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规划访谈 > 专家访谈 >

德国著名规划专家米歇尔·特瑞普教授专访

时间:2010-01-14 14:5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中国规划网(记者  汪歌)  近日,记者就德国城市更新等相关问题与德国著名规划专家米歇尔•特瑞教授(以下简称“教授”)进行了访谈,现将采访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记者:伴随着城市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政府会制定相应的城市更新的法律法规,大到整个国家、区域、城市的发展更新指引政策,小至某个街区、地段、单体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措施,我们期望了解德国城市更新政策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更新过程中政府起了怎样的主导性作用。
    教授:德国的城市更新走过三、四十年,第一阶段是在二战之后,城市经历了破坏之后,开始大规模重建。在第二阶段开始着手进行城市更新工作。政府制订了非常详尽的城市更新计划,包括空间、法规法律、经济平衡等方面内容,涵盖在一整套体制中。在城市更新开始施行的初始阶段,广大德国民众持怀疑态度,以为城市更新就是破坏历史,甚至以游行示威的方式抗议。政府采取非强迫性的政策规定,采取了个人投资方面的补充手段,对于公众参与、当地资本家的介入、城市的美化作用等方面,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整套工作主要采取3条主线同时进行:一是法律法规的制订;二是各种资金的介入;三是来自公众的倡导和参与。
    记者:我们知道在城市更新从政府完全主导进入公私合作及公、私、社区三方合作后,多种伙伴关系的组织和管理的科学性愈显重要。从这个层面上说,德国城市更新管理体制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教授:德国城市更新体制体现出规划师、政府、社区三方合作的特点:规划师在进行城市更新的规划之后,由政府认可并出资给予经济支持。几乎每一个建设项目——从改建到重建、包括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都会遇到矛盾,通常来说,这种矛盾只有在两极力量——个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持续性的协作的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如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城市更新项目中,规划师与政府、公众进行三方协商,由政府出资,进行旧城改造工作,包括建筑内部翻新、立面修复等内容。如果说一栋历史建筑物的主人按照规划师意愿进行建筑翻新,总投资需要10万欧元,其中政府的出资比率可达到60%-70%。城市更新的发展对劳动力市场也有帮助,在经济略有滑坡的情况下,创造出的就业岗位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政府也可获得相对于所出资金的6-7倍的收入。如在埃森林根(Esslingen)火车站大街项目中,由政府牵头进行街道立面改造等更新工作,周边的商铺也纷纷自己出资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连锁效应随之出现。
    记者:从早期的清理贫民窟、大规模推倒重建、城市中心区土地置换到内城更新、文化复兴;到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导的城市机能更新,城市更新的实践措施体现出多样化的显著特征。我们渴望了解德国城市更新措施的最新进展。
    教授:举个案例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德国南部巴登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Stuttgart)市所进行的城市更新过程中,首先由当地政府以详细报告的形式上报给州政府进行经济测算和预测,整体评估之后决定是否注资以及需投入的具体数目。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担任其中一个角色,其与当地的资金持有者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多方利益的平衡。由此看来,城镇的设计得到政府的资助,设计和街道、广场空间的改造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也需要政府、乡镇代表大会、设计师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设计理念是,实施性强的方案需要从一开始就得到普通民众的理解和认可。做到这一点需要耐心,有时对方案的讨论甚至会持续数年。
    记者:公众参与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是怎样实现的?
    教授:近年来,包括业主和一小部分企业人在内的公民越来越多地积极地策划、推动公共空间的规划实践行动。各种形式的公众参与是城市规划项目从设计到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范围从正常的规划程序、公民法定最低参与程度,到发展计划的制订、公共决策的探讨。这意味着,市民的参与形成了左右当地政府决定的第三股力量。除了实际的决策和各方民选机构,市议会与现在的“无党派公民”,有时甚至能非常成功地支持市议会和市政局的决定或提起诉讼。
    公民的参与,可以从非被动的形式,逐渐发展为真正的公共—私人团体行为。在积极的伙伴关系里,要包含有发展潜力的示范项目和可能的中短期项目的实施,否则,无论对公营还是私营部门来说,真正的参与都是不可行的。若要减少国家相应的财政投入,要唤醒城市发展和更新的潜在力量。
    从我们进行的斯图加特荷尔德林广场(Hölderlinplatz)轻轨总站的建设项目所总结的经验来看,公众参与是正常的规划过程的一部分,是使规划工作深化和臻于完美的手段。主动性的公众参与既可满足市民需求,也可对市民建议及时有效地予以处理。公众的积极参与可以是未来城市规划和实践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和补充手段。
    记者: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面貌“千城一面”,缺乏整体景观意向和标志性,请问教授对此有何看法和建议?
    教授:我们一直在关注中国的城市景观问题,在德国进行景观改造的工作中也遇到类似的问题。二战后大规模城市建设开始,面对城市面貌千篇一律的状况,德国民众率先行动起来,采取游行演讲等方式表达建设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的愿望。谈到这儿,我们提出“人的需求”这一问题,人的需求包括三方面:物质需求、灵魂需求、精神需求,在满足交通条件良好、环境设施完善等基本条件后我们会更注重所在地域的特色感以及人们对大自然的渴求等等。每个城市现在都在尝试塑造自身的身份标识,了解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自己的“个性” 。通过提高生活品质和强调城市的特定职能,形成特别的城市景观和标记。经验表明,城市意象,作为城市的身份标识,在城市规划中成为日益重要的因素。
德国ISA设计集团成立3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德国城市的城市更新工作,以城市景观塑造为重点的城市发展规划以及中、微观层面的景观改造是核心的研究方向,并制订城市更新设计导则,试图将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与法律法规结合,使城市更新工作顺利进行。在德国的中小城市相继完成城市特色塑造的工作之后,民众生活舒适度显著增加,居住质量明显提高,以生活于本土感到自豪,不愿移居大城市,可以说“以人为本”的设计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政府层面来说,其政策也是希望把人留在中小城镇,避免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中:感谢米歇尔•特瑞教授与我们分享德国城市更新的经验以及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建议。
    教授: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与你们交流,谢谢。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