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文化 > 城市符号 >

留住兰州的文化符号

时间:2009-12-17 15:0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为纪念甘肃秦腔流派代表人耿忠义,这位已故去60年的秦腔表演艺术家,日前,我省秦腔界人士汇聚一堂,在市文联、市戏剧家协会的组织下共同探讨了耿忠义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并对今后秦腔如何发展也谈了一些观点。
    “一个人死了60年,还有这么多人共同来纪念他,可见其人对历史贡献的非凡。”今年80岁的我省剧作家范克峻这样感慨道。他说:“当年耿忠义是相当红的,尤其受回族观众的喜爱,并衍生出与餐饮文化的结合,比如,很多酿皮、凉面等小吃摊上都可以见到耿家脸谱的图案。”省剧协主席王正强评价说:“现在稍有名气的演员一出场就要出场费,而在当时只要去请耿忠义唱戏,他就会说‘我们就是干这个的,一叫就去,不用请’,不仅如此,他从不谈报酬。”中国美术大师阎仲雄也提到小吃摊上的耿家脸谱图案,他认为虽然不标准,但它体现着一种文化现象。“长期的演出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包括自己的剧本、耿家脸谱以及‘架子花脸’的艺术个性。”甘肃振兴秦腔协会副会长金宽忠这样说。
    王正强介绍,耿忠义是兰州近现代文化最具典型的代表,他是在甘肃丰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无论他立在舞台上的形象,还是独一无二的耿家脸谱,乃至于他的为人之道都是值得赞扬和宣传的。其意义在于他的艺术既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内容,又有现代文化生活的价值。耿忠义的艺术是向最底层渗透的一种积淀,兰州文化中耿忠义创造的主色调,不能放弃。
    很多秦腔界人士一致表示,宣传著名艺术家对当代人是件好事,省剧协副主席严森林认为,宣传艺术家意义深远。其一,全面介绍其人其事,对年轻人至少是一种刺激;其二,耿忠义是兰州秦腔的代表人物,是甘肃秦腔的名优之一,他的艺术值得现在的演员借鉴和学习,至少他代表着甘肃流派;其三,传承人的培养很关键,目前兰州戏曲剧院正在排演的秦腔版《曹操与杨修》,如果演出耿派的味道,效果会更好。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