服务中心,还有比较好的休闲娱乐中心等等这些,恐怕都在这座新城里都有体现。 [15:09]
[王云峰]:比如说我们的物流园区,因为大运河的漕运文化,最早应该说是物流。通州的物流园区现在搞得很好,全国,甚至国外的一些物流企业,都进入到这个园区里。北京现在所有的新华书店卖的每一本书,都是从通州物流配送出来的。北京卖的香烟,不论哪个商店,配送的所有的烟,都是从通州送过去的。还有就是电器,苏宁的物流总部、华北的物流总部在这。所以这个特色是比较突出的。 [15:07]
[王云峰]:现在对通州有个说法,叫做有城无业。这个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我们也很苦恼。因为业的问题,就有对人吸引的问题,同时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说这些年,经过我们历届区委区政府的努力,这种局面有非常大的改善。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有特色的方面。比如说我们现在有八个产业园区,都是国家级和市政府给我们授予的园区。 [15:06]
[主持人]:这个国际一流、世界一流的城市,打算吸引哪些产业和人群? [15:04]
[王云峰]:这一条在北京来说,因为北京要建首善之区,各方面标准都是很高的。所以这次市委市政府对我们新城的建设提出了要求,也是这样的。全部要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这个要求,可能跟其他城市是有所不同的,或者说在北京这个地方,意义更加重大。 [15:04]
[王云峰]:比如说这里边的人文,怎么能够更加体现人文关怀,怎么能够更加体现文明的风采,怎么能够更加体现它的文化的深厚。我觉得都是这三大理念所涉及到的。特别是在绿色北京建设上,按照国际上的标准,我们在规划、设计以及今后建设当中,体现节能、环保、低碳的工作内容。能够把新城建设成以文化为魂,以绿水环绕为我们的特色,走出一条新城建设的新路。我们这么想着,一定要把新城建设成具有环保、节能、低碳的世界的典型示范城市。 [15:03]
[王云峰]:而且应该是世界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看来,是新北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跟其他地方的新城,有这样一个非常大的不同点。再有,我们的标准也比较高。就是瞄准世界一流。在硬件、软件的管理上,都要世界一流的,来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国际新城。还有一个就是刚才说的,北京奥运会搞得很成功。人文、科技、绿色,把这个理念转化为建设新北京这样的三大理念。我觉得特别是在今天,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5:01]
[主持人]:大背景。 [15:00]
[王云峰]:现在正在建的这些新城,不管是叫什么名字,我们跟他们的区别,或者说和他们的不同,我们至少有几个不同。首先它是在北京首都建设的新城。 [14:59]
[主持人]:刚才咱们拿通州的过去和今天做了一个比较,那横向比较一下,国际新城,世界城市,这些口号和理念,还有词汇,现在有很多。有一个统计说,中国现在超过100个城市都想成为世界城市,谈到国际化新城,也有很多地方都提出了相同或相似的口号,通州打算建造一个什么样的,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的,或者有更高目标起点的新城呢? [14:59]
[王云峰]:在思考这座新城建设的时候,考虑到它的发展和规划的时候,我们把老城和新城做到有机的结合。因为,通州是西汉初年建的城,已经有2200年的历史。历史很悠久,文化很深厚。所以在规划新城的时候,考虑到一定要把历史的文化在这延展。另外,文化历史深厚,我们建设新城的时候,要以文化为魂,所以把老城的这些,大家熟知的,比如说通州的大运河、三教庙等等,都展现在这座新城里。所以我们规划了一个文化历史街区。然后在这个文化历史街区的旁边建设一个新的城市,赋予一些新的功能,把古老和新兴结合起来。这样,你来到这个城市以后,会感到这个城市非常有文化。不管你是工作、生活还是学习,都会得到这种生态环境的熏陶。 [14:57]
[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咱们通州因为一条很古老的运河而闻名天下,但是现代化国际新城又突出在新字上,新老之间的平衡有没有想过? [14:56]
[王云峰]:通州是北京的东大门,离天安门只有20公里左右;离首都机场,我们的北边就是首都机场的三号航站楼。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富水。水很多,以大运河为代表的,大小河流13条。所以应该说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都是很好的。应该说具备建设一座新城的条件。再有,它是北京东大门,是敞开的。是面向环渤海的区域的。所以这个优势比较明显。 [14:56]
[主持人]:北京有很多区县,通州有什么格外的优势呢? [14:54]
[王云峰]:北京发展到今天,人口、交通、产业的发展这些热点话题,交通问题大家感受最深。都集中老的城市里,我们的交通是解决不了的。现在每天汽车的发展,据我所知,一天一千多辆。现在北京已经是470多万辆。所以只有把我们新的城区建设好,把它原有的功能和新发展的功能,分解到新城里,才有可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所以我说,在通州建设北京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实际上是北京功能和人口转移的战略发展的需求。 [14:53]
[主持人]:这个怎么讲? [14:51]
[王云峰]:在这个战略定位的基础上,我们对通州新城原有的规划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要真正达到一个世界一流的或者是新北京现代化国际新城的标准。我觉得,市委市政府这个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再有它也是我们北京发展到今天的需求。 [14:51]
[王云峰]:作为通州来说,市委市政府把通州作为世界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作为未来吸引北京发展重要的战略摆在这里。所以,在去年,市委的十届七次全会上提出,要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尽快形成与首都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新城。 [14:50]
(责任编辑:杨宇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