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城市发展 >

广州城市规划新变化 30公里精品珠江塑造11个重点段

时间:2016-08-21 08:08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刘怀宇

  近日,中共广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召开。在全会上,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同志指出,担当新时期广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责任,必须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围绕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总目标,着力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提升适宜居住、适宜创新创业创造的城市品质,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更幸福。

  本次全会主题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南方日报拟专访规划、建设、城市更新、城市管理、交通等部门主要领导,以及广州11个区主要领导,就如何落实全会精神,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推动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进行深入探讨。敬请垂注。

  本次广州市委全会跳出传统的城市空间规划思路,提出了依托自然脉络,以珠江水系为主线的城市空间结构。随着广州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广州城市规划思路将有哪些新的变化?哪些地方将会是广州未来的“风口”呢?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主任彭高峰接受南方日报独家专访时认为,通过“网络”城市的构建,广州将“避免单中心、摊大饼式的发展”,逐步形成以珠江为脉络,以生态廊道相隔离,以高快速路和快速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开放式城市格局。

  彭高峰认为,全会提出的以珠江为脉络的开放式城市格局突破了以往以珠江主干流为中心的布局模式,是对广州全域空间的高度总结与精准定位。为达成这一目标,规划需要按照四个段落做好相关规划引导。
 

解读广州城市规划新变化 30公里精品珠江塑造11个重点段

解读广州城市规划新变化 30公里精品珠江塑造11个重点段
 

  全会还提出要重点打造三个十公里精品珠江。彭高峰首度透露了三个十公里精品珠江的具体内容,提出广州将塑造11个重点段和9大景观节点。

  关键词 枢纽型网络城市

  避免单中心、摊大饼 形成开放式城市

  南方日报:本次市委全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广州要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你对此如何理解?

  彭高峰:广州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是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定位的高度概括,是广州巩固和提升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的强大支撑。重点在于通过航空、航运和科技创新枢纽的打造,汇集全球高端要素,强化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国家中心城市职能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成为世界城市体系的核心节点,优化空间布局,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空间结构。

  打造枢纽使城市具有强有力的辐射带动能力。首先是在全球层次,广州首次明确提出了构建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枢纽地位,通过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这三大国际枢纽的建设,让广州成为综合性国际城市。此外,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将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成为国家面向世界的门户。优化城市网络具体体现在交通网络、生态网络、信息网络以及自然生态网络等,并基于此形成城市功能组团布局。通过“网络”城市的构建,广州将“避免单中心、摊大饼式的发展”,逐步形成以珠江为脉络,以生态廊道相隔离,以高快速路和快速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开放式城市布局。

  南方日报:广州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规划如何在其中发挥引领作用?

  彭高峰:围绕枢纽型网络城市,规划将重点发挥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引领作用。

  第一,宏观层面上,要强化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广州将围绕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目标,以国际视野编制中长远规划,重点开展面向2040年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及时启动规划期限至203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高端引领。

  第二,中观层面上,要考虑重点平台与城乡统筹发展。一方面推进黄金三角区、空港经济区核心区等重点功能区规划建设。另一方面,对于外围地区,可以以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作为促进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接下来,国规委将落实市委市政府的相关部署,进一步着手特色小镇的规划工作,做好中观层面的规划支撑。

  第三,微观层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有人文关怀,从人的尺度出发,做微设计、微环境、微交通进行精细化、品质化的设计,在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中,以规划设计精细化带动建设管理的品质化,全面提升城市宜居性和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以珠江为主线 按四个段落开展规划引导

  南方日报:本次全会还提出一个全新的空间结构思路,跳出传统的城市空间规划思路,提出依托自然脉络,以珠江水系为主线的城市空间结构。随着广州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广州城市规划思路将有哪些新的变化?

  彭高峰:现阶段,广州将依托自然脉络,以大珠江水系为主线,与广州的自然禀赋、历史文脉实现高度融合,形成沿大珠江水系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空间结构。这种布局突破了以往广州以珠江前后航道为中心的布局模式,是对广州全域空间的高度总结与精准定位。为达成这一目标,规划需要按照四个段落做好相关规划引导。

  沿珠江水系前后航道的中心城区将通过规划引领集聚高端要素,加强历史城区传统风貌保护,打造国际创新枢纽。高水平规划建设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融合发展的黄金三角区,建成广州总部、金融、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区,引领广州深入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

  沿珠江水系狮子洋-莲花山水道区域将打造国际航运枢纽。聚焦南沙新区和自贸区建设,深化粤港澳合作,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对标国际先进城市,建设国际水准的滨海新城。

  沿珠江水系流溪河区域将立足空港经济区、广州北站地区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形成空铁联运的国家航空经济示范区,长远发展成为一流的国际航空城、世界枢纽港。白云区、花都区优化功能、提升品质,从化区生态优先、适度开发。

  沿珠江水系增江-东江区域将依托广州开发区、增城开发区和东部交通枢纽,深化与东莞、惠州等珠江东岸城市的联系,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广州东部山水城区。

  关键词 一江两岸三带

  将形成四大特色滨水区

  南方日报:广州珠江穿城、水网密布,中心城区有930公里水道、231条河涌,是广州极其宝贵的资源财富。全会中提出广州要以珠江为天然轴线推进实施沿江布局和开发建设,要优化提升一江两岸三带。一江两岸三带有哪些重点建设区域,各自的定位和规划分别是什么?

  彭高峰:一江两岸三带的重点工作范围主要包括珠江主要河道沿岸地区。按照城市空间结构确定的四个功能区段,形成北、中、南、东四大特色滨水区。

  ——北段为流溪河水库到至老鸦岗沿岸地区,水道长约156公里;将凸显“生态”特色,建设为以环境维育为主的生态保护区,结合生态资源发展户外观光休闲为主的生态旅游区。

  ——中段为老鸦岗起至南海神庙的珠江前航道及后航道沿岸地区,水道总长约67公里;目标建设汇聚产业创新、文化创意等高端要素的世界级城市滨水区。

  ——南段为南海神庙至南沙龙穴岛的滨江沿岸地区,水道长约60公里;以“国际港城,滨海明珠”为特色,以南沙自贸区为支撑,打造体现国际化水平与本地特色的滨水空间。

  ——东段为东江、增江沿岸地区,水道长约90公里;发挥生态优势,践行低碳发展理念,形成广州东部以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为特色的滨水空间。

  一江两岸三带优化提升工作从总体层面上带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环境品质。而在中微观层面上,正组织编制《珠江一江两岸三带风貌控制导则》,针对珠江全流域及沿岸地区提出规划设计纲要,从珠江整体风貌出发,提出珠江风貌的总体控制架构及分区控制指引,建立珠江整体风貌格局,明确指引北、中、南、东区段分别以山水景观、大都市景观、滨海景观、田园景观为整体风貌控制,并进一步指导下一层次珠江两岸的规划设计工作。

  关键词 精品珠江打造

  塑造11个重点段和9大景观节点

  南方日报:全会提出,要重点打造三个十公里精品珠江:西十公里形成中西合璧、展现城市变迁的花园式滨水长廊;中十公里形成现代多元、凸显大都市文化魅力和创新集聚特色的岭南水岸;东十公里形成生态低碳、展现活力与开放的现代港城。打造三个十公里精品珠江是本次全会的一大亮点。请介绍一下这三个十公里具体有什么内容。

  彭高峰:全会提出要重点打造三个十公里精品珠江,具体而言广州将塑造11个重点段和9大景观节点。当前,珠江景观带重点区段研究范围为珠江前航道,从白鹅潭(大坦沙岛尖)至南海神庙的珠江沿岸地区,河道全长约34公里,涉及土地面积约78.49平方公里,约占广州市域面积的1%。三个十公里区段分别为:

  ——西十公里:近代广州段

  从白鹅潭到广州大桥,河道全长约13公里、涉及沿岸23.48平方公里土地,以中西合璧为特点,展现城市变迁的花园式滨水长廊,见证了广州千年商都的辉煌发展,将通过增加亲水平台、优化慢行系统、提升码头建筑、美化桥梁造型、对历史建筑进行整体外观整治和功能活化等一系列改造措施,展现广州老城韵味与西方舶来文化的共荣故事,塑造彰显历史底蕴的滨水长廊;

  ——中十公里:现代广州段

  从广州大桥到琶洲岛东端,河道全长约11公里、涉及沿岸31.77平方公里土地,以现代多元为特点,凸显大都市文化魅力和创新集聚特色的岭南水岸。规划通过新增步行桥联系南北两岸、改造桥梁造型、增添绿化空间、建设景观连廊、植入公共艺术,打造一系列反映广州新时代气息的滨水景观节点;结合现有滨江文化设施和公共开敞空间,举办年度性的高品位的大型城市活动,打造为融汇古今、对话中外的世界性舞台,使中部客厅成为精品珠江最靓丽的风景线。

  ——东十公里:生态广州段

  从琶洲岛东端到南海神庙,河道全长约10公里、涉及沿岸31.11平方公里土地,以生态低碳为特点,展现活力与开放的现代化港城,规划将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提升港湾活力,打造现代绿色滨水空间、生态休闲岛屿。

  从广州城市空间结构出发,依托三个十公里,挖掘广州“已有之美”,自西向东形成白鹅潭段、长堤段、海珠广场段、东湖段、岭南广场段、珠江新城段、琶洲段、金融城段、鱼珠段等11个重点区段,重点打造白鹅潭三江口、长堤两岸、海珠广场两岸、二沙岛西、珠江新城-金融城、岭南广场-琶洲、鱼珠码头、长洲岛-洪圣沙、南海神庙9个重要节点。

  桥梁为珠江景观带的重要界面,目前已详细摸查了珠江广州段现有81座桥梁的基本信息,以“一桥一景”为目标,以“微改造”为主要策略,正编制《三个十公里跨江桥梁景观概念规划》,对珠江前航道三个十公里范围内人民大桥、解放大桥、海珠大桥、江湾大桥、海印大桥、广州大桥、猎德大桥、华南大桥、琶洲大桥、东圃特大桥、黄埔大桥等11座桥梁,按照“近代广州、现代广州、生态广州”的定位,从功能、慢行、空间以及景观等多方面按要素进行梳理与分析,逐个确定优化策略与主题定位。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