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规划访谈 > 高层访谈 >

双城双港相向拓展 天津未来城市发展

时间:2011-03-13 10:11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天津市规划局局长尹海林接受记者专访

 

    在“十一五”期间,天津的城市定位已经由过去的“重要经济中心”变成“北方经济中心”,天津市制定了《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使城市空间布局更加清晰、合理。市规划局局长尹海林在接受《城市快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十二五”期间,本市的规划工作将更加关注住房、教育、医疗、出行和养老等与群众利益最直接的重点,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建筑设计,都将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记者:“十二五”期间,天津城乡规划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尹海林:“十一五”,对全市规划系统来说是非常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规划工作受到了市领导和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前所未有的重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十一五”期间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编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和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定位从过去的“重要经济中心”变成“北方经济中心”,大大提升了天津的城市地位。“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空间发展战略,优化拓展了城市空间,对今后天津的经济社会发展、城乡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按照市委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城乡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格局基本形成。”的总体目标,今后五年,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更加注重挖掘和突出城市特色,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显著增强与城市地位相适应的载体功能、服务功能和综合保障功能。
    记者: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更加着重于哪些方面?
    尹海林:兴国市长在《十二五建议说明》中,讲到推进生态宜居城市时,首先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第二个才是城市规划建设。在生态环境上,包括要重视水资源问题,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要大力开展市容环境整治,使城市净化绿化美化达到高水平,使天津大地绿起来、环境好起来、城市美起来。另外,与十一五规划的指标相比,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增加了污染物排放量、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节能减排指标。因此,我们在关注搞好自主创新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要把保护生态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此外,《十二五规划建议》不仅着眼于经济发展要上水平,也着眼于社会发展、民计民生都要上水平。特别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们规划工作一定要把保障民计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关注住房、教育、医疗、出行和养老等与老百姓密切相连的重点,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建筑设计,都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记者:“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空间发展战略对于天津的发展将起到哪些重要作用?
    尹海林:新的空间发展战略提出了“双港双城”的概念,确立了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地位,形成“双城”的格局,避免了老城区不断向外扩散,出现其他城市“摊大饼”的情况,双城的确立使得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同时也使得城市发展的空间更广阔。将来天津逐渐形成一个带型的布局结构,这种布局结构将更合理地安排城市公共设施、百姓居住建筑等。在很多大城市的城市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交通拥堵、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带型的布局结构将使城市病的症状得以减轻。在带型结构中,我们将主要公共设施沿着交通走廊来布局,不仅使城市的布局更加协调,也使百姓的出行更加方便,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高效运行。
    天津的优势是港口,但是从目前来看,天津港的制约也很大,因为我们的港口紧邻着城市,天津港最大的制约是疏港交通,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提出“双港”的概念,把一些散货物流逐渐向南港区转移,把重型工业布置到南港,使疏港交通得到解决,布局也更加合理。
    记者:在规划城市空间时,该如何看待土地的节约与利用?又该怎样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
    尹海林: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加强对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过去,我们总认为天津地多、空间大,实际上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土地资源已经非常有限,要继续又好又快增长,我们必须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利用,科学管控建设用地指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这方面,规划一定要把好关。这次全会把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放在了搞好规划建设管理的首位,提出了完善空间布局,体现文化品位,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的的要求。今后,不管是中心城区,还是滨海新区和各区县,在编制规划时,一定要为产业用地,特别是第三产业留足空间。在体现城市特色上,要在体现历史文化特色上下大力量,保证特色更加充分。
    规划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为未来的发展留足空间和条件,比如海河中游地区,我们控制了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从规划上来看,这个地区是为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天津的发展预留的空间。假设未来天津要举办奥运会、世博会、国际会展等,将会考虑摆放在海河中游,这些项目在海河中游的落户将会为该地区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按照规划,海河中游是本市未来发展最大的场地所在,从现在开始,我们一直保护着这片地区,如果没有好的项目,宁愿先空着,也决不会在这片地区摆放,为未来城市的发展留足余地。
    记者:在未来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滨海新区将处于怎样的地位?
    尹海林:在“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提升滨海新区规划,“一核双港、九区支撑”的格局初步形成,深化实施滨海新区商务商业核心区规划,进一步加快于家堡、响螺湾核心区的规划建设速度和管理水平,现代化大都市的城市形象初步形成。全面完成九大功能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片区、中心渔港和北塘区域建设;完成东疆港保税区码头区、物流加工区、商务办公区、滨海休闲区、二期填海造陆规划建设。
    记者:天津中心城区的面貌日新月异,在未来“十二五”期间怎样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功能?
    尹海林:我们在2008年第一个大干150天里编制了119项重点地区规划,现在这119项规划有一半左右正在实施。
    在“十二五”规划中,将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全面推进小白楼、解放南路、文化中心地区城市主中心的建设,加快西站、天钢柳林地区两个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全面提升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形成城市的亮点,推进天塔绿荫里、北部新区等重点地区的规划建设,完成14个历史风貌保护街区的保护与利用规划,使城市的形象更加突出,特色更加凸显,品味更加提升。
    记者:在“十二五”期间,天津的区县将如何规划发展?
    尹海林:在过去的几年中,规划工作从中心城区向区县延伸。规划局开展了四批40多个示范小城镇规划、11个新城规划,整合规划了31个区县示范工业园区,为区县长远发展提供了空间和规划保证。华明示范镇、海河教育园、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带动了各区县加快发展。
    “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研究提升各区县功能。提高区县综合实力,突出发展特色,完善新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的四级镇村体系,抓好新城规划、小城镇规划、村庄规划、产业园区规划、城中村改造等工作;以示范小城镇规划建设为龙头,全面带动各区县新城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推进农村居住区、示范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的联动发展,“十二五”计划完成50个小城镇的规划建设。
    记者:随着城市的发展,政府的办事效率也在提高,从“十一五”走向“十二五”,不少人已经感觉到来规划局办事更加快捷了,规划局的服务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哪些方面实现的呢?“十二五”期间,怎样继续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尹海林: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加强了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加强部门联审会审,优化了业务流程,在2010年,规划局取消审批事项2项,合并2项,缩减许可审批要件48件,缩减率达27%;将办件承诺时限明确为48个工作日,比法定的105个工作日提高了54%。2010年,我们加大了服务力度,一大批重点规划建设项目落地,有力地拉动投资,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提供了规划保障。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深化实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全市城乡规划管理“一张图、一体化、全覆盖”。坚持寓管理于服务,加大并联审批力度,进一步提高规划行政许可审批效率。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精细化管理,让每寸土地有规划可依,让每栋建筑有导则可循,真正实现规划管理市域全覆盖;加强土地综合利用研究,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严格控制低水平使用土地,市中心地区要充分发挥地铁上盖等项目综合体优势,增强土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要进一步加强建筑外檐规划管理,细化管理规定和操作规范,规范规划技术标准和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完善城乡规划监督检查机制,实现网格化全覆盖监管。
    记者:“十二五”期间将怎样进行本市规划等方面的人才建设?
    尹海林:“十一五”期间,我们研究制订了规划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召开了全系统人才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在局系统内开展了局授衔专家选拔评选工作,评选出28名局级授衔专家。与武汉大学合作,在勘察院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和实习基地。积极开拓人才干部培养的渠道。2009年,先后选派了6批21名局机关和规划分局处级领导干部赴北京、上海等6个先进城市进行为期半个月集中学习调研。今年还组织了处级干部,分两批赴新加坡集中学习调研。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对于开阔干部视野,提升规划理念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素质,构建成就事业、培养人才的高地,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划,整合现有人才库,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训工程,精心培养大师级领军人才,同时还要加强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促进高层次人才重点发展、全面发展。创造人才成长的条件,给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人才和业务骨干创造干事创业的舞台和锻炼的机会,特别要鼓励优秀的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脱颖而出。加强轮岗交流,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加强与新加坡和北京等先进城市的合作联系,建立境内外干部培训基地,提升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层次。加强对选派到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和关键岗位培养锻炼的干部的跟踪考核力度,充分发挥干部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监督作用。
    记者:“十二五”期间,将怎样进行基础设施规划?
    尹海林: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快港口、机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形成与国际港口城市、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相匹配的、四通八达的对外交通体系。加快公共交通的建设速度,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全面提高公交出行的比例。完善城市供水、排水、电力、供热、燃气、通信等专项规划,加强民计民生工程、公益性基础设施等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载体功能和保障能力。搞好地质调查,完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加强城市防灾,特别是城市重点产业功能区的安全。
    记者: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十二五”将有怎样的规划?
    尹海林:按照城乡总体规划的要求,抓好空间管制区规划的实施工作,落实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的南北生态战略,抓好七里海、大黄堡、北大港、团泊洼等湿地的保护和修复规划,重点打造柳林、南淀、侯台等一批中心城区周边地区城市大型公共绿地,规划建设休闲旅游区,实现全市范围内的水体净化和河道的联通。以中新生态城和子牙环保产业园为模本,对各新城、功能区工业园进行提升。深化完善海河中游地区规划,严格控制无序发展、保护生态廊道;有序实施组团式发展,初步形成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性宜居地区。推进文明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区县建设。
    记者:在科教文卫、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将有怎样的规划?
    尹海林:“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城市的公共利益,应对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积极编制文教体卫等公益性公共设施规划的,为建设宜居城市奠定基础。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布局为原则,重点促进环外地区公共设施的完善,加快滨海新区公共设施的建设,提高新城公共设施的配套标准,积极构建多层级、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在合理预测人口增长态势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切实保障普通民众的各种生活需求,着力推进公共资源均等化,注重加强义务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促进优势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积极推进基层体育设施以及养老设施的建设。中国规划网天津3月13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