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城市发展 >

今天的北京有哪些继承了元大都的城市规划

时间:2016-10-19 16:44来源:澎湃新闻网 作者:傅适野
    2016年是元大都建城740年,也恰逢首都博物馆建馆35周年。值此契机,首都博物馆承办的“大元三都”展览于2016年9月9开幕,免费向公众开放。展览将持续到2016年12月9日。此次展览从全国十四家文博单位借调了160余组件精美文物,围绕元大都、元上都和元中都三座都城展开,试图通过文物重现三都的冠盖满街、商贾云集和富庶繁华。
    展览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设邦建国,以为天下本”,即以三都建设中的著名设计师和建筑家为切入点,从统治者和规划者的视角入手考察都城的选址与建设。第二部分为“只隔红门别是春”,重点关注元朝皇室贵族的生活,通过朝会、宴会、两都巡幸和祭祀等片段来重现元朝贵族生活。而最后一部分则将目光从皇室贵族转移到平民百姓,通过“大都十万家”来窥视元朝平民的衣食住行,娱乐以及信仰。
    正值展览期间,澎湃新闻和此次展览内容策展人聊了聊“大元三都”背后的故事。

 

“大元三都”展览展厅
 
    看着不起眼的文物也应该得到关注
    澎湃新闻:此次展览分为三部分,为什么会着重选择这三个方面?在策划这三个方面的展品时,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
    首都博物馆:北京的都城地位由来已久,从辽南京、金中郡,到元大都,北京逐步上升为全国政治中心。可以说元大都的建设是北京城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多年建都史上的重要历史节点之一。如何展示元大都是展览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古代都城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清代学者顾炎武的《历代宅京记》,甚至更早。近代考古学的引入,拓宽和加深了这一主题的研究。在展示元大都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学术研究的成果普及给观众。近年来元上都、元中都的考古和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元上都还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将元大都放在中国都城建设史、放在北京建都史,以及元代都城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解读,更为合理和科学。同时,考虑到人是一切历史的创造者,有必要突出人的主体作用。所以选择了这三个部分。
    展览需要展品来支撑,并表现主题。从现有的文物情况看,由于元上都、元中都和元大都都进行了考古发掘,而且各地元代墓葬考古也有很多,出土的文物数量还算可观,困难在于收集足够的材料,搞清楚文物的收藏单位和保存状况,结合展览主题,确定文物展品的取舍。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文物收藏单位对于出借文物的考量不同,文物保存状况也有好有坏,检查文物情况还需要深入到库房重地,可以说,困难主要在于协调不同收藏单位以使用展品上展。

 

麒麟石雕栏板 北京市西城区桦皮厂出土 
 

青花鸳鸯纹大盘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出土
 
    澎湃新闻:在此次展览中,既有首都博物馆的馆藏,也有从全国其他博物馆调来的展品,在这些展品中,有哪些藏品特别值得关注?
    首都博物馆:这次展览得到了十四家文博单位的支持,他们慷慨地借出了展品,从展览主题来说,每一件展品都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从观众角度来讲,每个人关注的点不一样,这个人认为重要的,在另一个人考来未必感兴趣。从本意上讲,我们非常不愿意进行这样的区分。大元三都展是一项文化展,不是艺术展或者亮宝展。虽然,我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形象的具体事物开始。一些器物——基于艺术的或文化的原因——可能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例如蒙古族妇女的姑姑冠、敖汉旗的金器、靳德茂墓的彩色陶俑等。但是,我们仍旧希望观众从整体上把握展览,希望观众给那些看着不起眼的文物一定的关注,比如元代的铁煤炉,它出土于元大都遗址,是一件元代大都已经以煤为燃料的重要历史物证。

 

姑姑冠 蒙古汗国
 
    从生产力水平看,上流社会和无名之士差别不大
    澎湃新闻:由于历史的选择性,以及社会精英对于历史的把控,往往关于平民的历史痕迹很比较匮乏,留下来的文字、物件比较偏向于社会上层人士。在这次展览的筹备中是否存在这个问题?一个这样的展览,如何能兼顾“上流贵族”和“无名之人”?
    首都博物馆:社会发展中会形成不同的社会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占有的社会财富不同,反映到文物展品方面,高等级墓葬中出土的文物比较多,低等级墓葬中则较少。传世的画作也普遍是官员或者其他社会地位较高人员的作品。这一点毋庸置疑。在展览中兼顾两者并不容易。展览中绝对严格的按照社会地位和出土来源展出文物,会出现不平衡。但是,从社会生产力水平来讲,上流社会与无名之人在消费器用或者器用类别上差别不像想象的那么大。尽管,从生活方式上看,上流皇室贵族依靠货币税收、实物税收以及劳役生活,属于纯消费阶层,平民百姓则自食其力。不过,贵族墓葬中常常出土很多下层人物的形象和相关器物,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难题。

 

吉州窑瓷枕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岗头村张弘略墓出土
 

龙泉窑荷叶龟纹碗 河北省定兴县河内村张弘范家族1号墓出土
 

瓷戏台人物纹枕 首都博物馆藏
 

白棉布束腰窄袖大褶袍 河北省隆化县鸽子洞窖藏出土
 

巾架 大同城东曹夫楼北崔莹李氏墓出土
 

至元通行宝钞纸币 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出土
 
    元大都的设计值得如今的城市规划部门借鉴
    澎湃新闻:能否谈谈元大都和今天北京城的关系?今天的北京,有哪些部分
继承了元大都的城市规划,又有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
    首都博物馆:以道路为例,元大都的设计采用了《考工记》中的营国思想,按照《考工记》的思想,营建都城的时候,在都城的内部要修筑九条南北走向的道路和九条东西走向的道路。南北走向的道路称“经”,东西走向的道路称“纬”,“九经九纬,经涂九轨”。一轨,是一辆乘车的轴距。九轨,是指九辆乘车。能够驰骋九辆乘车的道路,便是首都的干道。今天北京旧城(二环路以内)的主要道路还是大都时代的延续,只是拓宽、延长了而已。干道之间,分布纤细的火巷和胡同。今天的东四、西四、南锣鼓巷一带,专家考证,基本是那时的遗存。大街和胡同大都是笔直的、平坦的,而且绝大多数是采取东西走向、南北平行的原则。如今北京城在街道规划时也基本是这样的原则。
    当然,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也进行了诸多的改造。仅仅从城市规模上,现代北京远远超过了原来的都城范围。最主要的变化是从一个以城墙为依托的封闭型都城,演变为一个开放的国际大都市。这不仅是形而下的物质转变,更多的是思想层面上的变化。

 

急递驿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溪水园工地王世英墓出土
 

陶猫 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鑫元小区出土
 

鎏金铜菩萨像 内蒙古博物院藏
 
    澎湃新闻: 在展览宣传中有这样一句“对于当下的首都建设和城市生活,我们还需要以史鉴今,去解读古人的诸多智慧。”能否展开谈谈这个问题,对于今天的北京,有堵车和雾霾问题,人口过度膨胀,许多城市问题都在北京涌现。大元三都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有什么可取之处,有什么值得今日之北京,也包括其他城市,借鉴和学习?
    首都博物馆:元大都都城建设的最大特点是平地起新城。当时的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在金中都城的被捕建元大都,完全排除了旧城对新城的限制。套用最新流行的词汇,这就是一种比较自由的顶层设计。而且,具体到城市建设规划,虽然由刘秉忠等人负责,但是最后的方案都是经过最高决策者忽必烈点头首肯。
    首都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建设,它除了普通的城市功能之外,还承担着全国政治中心、军事中心、文化宗教中心,某种程度也是经济中心的职能。从抽象的角度,它的建设需要传递出政治信息,比如左祖右社的格局安排、台省文庙的安排等等,传递出以农立国、尊祖敬宗、崇信儒学的传统治国理念。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它需要安排好中央机构、地方机构、城市其他管理机构以及居民之间的空间关系。
    可以说能够将都城的核心功能、自然历史地理以及居民生活需要等因素综合起来,加以通盘考虑,是元大都最值得今天的城市规划和决策部门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