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烟台打造城市街区“慢性系统” 将在莱山试点

时间:2010-10-23 16:17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林丹

  为改善莱山中心城区机动交通拥堵状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烟台市规划局选取莱山中心城区及以北区域作为试点区域,打造城市街区“慢行系统”。日前,“莱山区中心城区及以北区域的慢行系统规划”初步成果通过了评审。本次规划是我市交通规划理念由车本位到人本位的重大转变的具体体现,是我市宜居、低碳城市建设的有力举措,慢行系统的建立,将大大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提高城市魅力指数。

  莱山区将现居住生活慢行区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烟台市莱山区中心城区及以北区域。北至迎宾路,东至海岸及莱山区界,南至轸大路,规划范围面积约4080公顷。

  “我市在总结了荷兰、德国、丹麦等国家和上海、珠海等国内城市的慢行系统规划建设经验基础上,针对莱山区中心城区及以北区域特点,确定了‘一心、二带、三轴、五区’的规划结构。”

  据介绍,“一心”指迎春大街与港城东大街交汇处,其周边地区为莱山中心城区大型商贸设施集中处,规划为商业购物慢行交通核心;“二带”是指东部沿海的海滨旅游带和沿逛荡河及北部风景区的环状山水景观带;“三轴”是指观海交通联系轴、迎春大街商业服务轴、港城东大街城市生活轴;“五区”是指二个居住生活慢行区、一个商业服务慢行区、一个文体教育慢行区、一个风景旅游慢行区。

  15个“慢行岛”给步行开辟专门空间

  记者从规划设计方案中了解到,慢行系统的规划,首次引入了“慢行廊道、慢行岛、慢行核”等概念。

  “城市主干道承担跨区交通,同时也将城市慢行交通割断。在规划中,在城市主干道两侧绿化带中开辟慢行专用道,形成依附于主干道但又与机动交通分离的慢行廊道。”在规划中根据慢行廊道分布和慢行交通的适宜出行距离,将规划区域划分为15个慢行岛。“在慢行岛内,我市将通过打通低等级断头路、迂回路,开辟慢行专用道,通过与主干道平行的非机动车专用道,为短距离出行与公交接驳的步行、自行车出行提供相对独立与安全的慢行道路空间。”

  对于大型居住社区、社区中心、商业中心、大中专院校、风景旅游点、大型交通枢纽等慢行交通高度集中的核心区域,在将来的城市建设中,将为市民提供低碳、绿色的地面步行街、步行广场、地下步行街、二层平台街道,通过核内慢性设施与城市功能活动的密切结合,一体化设计,保证慢行安全,充分体现人性化。

  “慢行系统”让市民有的玩有的看

  在规划中,根据旅游理念、运动特点和市民爱好,在旅游功能区的通道周边,将建设适量的绿化带、城市家具、公共场所、夜景灯光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健身、亲水、观赏、休闲的活动场所,赋予慢行系统“活力”。

  记者了解到,莱山区将建立“三环”“两带”“多点”的休闲旅游慢行系统,将步行街、登山道、沿海自行车道等旅游元素进行有序组合。三环,是指景观游憩环、购物休闲环、文化娱乐环。景观游憩环串联城区内虎头山公园、凤凰湖公园和午台古文化遗址公园;购物休闲环将串联迎春大街这条景观雕塑商业街和逛荡河休闲商业滨水带;文化娱乐环,串联体育公园、烟台大学、滨州医学院、烟台国际博览中心和烟台市五彩文化广场等大型文体教育设施用地。两带,是指滨海观光带和山水景观带。

  此外,还将整合所有水上旅游景点―――逛荡河、滨海区等,大型公园―――凤凰湖公园、炮台山公园等,休闲文化广场―――文化广场、体育中心等,城区特色购物街―――迎春大街等休闲娱乐活动点,使游客可以比较完整地体验莱山区的旅游和文化风情。中国规划网青岛10月23日电 记者林丹

  (责任编辑:杨宇飞)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