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规划访谈 > 院长访谈 >

坚持生态立市 发掘文化内涵

时间:2016-04-02 11:19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彭飞 潘世新

——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院长、高级规划师孙娟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文/记者 彭飞 图/记者 潘世新

    2049年的十堰是什么样子?实现预想发展目标将依托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如何立足国际视野看十堰,在更深层面确定城市定位,在更大格局明确十堰角色?昨日,利用十堰2049远景战略规划报告会会议间隙,记者采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副院长、高级规划师孙娟。

    孙娟说,在国家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下,就十堰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城市特点来看,应该说十堰未来发展路径的规划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那么,十堰将探索一个什么样的科学发展路径?孙娟说,打破传统工业化路径依赖,寻找到新的发展时期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和十堰城市特点的发展模式,是十堰2049远景战略规划探索的重要内容。放眼全球,生态文明地区的绿色崛起无一例外都强调了生态保护、人文传承与新经济培育。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十堰应当秉承坚持生态立市、坚持文化彰显、坚持产业升级的战略和使命。基于长远的价值观指引,借鉴国际先进生态文明地区发展案例的经验,十堰2049规划提出的远景发展总体目标是生态十堰、人文十堰和新经济十堰,力争把十堰建成拥有更加生态的山水环境、更富魅力的人文空间、更加开放的新经济载体、更富品质的人文生活、具有独特地域个性和较大国际影响力的绿色家园。

    十堰如何实现生态建设、人文提升、新经济发展三者高度融合?孙娟说,我们提出“从有生态到有风景,从有风景到有新经济”这样一个大的发展理念。在这个大的发展理念支撑下,对十堰产业发展提出新经济1.0(依托生态环境资源打造新经济策源地)、汽车2.0(建设世界商用车之都)、旅游2.0(构建以健康疗养、休闲度假为核心的产业新模式)、农业2.0(建设全国重要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产品基地)、服务业2.0(打造四省市交界地区的生活与生产区域服务中心)的目标。在大的产业布局下,我们希望让生态承载能力有限地区的人口走出来,把有限的资源让出来、保护起来,在生态保护中挖掘新的经济潜力,通过利用“互联网+”、“旅游+”等,实现贫困山区人口脱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这些产业发展战略在空间上如何体现?孙娟说,十堰2049远景战略规划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人文彰显为目标,培育新经济发展空间,深度挖掘十堰厚重的道教文化、汽车文化、汉水文化等文化元素,把这些元素融入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城市格局上,未来十堰将构建协同发展的组合型城市。在国际职能和区域职能上东联武当,构建国际知名文旅圣地;在城市职能和生产服务职能上北依汉江,构建产城融合的滨水新城;在现有的十堰老城区打造文化老城,形成各具特色的三个城市组团。十堰最终的城市空间发展目标是,打造全域风景之城、老城人文之城、郧阳亲水之城、武当精品之城和整体高效之城。

    孙娟说,十堰2049远景战略规划从目标到战略再到蓝图一脉相承,2049年的十堰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