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长 郭金龙
北京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刘淇表示建世界城市不会照搬西方
中国规划网讯(记者 汪志民)作为国际大都市,北京为自己定下了更高的发展坐标——向世界城市的目标迈进!昨天上午,市十三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开幕,北京市市长郭金龙代表市政府向人大代表报告政府工作,“着眼建设世界城市”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实施“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北京站在新起点上,即将迎接新的高度。 “2009年是首都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报告开篇一句,道出去年北京各行业的拼搏努力。北京市去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上取得显著成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圆满成功。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8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026.8亿元,增长10.3%。 2010年同样面临艰巨的任务。郭金龙市长说,当前,首都已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面对我国国情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新变化,面对首都在国家工作大局中应承担的重要任务,面对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水平服务,进一步提高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使首都的发展建设与国家和人民的要求相适应。 ■名词解释: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目前公认的世界城市有纽约、巴黎、伦敦、东京。其具体特征表现为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信息发布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五个方面,并具备以下六个支撑条件:一是一定的经济规模,二是经济高度服务化、聚集世界高端企业总部,三是区域经济合作紧密,四是国际交通便利,五是科技教育发达,六是生活居住条件优越。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