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规划访谈 > 高层访谈 >

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延续文化古城的辉煌

时间:2012-04-02 12:36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为之

 

    南京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都,文化资源是隐藏在城市的一座“富矿”,滋养着城市的气质。如何开发文化“富矿”,让无形的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有力抓手?

    南京的回答掷地有声:“把文化作为城市内涵来追求,让优秀历史文化重放光彩,把历史变为财富。”

    记者:在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始终伴随着南京的成长历程。您认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南京这座古城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杨卫泽:“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文化拥有难得一见的历史纵深感,几乎在中华文明发展的每个重要历史阶段,南京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坐拥六朝古都的灿烂文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南京独特的资源禀赋,为南京城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浸润着这座城市的角落,南京人也在耳濡目染中成为了“文化人”。

    以文“化”人,火爆全城的“感动南京故事会”便是有力注脚。该活动用百姓身边的感动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整座城闪闪发光的精神坐标,感染每一位南京市民在细微行动中忠实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今,道德文化蔚然成风,南京市民的自觉行动让文明成为了一种习惯。“以文化育文明”,文化熏陶中的南京,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文明成了南京的璀璨名片。

    科技教育人才资源是南京文化发展历程中最具基础和现实优势的无形资源,也是南京未来发展竞争的主要素。就这一资源而言,南京是一块“高地”。那么,无形的浩瀚文化该如何促进城市发展,南京坚持“文化为魂”方针,在中小学推展“振兴阅读行动”,图书走进教室,摆在走廊,并开展教师的“阅读文化节”,用教师的读书文化引导孩子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此外,“青少年赴港义工小领袖亲子训练营”、“小学生领袖人才综合素质训练营”等活动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孝心,也为他们创新思考搭建了平台。

    在高校,南京提出离岗创业,3年内保留其原有职务等“科技九条”新政,呼唤“斯坦福式”大学,鼓励教师、学生创业,将无形的科教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文化发展的软实力,让南京在文化创意大爆发的新时代脱颖而出。

    记者:您履职南京市委书记一年来,请问您对文化南京的感受如何?能否就南京文化的特征进行具体解读?

    杨卫泽:虽然来南京时间不长,但整座城给我的感受非常深刻。作为六朝古都,南京历史感极强,却并不缺乏现代化的气息,这是一座充满激情的古老都市,在经济、社会、文化和市容市貌上,处处迸发着开放、包容的时尚与活力。

    也许会有人疑惑,承载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会不会阻碍开拓创新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其实不会。今天南京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南京文化很强的包容性。

    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南京历来都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聚集中心,深受几度朝野更替,五湖四海商贸往来的影响,这里奠定了和谐宽容的文化之风,并传承至今。这种强大的文化包容性犹如“黏合剂”,为南京敢争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和谐稳定“三个第一”凝聚了合力,为南京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南京人包容,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几乎没有人到南京会感觉到被南京人孤立,不管你说的什么口音,他们都会很热情。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打好包容性文化这张牌,积极响应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结合实际,推动落实南京文化体制改革。

    记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南京文化底蕴深厚,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南京如何做到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融,从而推动现代城市的新一轮发展?

    杨卫泽:南京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450年的都城史。历史文化遗产数量之多、门类之全、跨越时间之长,位居全国前列。正是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铸就了南京持久的城市魅力,使南京人的血脉里流淌着独特的文化基因。

    为了更好地让优秀历史资源古为今用,南京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2001年南京就确定了“保老城、建新城”的方针,疏散老城人口,建设向新城集中,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年,南京提出了《关于坚持文化为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和文化遗产保护计划“六个行动计划”,这些都倒逼南京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力推动南京的长远发展。

    在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历史文化如何推动城市文化生产力?巴黎用文化创意引领全球时尚,伦敦因文化创意成为世界都会。发展文化创意,南京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优厚的资源基底、独具的文化特质,为南京文化创意发展垫高了起跳高度。

    “十一五”时期末,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南京文化产业增量的主体部分,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下一步,南京将实施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以上。

    南京用文化创意的手法将历史“复活”的同时,力将文化与城市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走出一条金陵神韵与时代特征相融合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路。

    记者:2011年,南京获得了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在推进幸福都市的进程中,文化惠民将如何延续?

    杨卫泽: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未来5年要以建设人民幸福城市为根本目标,打造独具魅力的幸福都市。在这一进程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单纯的财富增加和物质积累,对于个人存续感受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小,而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

    随着“百场公益演出广场行”、“南京文化艺术节”、“金陵合唱节”等一批文化惠民工程和群众文化活动打响品牌,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南京市的文化惠民工程将目标继续锁定基层、农村、社区,实现“重心下移、资源下移”。一是要以建设人民幸福城市为目标,充分发挥南京资源优势,积极发挥文化体育的多元社会功能,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增强社会凝聚力。二是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完善四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网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体育权益。三是要打造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优先满足面向群众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要求。

    到2013年,社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网点建成率达100%;2015年,每个街道建成1个“体育生活化”示范社区,人均体育设施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先进水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两平方米以上,使群众切实享受到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