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城市生活 >

胡葆森代表呼吁加大二三线城市文化设施建设

时间:2011-03-12 16:20来源:新华社 作者:单纯刚 胡俊超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单纯刚 胡俊超)“近年来,我国二、三线城市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明显滞后,出现了文化基础设施发展极不平衡、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变化与配套资金难到位、各级政府对文化投入总量仍然偏低、文化建设经费与经济发展增长的比例不协调等诸多问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胡葆森对这一问题表示出极大关注。

  胡葆森代表呼吁要从城市用地总体规划出发增加中小城市文化基础设施硬件总量。二、三线城市政府应加大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力度,按城市人口规模兴建相应的文化设施。国家应组织调查及监督团队,考察每个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配比状况,并对基础设施偏少的城市提出警告并加以督促,以此缩小与一线城市的差距。逐级、向下推进文化设施建设,最终实现大二、三线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二、三线城市的各级政府要制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制度,健全领导体系,建立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纳入财政年度支出预算,并根据经济增长情况按比例逐年增加。同时,由各省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牵头,根据下辖各市的具体情况,建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库,项目应向小城市及基层单位倾斜。

  与此同时,要设立文化发展公益基金。中小城市政府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金,由公共财政拨出启动资金,吸纳企业、个人和各种社会组织捐赠,用于扶持公益文化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采取多元投入,统一管理,合力共建。

  胡葆森代表说,事实证明,唯有吸纳民间资本,借助市场的力量才能更好地提升城市文化基础设施水平。针对文化事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政府部门的规划应更系统、职能应更明晰、机制应更透明,以此激励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具体而言,二、三线城市的各级政府应当在该领域采取更加灵活的税收政策和鼓励措施,加大对公益事业投资的反馈和奖励力度,创造更加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以更好地吸纳社会资本力量。

  胡葆森代表认为,在鼓励社会资本兴建文化基础设施的同时,各级政府也应转变作风,创新机制,引入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加强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并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托管公共文化设施或加入到其日常管理中去,以保证最大化利用这些设施,并持续性地、更有针对性地带动区域文化环境的改善。

  胡葆森代表建议转变文化基础设施投资的整体思路。减少对有“形象工程”之嫌的大型公共设施、带有商业运营性质的文化旅游设施的投入;兴建更多贴近市民、顺应民心、便为民用的社区图书馆、小型演出厅等小型设施;有公民教育性质的场馆如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院、体育场等实行进一步的全面开放、全面免费;基层管理机构应当组织更多可以让最广泛市民参与的公共文体活动,让更多市民享受到实惠。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