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主任王芃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深圳城市发展的主线从以经济发展为主逐渐走向生产、生活、生态的全方位发展。通过城市结构的调整、城市空间的优化、城市功能的转变、城市品位的提升,促进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打造民生幸福、宜居宜业的先进城市,将是我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主旋律。 打造紧凑立体城市 他介绍说,深圳土地空间资源日益枯竭,今后城市发展必须发挥规划的统筹和引领作用,打造紧凑立体城市。其中一项具体工作就是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化,借鉴香港、新加坡的城市立体拓展模式,在保证充足开敞空间和绿地的前提下,在轨道站点周边地区推进高强度高密度的城市综合体开发,立体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形成“显山露水”的城市空间格局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也是深圳的发展方向。为了做到这一点,王芃表示,首先要实现空间形态生态化,结合基本生态控制线与绿道网的规划建设,构建绿色空间体系,建立完整的生态廊道与系统、连续、方便的城市绿道网络,打造滨水生活空间,形成“显山露水”的城市空间格局。其次是实现文化景观特色化。开展前海、光明、坪山等城市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工作,加快推进以水晶岛的“深圳眼”工程、华强北改造工程等为代表的经典项目,打造老东门、南头城等具有符号性、标志性风貌街区,通过特色空间、精品建筑,打造“设计之都”,为城市积淀空间文化资源。 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 王芃还介绍说,规划国土工作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以国际化城市建设为目标,提升各类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发展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全面满足市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积极推进区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等民生项目用地的比例;积极调整住房供应策略,加大保障性住房和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规模。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