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城市符号 >

刘益善:武汉的城市气质是大众和江湖气

时间:2009-12-17 15:0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董宏量:楚系、汉系有一点悲情成分,汉剧是比较绵长的,里面有很多韵味,汉剧有了以后,才有京剧。
  李鲁平:如果要从这座城市的文化和价值体现出粗的东西外,除了哨兵老师说的浪漫之外,还有琴台文化。哨兵你说的这些诗歌,写黄鹤楼的诗歌都是很伤感的,你刚才说的这几首名作、杰作都是很伤感的。琴台文化,人们骨子里在寻求一种认识、理解、接受,期待某种东西。我觉得写黄鹤楼和琴台的诗歌,表现的还是人物的气质。浪漫也还是在屈原的时候。
  哨兵:悲剧的东西都是这样。
  刘益善:刚才听了几位关于武汉城市的气质,从诗人的角度来看这座城市的气质,一个城市和城市的诗歌。我当时从和武汉有关的诗歌,崔灝、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我觉得要从描写城市的诗歌来判断城市的气质不是太准确。一个城市的气质,即使说一个人的气质,人的气质是人的文化的一种表现,城市的气质也是城市文化的一种表现。但是我们想一想从古代那么多写武汉的城市,和近代、现代写武汉的城市,特别是当代湖北在全国是诗歌大省,当代这么多人写武汉的诗歌,通过这些诗歌能不能看到武汉的气质,我觉得看不到。诗人来写诗,都是一些诗人到武汉来,通过一个景、一种情抒发出来,反映出来,可能反映了一些当时当地的一种感受,但是不是能从他的诗歌看到武汉的气质,我觉得看不到。比如说我从1973年到武汉来,快40年了,从我刘益善的诗中是绝对看不到武汉城市的气质,我是写乡土诗。上世纪80年代中国乡土诗大行其道,很火,后来我反复想了一下,武汉当代的这些诗人写的真正反映武汉的本质,武汉的气质。从诗来看城市的气质看不出来,我们以诗人来看武汉这座城市,能看出武汉的气质。董宏量刚才讲的随意性,我很同意,武汉这座城市确实是不上不下。
  李鲁平:没有追求,没有抱负。
  刘益善:当时武汉很有名的杂志叫《今古传奇》。我和徐世立两个人在汉正街待了6天,1988年汉正街的个体户,我和这些汉正街的三、四千个体户摆地摊的人接触后,和我后来在武汉生活这么多年,我很喜欢和他们聊天,我觉得武汉这座城市的大众气质给我感觉非常深。从我们办杂志的角度来说,武汉的《今古传奇》和《知音》为什么这么有名。很多是在街上摊子上摆着卖,全国办大众杂志,在湖北武汉是最多的。中国不失《中华传奇》、《今古传奇》,《知音》现在在世界发行排行榜里都占到前面,就是编一些故事,但是老百姓喜欢看。据调查,《知音》在城市的阅读量,在不同城市之间进行的调查,北京、上海人读的肯定比武汉人少。到武汉来的这些人,都是周边黄陂、天门、孝感的一些人。虽然说武汉现在有这么多大学、大学的数量在全国也是很多的,武汉文化大中心,武汉也有很多精英,比如说在武昌这边这么多大学,大学里面的教育水准,培养的人才,包括光谷,科技、文化在全国也是很有影响,但是从武汉整座城市来说,还无法摆脱原来那种的气质。
  董宏量:江湖气,侠气。
  刘益善:武汉这座城市的气质,我归纳一下,更多的是大众和江湖气。但现在随着时代的改变,城市化的进展、现代化的前进,特别是武昌高等院校,人民文化素质有了提高,但更多的是随意、大众,江湖气。我在武汉生活这么多年,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看到也有变化,但是和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商业的发展、改革的步伐相比,我觉得武汉还是比较慢的,武汉不上不下,比较满足现状。李鲁平你说武汉人没有上进心,也不能这样说,你说我这个人就这样,有吃有喝有房子住,孩子都已经成长安排得都挺好了,现在就随意干什么,非常平静,寻找一种快乐,在文化写诗事业上我有所追求。刚才几位说了武汉具有浪漫气质,我觉得更主要是现实主义气质,在现实主义创作中也有浪漫主义,但主要是现实主义。
  华姿:刚才各位老师和诗人从文化、历史角度都谈了武汉气质,我个人感性一点谈武汉气质,我觉得这个角度挺有意思,商人看武汉的看法不一样,学者看武汉又是一个结果,但是诗人来看武汉可能又不同。应该说我不是武汉人,不是在武汉生长,但是在武汉生活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我在老家生活的时间,武汉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所以我们非常爱这个地方,这肯定是无疑义的。前几年上海有一本杂志叫《旅游天地》,约我写了一篇武汉的文章,那篇文章写的是《水上的武汉》,如果你没到过武汉,那么水上的武汉会给你一种意向上的审美的遐想和喜悦。如果我看武汉,我是从水看起,就像哨兵说李白的那首诗,江城五月落梅花。我自己觉得水上的武汉比江城更准确一点,因为武汉的水不止是只有长江伟大的河流,它还有汉水伟大的河流,更主要的是它还有很多像星星一样散落在武汉城中的湖泊,而长江的水是雄浑的气象很大的水,而汉水相比较而言柔美一点,而武汉城中的湖泊是比较静的一种水,从水的角度来看武汉,武汉真的是一个让人遐想的城市,很美的让人遐想的城市。但同时武汉又是一座火城,火炉。通常说水火是不相融的,但是在武汉水和火是融合的,是交融,最后达到一种合宜的境界,从这个角度来总结武汉气质,我眼中武汉的气质具有两面性,既有火性,又有水性,水是非常柔韧的,火是热烈的、热情的,不好的一面是武汉人性格很火爆,武汉人长期生活在江、河、湖之间,在这样一种天然之下性格也是两面性的,我觉得武汉人的性格也是两面性的,既有火的一面,也有水的一面,既有坚硬的一面,也有柔的一面,是水火交融的。我经常看到谈论武汉的文章,关于武汉的负面文章也有不少,但是有一点是大家共识的,武汉人很直率、很真实,不装,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性格,活得很真实,武汉人不做作、不矫情,我觉得和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比如说你站在长江之边,刚才说写黄鹤楼的诗很伤感,为什么很伤感?因为你站在长江边,我自己站在长江边,我感觉个人非常渺小,就像《三国演义》里的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这样一种气象面前,还怎么去装呢,不用去装。
  还有一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我站在龟山脚下看到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当时很悲壮,汉水的水是比较绿的、清脆的,长江的水是比较浑浊的,如果你生活在这样的江边,这样的人很透彻,看穿了,很达观。我不用装,我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不在乎你怎么看我,都说武汉人爱吵架,因为我看穿了,这是我真实的表现,我就是这样的。每一座城市也有缺点,上海人居高临下看外地人,对别人是一种伤害,我觉得武汉人很真实,和这样的地理环境,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气息里有关系。
  还有谈到武汉的文化,刘老师说的大众文化、通俗,通俗恰恰证明武汉的透彻。总结下来,我觉得武汉是一座非常感性的城市。从水的角度来看,威尼斯是性感的城市,武汉就是感性的城市,就像一个人一样,如果我活得很感性的话,我就不会去装,我的喜怒哀乐、爱恨情愁一切都不会去遮掩,坦荡放在阳光之下。
  李鲁平:我听明白了,我给你总结一下,华姿的武汉气质就是江河湖所养育的柔美火花,这种柔美可能来源于楚文化,火爆可能来自于现在的江湖和码头,主要是为了生存、贸易、发展、繁衍。
  华姿:这和气候有关系,热的时候很热,冷的时候很冷,这种气候下成长的人个性是非常鲜明的。
  李鲁平:你说一座城市,除了真实的,我感觉很舒服,包括通俗的,除了这之外,一座城市还需不需要有一定的精神追求。
  华姿:当然有,武汉也有。
  李鲁平:就你诗人的眼光来看在哪里?
  华姿:比如说我们的高等教育在全国也是属于领先地位,这就代表一种高端文化。通俗文化是主流,但是哪一座城市的通俗文化不是主流呢,精英、先锋、高端的东西永远都是少数,肯定是一个范围里面的,但是一个城市里的市民是由广大百姓组成的。方方写过一篇文章,把武汉排在第7位,我觉得有点冤,我觉得可以排在第6位,我觉得武汉在很多都会城市里都排在第7位,自然环境、九省通衢,南北相应、东西对应,大武汉其实是排在前面的,而且排在很前。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