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城市发展 >

冷水江:一个转型城市的“死”与“生”

时间:2012-06-20 16:10来源:新华网 作者:段羡菊

  在我采访过的湖南各县(市)当中,没有一个地方,提出转型战略,像冷水江这样如此迫切坚决。冷水江的转型,绝非小打小闹,流于形式。其决心之强,力度之大,用断臂求生还不尽准确,当可谓再造之后的重生。
  冷水江城区东部郊区,还显荒凉的辽阔地带之中,一幢包裹在脚手架与绿网纱中的宽阔大楼,正在建设之中。这是前不久我造访的未来的冷水江行政中心大楼,这栋大楼被寄以期望,将带动这片土地,形成冷水江的东部新城。为了告别拥挤堵塞、一度被工厂“残酷污染”的旧城,冷水江不惜破釜沉舟,造一座宜居宜业的新城。
  岩口镇的几个村庄,是全市推进新农村整村建设的样板之一,全省的代表曾经前来观摩。色彩协调的村庄外墙,挺拔的路灯,方便的服务大厅,让曾经从事多年“三农”报道的我倍感新鲜。然而让人又感到一丝沉重的是,当地村民告之,村庄的相当部分地下因为采煤而塌陷了,他们移居建设新村选择的地点,都是经过地质部门勘探的地址。在冷水江,重生的不仅仅是城市,还有乡村。
  冷水江是长株潭地区之外排名全省靠前的湖南县域经济强县,2012年,正贯彻娄底市委、市政府要求,学习宁乡经验、实施县域发展的加速赶超。在冷水江,我专访了市委书记刘小龙,面对转型这一采访主题,刘小龙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详尽道来。多年来一直参与转型决策、实践的他,对“科学发展”的理解,有着比一般地方更加切肤的领悟。
  转型发展的战略如何来的
  2009年3月,中央统一部署在县级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对我们发展思路产生很大影响,正是这个活动使我们在震撼中思考,冷水江的路怎么走?
  一是我们明显感受到产业结构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它完全依赖地下资源,而资源不断消耗,这是资源型城市的致命缺点,以后怎么办?冷水江锑的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二,每年市场容量10万吨,这里产6万吨,可据调查可开采的资源已不到10年。
  二是冷水江的重型产业结构带来很大污染。用污染形容还不够,可说是残酷污染,带来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而且对土壤、地层、水系都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三是由于我们这种产业结构体系客观上拼环境、拼资源、拼消耗,使得老百姓没有真正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人居环境很不和谐,老百姓幸福感不强。天是黑的,地是黑的,老百姓即使钱再多,有什么用?污染也造成城市环境的恶化,尽管冷水江的工业上来了,但三产业和城市的发展严重滞后。人家(外商)到您这里,感受不好,不愿意来投资。从某种程度而言,这种发展模式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冷水江的路怎么走?我们痛感,不容回避,义无反顾,必须走新路。通过集思广益,集中群众智慧,常委会多次研究,2009年3月我们制定了“一转三化”战略,即深化转型工程,推进产业规模化、城市生态化、城乡一体化,后通过市委全会正式形成决议。
  转型发展的路子怎么闯出

  “一转三化”战略当中,“转”字是核心,是方向,是目标,“化”字是手段,是途径。这几年,我们按照这个思路来推进县域发展,事实证明,这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全符合冷水江实际,完全符合老百姓意愿。我们的各项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格局。
  产业规模化,主要是针对工业化而言,通过升级换代,通过园区建设,实现由粗放向集约,由高排放向低排放转变。我们痛下决心,一个月关闭了锡矿山75家民营企业。书记市长带队上山,挖厂房,拆设备,暴风骤雨,强力推进。它们都是小规模,高排放,高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同时,我们支持闪星锑业和9家民营锑业做大做强。我们打了一场歼灭战,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中国的环保政策,在中部这样一个地方落实了。金融时报记者来采访,我们开始以为他是来曝光的,他起初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想法,后来他写了一篇表扬报道。表面上,我们关闭了这么多企业,产能少了,实际我们得到的更多了。锑每吨价格4万元,整治后变成10万元,现在稳定7万元左右。我们认为,整治是主要原因。闪星公司年产值长期徘徊在15亿元左右,现在准备向50亿进军。还有,冷水江过去一些小水泥企业,加起来产量设计在20万吨,实际产能10万吨左右。“波月水泥”原有1000多工人,我们协调从城区搬到建材工业园。2010年年底,企业环保不达标,我们强制关停,引入华新水泥,年产量预计300万吨。不但产量上去了,而且环保上去了。一个300万吨的水泥厂,能够覆盖50公里范围的市场。我市有铁路优势,还可以有废渣供华新水泥利用。我们四大家赶到华新水泥的武汉总部。总裁跟我们见了面,仅此一次,他关注的投资环境问题基本上我们都答复了他。前不久他来了,说他们在湖南开办了几个厂,冷水江的厂可以打高分。整治重组水泥企业后,我们得到了几百万吨水泥,得到了几千万元税,得到了好的生态。一些老百姓开始担心环境,我们组织他们到华新其他厂参观,眼见为实,没有污染。就在我们这里交流的旁边,城区之中,就是冷水江耐火材料厂,过去生产我市引以为豪的标志产品。污染也比较严重,我们也要求进入建材工业园。通过退城进郊,这些企业反而做大了规模,使用先进的技术,环保水平显著改善。我们提出2015年产业倍增由300亿提高到600亿元的计划。
  再说城市生态化。冷水江老城区实际只有8平方公里,有18万人啊!过去规划很不科学,先天不足,以厂建城,基础设施很薄弱。所以一度以来,人居环境是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诉求的方式一是通过信访,二是开两会时,代表委员最关注,发言最尖锐。所以我们有一个特色,每年开人大会,环保局长要做专题报告。我们不这样做,无法跟代表委员交差啊。老百姓大量的迁居,有钱,他不在冷水江买房子,而是到娄底、长沙去买。在人居环境这个问题上,我们别无选择!我们下定决心,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四个字,扩城提质!扩城必须求实效,我们大手笔,东向扩容,跨过铁路线。我认为,跨过铁路线,才是真动作。必须大手笔,而不是小打小闹。我们现在主干路基本形成了。为了使老百姓相信政府决心,所以我们先启动行政中心,四大家都在一起。新城建设已经推进两年多时间。我们高起点科学规划,花了230万,请广东的设计院。规划就是生态新城,不能布局一家工业企业。此外,我们推出一系列配套政策,使被征地老百姓有保障。已经完成投资10个多亿,使新区的骨干路网已经基本成形。近20个项目正在这里推进。新城建设将有力拉动冷水江的开发,怎么形容它的重大意义都不过分!说它是冷水江未来战略发展的制高点,毫不过分。如果说生态东城是第一件大事,那么,第二件大事,沪昆高铁和娄新高速的拉通,将会改变冷水江人的时空观念。第三件大事,是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了提质,我们创卫。刚开始创卫的时候,老百姓一片讥笑谩骂,说晕了头,现在一片叫好。改水,自来水全天百分之百二级供水;以前取水口设在资水城区下游,现在改在上游。扩城提质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
  冷水江城乡一体化探索是去年三月开始动员。我们这样做,就是要拿出票子,使得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对接,尽快帮助农民享受国民待遇。钱花在老百姓身上,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当然,我们还要探索农村发展的路子,比如土地流转。土地产权不明,低效利用,导致大量抛荒。城镇是靠以地生财,农村也可以试点。我们帮村组修路,让老百姓喝上清洁干净的水,改选房屋的风貌。环境决定了人的感受,甚至人的选择。刚推进的时候,有人认为是搞形式主义,现在老百姓积极性非常高。
  转型发展的感悟体会
  一是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经济发展如果没有质的提高,不能提升公众的幸福感,这不是科学发展。要不,老百姓为什么支持您发展呢,这种发展对他们没什么好处。
  二是我们争取了国家大的政策支持。近年来,我们总共赢得了五大政策。一是资源转型试点城市,第一期四年之后,今年又进入第二个五年周期。国家拿了真金白银,资金逐年加大,今年中央财力给1.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四个方面。二是成功将锡矿山纳入湘江重金属治理。三是纳入武陵山区连片扶贫范围,我们虽是经济强市,但城乡发展也不平衡,我们盼望通过扶贫政策帮助解决农村路和水的问题。四是列入湖南衡邵干旱走廊,解决小河小溪的水利建设。五是统筹城乡发展列入湖南省的试点,在小流域治理、农庄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得到省政府与众多厅局的支持。
  三是我们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官员队伍生态,有时比城乡生态还重要。我们始终坚持干部必须要干事——您有没有能力,思想境界如何,要在干事中体现出来。我们四大家非常团结,集中精力想事谋事干事,没有你在前面干事、后面有人盯着你的现象。我们的理念是,在发展冷水江的事业中统一思想,要在当地干成几件实事。领导干部您讲一千句一万句,不如干一件事。
  在冷水江采访,那本《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在这本影响世界城市发展的书里,《建筑论坛》女编辑雅各布斯所抨击的“死”,主要是指糟糕的城市规划。是的,如同这本书名所隐喻的,高能耗、高污染——旧的冷水江在“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新的冷水江在“生”。
  这重生的过程之中,注定了阵痛中有果敢,艰难中有欣喜。(段羡菊)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