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乡规划 > 绿色规划 >

绿色住区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

时间:2011-08-14 10:26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彭春芳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比较研究》的验收结题会上,评审专家们对于课题成果《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建设导则》)纷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建设导则,能够获得业内资深专家如此高度的评价?在快速城市化仍将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该建设导则是否能够真正起到系统指导和行业引领的作用?我国大规模尚处于粗放发展阶段的城乡开发又将如何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笔者为此走访了业内多位知名专家与学者共同解读和剖析。

    住区层面的绿色标准尚属空白

    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未来10到20年,仍将持续快速发展,但是将会面对更加严峻的资源、环境、人口老龄化等方面的挑战,与此同时人们还将对居住环境和城市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德中建筑协会副主席、洲联集团副总经理卢求认为,《建设导则》的最大价值在于为现阶段尚属空白的中国绿色住区开发建设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并能够提升产品核心价值的系统指导体系。

    翻开《建设导则》,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体系分为可持续建设场地、城市区域价值、住区交通效能、人文和谐住区、节能减排效用、健康舒适环境、全寿命住区保证七大章节内容。引人注目的是,与一般绿色建筑和住区建设体系仅仅将绿色的“注脚”落在科技、节能上不同,该体系还包含了步行交通、商业布点、地方文脉传承、保持住区的多样性、提供就业促进社会公平等大量住区社会层面的内容。

    对此,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专家组组长开彦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说,绿色住区的内涵应该包含3个基本要素,即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废物排放减量无害以及居住环境健康舒适。它不是技术的简单叠加,其最终的目标是要为绿色、环保、低碳的健康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设施,并通过室内外环境空间的布置和安排促进这种绿色生活的良性发展,因此绿色的内涵不能仅仅停留在科技和节能层面,而应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完整定位,最终实现人-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

    他说:“我们在开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住区层面的绿色标准在国内尚属空白。由于绿色住区体系包含了城市公共功能,较之绿色建筑,内容更为丰富,体系相对更复杂,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更多。因此,我们在国际比较和本土化研究的基础上,以绿色平衡和精明增长的理念为指导,研究编制了住区层面的绿色发展建设导则,从城市开发、住区规划、居住舒适度以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层面全方位多角度地确立了绿色人居的具体执行指标,为城市开发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手册和技术帮助。”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中国项目主管、绿色建筑资深专家靳瑞东提出,任何住区的发展都需要与周边环境结合起来,《建设导则》强调住区与城市的融合,包含了大量城市功能的建设要求,实质上不仅是对城市住区层面绿色发展模式的建立具有系统的指导作用,对于绿色城镇的建设同样是适宜的。

    体例编排强调创新

    据介绍,《建设导则》由“必要项目”和“加分项目”两部分组成。“必要项目”是绿色住区建设必须完成的内容,而“加分项目”则可以根据不同地区,项目的不同环境和特点加以选择,选择的项目内容越多,总分越高,说明项目的亮点越多,评定等级越高。《建设导则》以评估得分的方式检查项目的运作状况。达到认证的项目有一个基本得分要求,根据总得分的高低依次分为:A1级认证,A2级认证和A3级认证三个等级。

    开彦说,长期以来,我国规范标准编制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文字的表达过于原则和简略,容易造成不同的理解,而用词多为“必须”、“应当”、“宜”、“不得”等词语强制性的表述,缺少建议式、供选择式的表述方式,其量化程度和条文表述深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建设导则》的内容编排和量化指标充分汲取了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清晰明了的表达方式,即在条文的表达中每一条目基本都包括条文立条的“目的”、实现目的的定量定性“规定”、达到目标的技术措施3个方面。在提高标准量化程度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要达到绿色目标应采取的相应的技术措施,使导则具备可行、可理解、可查的特点。

    靳瑞东也认为,《建设导则》不仅涵盖了绿色住区开发要求的完整内容,表达方式上也更为清晰,量化程度高,更适合检查和评估。

    他举例说:“例如,为了鼓励多种公共交通方式的区域开发,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建设导则》明确规定,项目所建场址应具有优良的公共交通服务,每天至少有60次或更多的可乘车次数。《建设导则》还具体规定了每工作日车次数60~124次得分为2分;125~249次得分为3分;250~499次得分为4分;500~999次得分为2分。”类似定量的表述在《导则》中还有很多,靳瑞东认为,标准体系量化程度的提高将能有效避免个人主观评分带来的偏差。

   《建设导则》还提出,无论南北、沿海与内地,评价内容是一致的。这是为了保持绿色住区体系的完整性。针对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可在权重方面根据地方进行不同的权衡。卢求认为,保持体系的完整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有些内容目前来看在实际操作中还不太现实,还是应该放在导则之中,因为这些内容是绿色建筑和住区最基本的东西,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完整性。

    模式创新有力促进成果转化

    在课题验收评审会上,课题成果转化成为评审专家们关注的热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金笠铭提出,在绿色概念满天飞的当下,给绿色建筑一个定性定量的概念,奠定绿色评估的科学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现阶段的关键是做好课题成果的转化。他建议要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地区来应用这个标准;另外,要进行相应的基础培训和教育,将研究成果系统推广出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建设与产业现代化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徐正忠也认为,导则的推广应用,亟需示范项目的支持,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推广。

    对此,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涌彬介绍了《建设导则》在推广应用方面的创新模式。他说,采用理论研究与开发实践相结合、相促进的技术路线来开展课题是人居委在多年的工作中探索和总结的成功经验。这样的模式能够有效地缩短课题成果转化的时间,同时市场开发也能从实践层面对课题成果进行有效的修正和检验。

    他介绍,在去年以来人居委与陕西省咸阳市政府开展的人居环境建设战略合作中就很好地吸收和应用了《建设导则》的科研成果。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编制《咸阳市住区人居环境建设指标体系》以全面指导城市住区人居环境建设,同时在咸阳市选择5个住区开发项目,由政府统一规划和引导企业参与,人居委全程指导帮助,按照绿色住区的建设要求和标准体系,建立适于咸阳的绿色住区建设模式。

    绿色住区建设承载着人类追求生态、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理想。绿色发展模式不仅是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亟需破解的一道难题,更是引领着世界城市建设和住区开发的方向。未来,我们将以何种方式栖居于大地之上,取决于今天我们的所做和所为,让我们携起手来,呼吁更多的政府与企业关注并参与绿色住区的建设中来,共同营建一个绿色的家园。中国规划网北京8月14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