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城市生活 >

两年攻坚:挺起一座城市“文化脊梁”

时间:2016-04-16 16:12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渭南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服务体系调查

    在渭南居然能看到世界级的文物,而且持续了一个月! 
    从2月27日到3月27日,圆明园四大兽首特展在新开馆的渭南博物馆展出,并免费向群众开放。一时间,来自西安、宝鸡、咸阳、山西、河南等周边省市观众争先赶来一览国宝风采,仅仅一个月时间,接待游客就达31万余人,可以说文化建设为渭南攒足了人气。 
    事实上,还不仅如此,随着渭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两年来,渭南公共文化建设发展迅速,渭南正以此为契机强势打造秦东文化崛起的新高地。 
    如今,漫步渭南,大剧院、图书馆、体育馆已成为渭南市民的骄傲;在县城,三级图书馆、文化馆已成为标配;在乡镇,文化活动中心、文体广场挤满了群众;在农村,农家书屋、文化墙更是目不暇接……文化设施遍布渭南的每一个角落。 
    两年来,50多场国家级乃至国际级汇演和赛事在这里举办,芭蕾舞、歌剧、舞剧、话剧、国家女足邀请赛、好声音演唱会、欧美职业篮球对抗赛……这些曾经陌生而遥远的高雅艺术和高规格的体育赛事,已经来到了普通市民的身边,悄悄渗透和影响着渭南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渭南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的两年里,文化,正以多种形式融入渭南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挺起一座城市“文化脊梁”。 
    谋!高标准建成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先富脑袋再富口袋,富了口袋更要脑袋。渭南市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发展的趋势:决定一个地方实力已经远远不止是拼经济,唯有“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互相促进才是长远发展之道。 
    2013年9月,经过不懈的努力,渭南市获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这给渭南“软实力”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此渭南市委、市政府把创建示范区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建设文化强市、保障全市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契机和有效载体。在文化示范区创建中渭南市紧紧围绕“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乐民”的宗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科学制定规划、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过程管理,积极谋划建设设施网络广覆盖、服务供给高效能、组织支撑可持续、保障措施管长远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渭南市按照“国家部署、地方实施”的理念,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层级推进,全面部署创建示范区工作,市县两级成立了以政府主要负责领导为组长,宣传、发改、人社、文广、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为开展创建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台子搭起来了,戏怎么唱?为此渭南市在考察了第一批创建城市的基础上拿出了方案、制定了任务分解表,逐层逐级落实创建工作。为切实把创建工作拿在手中,渭南采取召开会议、量化考核、领导包联、定期督导、民意测评等多项措施,全力推进创建工作进程。为提升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渭南市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创建工作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户外广告、新媒体等平台,建设起“政府主导、媒体跟进、社会补充”立体式宣传格局,形成了人人关注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人人共享创建成果的良好舆论环境。 
    强有力的措施,带来了渭南城乡文化事业巨大变化。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市体育中心、市博物馆、市图书馆等中心城市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投用,文豪国际中心、市电影传媒大厦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县级10个文化馆和10个图书馆中,80%以上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未达标的已先后启动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全市建成镇文化站123个,重点镇综合文体中心25个,村文化活动室1628个,社区文化活动室166个。建成信息资源共享县级支中心10个,镇电子阅览室123个,村级共享工程服务点2877个。 
    闯!用文化活动提升城市的魅力 
    2015年5月21日晚,“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走基层活动——中央芭蕾舞团大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市文化艺术中心渭南大剧院上演,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恢弘绚丽的场面以及独特的地域风情,让渭南群众在家门口就欣赏到了这一民族芭蕾的经典之作。“《红色娘子军》是西方芭蕾舞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结晶,舞剧讲述的故事感染了我们几代人,当我有机会近距离观看到这一经典,我真正被震撼!”已经在外地居住多年的一名渭南乡党刚刚回到家乡就有幸在新启用的渭南大剧院观看到这次演出,回想起当天的表演他难掩激动。 


    其实,在大剧院欣赏到《红色娘子军》这样的高雅艺术只是渭南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服务体系的一个方面。两年来渭南紧紧围绕“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乐民”的宗旨,全力打造“一元剧场”、“四进零距”、“青春之梦”三大文化活动品牌,为不同地域、不同群体提供“菜单式”文化服务,“三大文化服务品牌”接力创新、优势互补、融合推进,共演出5500余场次,服务群众880万人次,营造了“让城乡热闹,让百姓高兴”的良好氛围。 
    渭南市利用“大地情深”、“春雨工程”等中省文化惠民项目,先后邀请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歌剧舞剧院、银川市歌舞剧院、陕西歌剧舞剧院、西安音乐学院等中省院团来到渭南,先后演出了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大型综艺演出《一路风情嘉年华》、大型原创回族舞剧《月上贺兰》、大型原创历史歌剧《大汉苏武》、“青春之梦•黄河颂”交响音乐会等30余场大规模、高品位的大型文艺演出,将高雅艺术引入渭南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在引进高雅艺术的同时,渭南着力提供均等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正月里·新春文化大庙会”、少儿春晚、戏曲春晚、市民文化周、渭南市少儿舞蹈大赛、青年歌手大赛、全市优秀传统剧目调演暨戏曲专业人才技能大赛等大型主题活动不断推出,鳏、寡、孤、独、残等弱势群体和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特别保障;广大群众尽享公共文化的阳光和雨露。 
    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渭南人的精神生活,也成为渭南形象的一张名片。2015年9月,渭南“一元剧场”走进北京,渭南市秦腔剧团、富平阿宫腔剧团先后在长安大戏院、解放军艺术剧院、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演出6场,场场爆满,受到首都观众的热捧,并得到了中宣部、文化部领导的充分肯定。渭南市还先后组织文化志愿者走进甘肃张掖、宁夏、云南楚雄、北京、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广东深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区域文化联动,实现区域文化交流互鉴、共建共享共荣。 
    改!由“办”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 
    其实,两年前的渭南大多数县(市、区)文化场馆服务项目少,开展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也不多,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渭南却面临着公共文化服务匮乏的尴尬局面。 
    两年来,渭南紧紧抓住示范区创建的历史机遇,坚持从群众的需求出发,硬是闯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路。 
    渭南对于专业院团始终坚持“政府支持、企业联姻、院团服务、百姓受惠”的运营模式,变以前政府按人头给经费为政府采购文化产品,变养人为养事,每场文艺演出活动由政府补贴3000至6000元,同时以商演、企业冠名赞助等形式保障演出运营,走出剧院,深入村镇,演出由秦腔戏曲拓展为民俗文化和综艺晚会,演出单位由渭南市秦腔剧团拓展到各县级剧团,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广大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 


    此外,渭南实施了“3+1”责任机制,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和以奖代补等政策措施,着力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鼓励社会各类文化企业和民间艺术团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全力打造“文化部门搭平台、社会力量办文化、基层群众广参与”的文化惠民新模式。渭南嘉和美术馆、琦琦辉煌文化公司、唐韵星空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社会文化组织,先后承办了渭南市首届模特大赛、国标舞大赛、青年书画大赛、吐鲁番盛典、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剧《天鹅湖》、万达首届非遗文化节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210场次,信达地产、新洲地产、华润万家、万达集团、陕富集团等一批企业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同时,渭南市要求县(市、区)落实镇(街道)文化专(兼)职人员和1名以上财政补贴村(社区)级文化管理人员,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有专职岗位、有专人负责。对评选出的34支组织纪律性较强、艺术水准较高、示范引领作用较好的群众文艺服务团队进行星级命名,并进行补助奖励,实施动态管理,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渭南还组建了一支5000余人的“渭南·与文化同行”志愿者服务队伍,参与了100多场大型公共文化活动的服务。正是在这样创新理念的支撑下,渭南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了专业院团主导引领、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志愿者队伍有效补充,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受众不断拓宽的现象。促进政府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再到“种”文化、由“组织”文化活动向“策划”文化活动的转变。
    建!“360”联动机制让非遗项目为创建发力 
    渭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全市留下国家级非遗项目15项、省级102项、市级253项。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如何将非遗进行有效利用对渭南而言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为此,渭南市创立公共文化服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60”联动机制,通过制度顶层设计让非遗为文化创建发力。 
    “如果把渭南两年多的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比喻成皇冠,非物质文化遗产毫无疑问就是这顶皇冠上的明珠,而实现这一切的是源于‘360’联动机制的顶层设计。”华中师范大学吴理财教授说。 


    两年来,渭南结合现有制度和渭南的实际情况对全市公共文化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梳理和归纳,确立搭建起常态化、网络化、群众化联动“3”大发展路径,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联动的方向问题。依托剧场平台、广场平台、社区平台、基地平台、巡演平台、数字平台等“6”大平台支撑,实现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经费保障等“0”距离对接,达到非遗项目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互联互动,互促双赢,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 
    随着这一制度建立,渭南市做到了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结合。通过搭建各类表演平台,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公共文化活动,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公共文化活动中的常态化纳入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色的展演性公共文化服务的常态化开展,让原本相对独立的两项工作有机结合在了一起。 
    “渭南的文化底蕴丰富,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如果在创建工作中无法有效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宝贵资源,这对创建工作和非遗保护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两年来按照‘360’联动机制设计,我们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群众文化生活繁荣,还利用文化创建的成果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展示、保护、传承的平台,更多的是随着文化创建让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念普及,群众对非遗项目看得见、摸得着、享用到,感受到非遗项目的魅力,这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都创造了有利条件。”渭南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唐仙慧说。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两年来,渭南文化强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渭南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市”,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一元剧场”、“文化四进”、“青春之梦”等文化品牌的不断深化推广,文化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正在不断凸显。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