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环境保护 >

砥砺新征转型跨越——张掖生态建设回眸

时间:2012-10-19 16:02来源:张掖日报 作者:为之

    张掖滨河新区,从一片戈壁荒滩、不毛之地起步,变成加快张掖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强劲引擎;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一片沉寂多年的北郊湿地,曾经在保护与开发中被争论不休,如今已“成长”为面积3万多亩的生态“氧吧”,成为张掖最美丽的“后花园”和拱卫城市的特大“加湿器”;张掖润泉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张掖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场所,一扫昔日蚊虫肆虐、污水横流和垃圾遍地的状况,成为一张彰显张掖生态特色的靓丽名片…… 这些跨越式发展的奇迹背后,有一个自始至终的力量在推动,那就是生态建设。

    阵痛,曾经的辉煌与困惑

    张掖雄踞河西走廊中部,地势低平,形如盆地,南依祁连山,北靠龙首、合黎二山,天赐黑河穿境而过,自古以来就是坐落在湿地之上的一座城市,曾享有“一城山水、半城塔影,苇溪连片,遍地古刹”的盛名。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就了张掖多姿多彩的美丽风光,养育了勤劳朴实的张掖人民,孕育了“丝路明珠”灿烂的历史文化,谱写了“金张掖”的传世美誉,铸就了“金张掖”的“金”字招牌。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曾几何时,张掖水乡泽国风光不再,戈壁荒漠日益侵蚀着这片美丽的绿洲。特别是上世纪以来,生活在湿地的人们对张掖“水乡泽国”的优美环境熟视无睹,填湖造房,埋池造路,连片的苇溪被蚕食,成片的湿地被开垦,地下径流梗阻、堰塞或破损,城市排水不畅,城区水位上升;工业生产中污水、污物随意排放,形成一条条臭水沟、一片片垃圾塘……千年古城发出了痛苦的呻吟,拯救湿地、保护绿洲成为迫在眉睫的严峻任务。

    2000年初,我国北方地区连续8次遭受大规模沙尘暴袭击,影响涉及国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当年5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专题片《沙起额济纳》,指出额济纳方向的沙尘暴是影响我国广大地区天气的主要来源。一时间,地处黑河下游的额济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居于黑河中游的张掖则被推到了生态恶化链条的风口浪尖。

    为了守住额济纳——这道我国西部最前沿的生态防线,国家决定对黑河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从2000年开始实施跨省区调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按照国务院分水要求,黑河年来水15.8亿立方米中要确保下泄9.5亿立方米,占60%以上。分水,意味着张掖生态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的急剧锐减,但一个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又离不开水,张掖在为大局做出巨大牺牲的同时也跌入了发展缺水的艰难抉择和深深困惑当中。

    张掖该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张掖脆弱的绿洲生态该怎样去保护?张掖该往何处去?

    突围,从节水型社会建设到生态建设

    祁连山是张掖绿洲的生命之源,它承接天上来水,发育有冰川雪山,涵养着森林草原。张掖国土面积一半以上在祁连山水源涵养区。没有祁连山,就没有张掖的母亲河——黑河;没有黑河,就没有河西走廊最大的张掖绿洲。因此,祁连山在西北生态系统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

    南部祁连山生态保护、中部黑河流域治理、北部防沙固沙,这三道屏障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张掖生态建设的根本所在。“南保青龙,北锁黄龙,中建绿洲”,这是民间关于生态保护的形象说法,也是张掖历届党委、政府实施生态环境保卫战役的动员令,更是脆弱的生态现实逼迫张掖人做出的唯一选择。

    张掖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集中着黑河流域90%以上的人口、3/4以上的经济用水量。因此,这一区域用水水平的高低,节水力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国务院黑河分水指标和流域治理目标的实现。而对于张掖来说,每向黑河下游新增下泄量2.55亿立方米水,就意味着干流灌区必须削减引水量5.8亿立方米,相当于4万公顷耕地的用水量,也意味着依附在这片土地上的20多万农民将失去基本依靠。分水,无疑就是在从农民的口中夺食,这压力沉甸甸地压在每一名张掖市领导和农民的身上。那么,能不能通过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流域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这成为摆在张掖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作为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张掖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前行。张掖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努力,从明晰水权入手,着重改革水资源传统管理模式、配置方式等,积极构筑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管理运行、经济结构、水利工程三大体系,于2006年全面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任务。这期间,地处黑河中游张掖地区每年都采用“全线闭口,集中下泄”等措施向下游输水,连续6年完成调水任务,为下游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与环境改善做出了贡献。

    至此,经历了几十年干渴磨难的居延海终于从噩梦中醒来,额济纳重新焕发出了碧波荡漾、草长莺飞的勃勃生机。

    然而,黑河下游要“生态”,黑河中游、上游也要“生态”。而且,下游的“生态”必须建立在中游和上游的“生态”基础之上。否则,没有了中游和上游的“生态”,黑河下游的“生态”必将是脆弱的,也注定是不会长久的!

    为了整个黑河流域的生态,张掖也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每次分水,闭口时间少则十几天,多则三四十天,分水期间沿线农田灌溉一律停止;有时,正在扬花季节的玉米,因缺水玉米棒子半截干枯,农民遭受重大损失。据统计,仅2001年至2003年,张掖有近万亩农田因分水延误浇灌而绝收,这在中国历史上真的是前所未有。

    与此同时,张掖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至2007年底,张掖湿地总面积缩减到315.6万亩,累计减少面积25.01万亩;而全市荒漠化土地面积则由2001年的1081.82万亩增加到1172.42万亩,增加了90.6万亩;被唤作“青龙”的祁连山生态环境也持续恶化,森林林带下限由建国初期的1900米退缩至2300米,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22.4%减少到13.8%,浅山区森林基本消失,森林总面积比建国初期减少16.5%,仅存100余万亩……

    要生存,就要保护生态;要发展,就要做强做大经济。为经济发展而牺牲和破坏生态环境固然是不可取的,但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停滞和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同样也是不可取的。这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再一次考验着决策者们:如何用更高的眼光、更早地建立起有创见的整体解决方案,确保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这是关乎张掖乃至整个黑河流域、整个西部地区生存与发展成败的最为迫切的首要问题。

    2008年初,新任张掖市委书记的陈克恭带领班子成员,在经过几个月不畏艰辛马不停蹄的市情调研和科学分析后,以全新的视角、敏锐独到的眼光指出:“甘肃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这种自然性难以改变。而张掖有大自然的恩赐,有黑河,有黑河水,这是亘古不变的亮点和优势”,“保护黑河湿地,应该会成为我们推进张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支点……”

    同年7月10日,市委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确定了“坚持特色方向,走好三条路子,实施三大战略,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特别强调“举特色旗,打湿地牌,作水文章,立生态市”,将“顺应自然,建设生态张掖,塑造张掖新形象”作为首要之路、重中之重。其立足点就是要以黑河、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引领城市建设,进一步强化张掖在黑河流域中的生态地位,使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将张掖境内沿黑河径流形成的62万亩天然湿地纳入创建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范畴,这是继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后,张掖又一次将自身区域发展提升到国家宏观层面来进行谋划和实施的大胆尝试。按照总体设计,高台县境内的黑河湿地规划为核心区、临泽县境内的黑河湿地规划为缓冲区、甘州区境内的黑河湿地规划为实验区,分层次进行恢复和保护,最终形成300多公里长的绿色隔离带,作为护卫河西走廊张掖绿洲的一道生态屏障,实现“中建绿洲”依托。同时,将张掖城区北郊的3万亩湿地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规划建成后的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滨河新区,将使张掖城市面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6.7平方公里,达到53.7平方公里。特别是滨河新区,作为张掖新建城区,依黑河而建,傍湿地而生,就是要突出张掖的生态特色,形成城市水脉,全力打造辐射河西地区的生态家园。

    自此,张掖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走向了生态建设崛起的“黄金大道”。而张掖对生态经济的认知和实践,也从此一步步由浅入深,不断丰富完善,不断深化升华。

    攻坚,凝心聚力打造生态建设“深圳速度”

    打开张掖地图,黑河冲出祁连高山峡谷后,自南向北一路流淌,行至张掖城区西北处,突然扭头向西拐出一个大弯,尔后蜿蜒向西北流去。这一弯,就弯出了张掖城区北郊的3万亩天然湿地,也弯出了一个拱卫张掖城市的生态“氧吧”和“加湿器”。
    与这片湿地一路之隔的,是312国道西侧、黑河河畔沉寂了千年的戈壁荒滩。与湿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没有水,没有绿,没有生机。有的,是14家采砂场经年累月挖掘残留的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坑道,以及堆积如山的各种碎石;有的,是2400多座多年来城市居民、附近村民圈地埋葬的坟丘;有的,是数不清的城镇建设中清运至此胡堆乱弃的建筑垃圾…… 但这里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生态优势——依傍着张掖人民的母亲河黑河,这就让这片生态“氧吧”和荒滩弃地从一开始便成为推进整个区域生态工程建设的焦点,也成为利益与矛盾集中的难点。

    如何再现湿地“天蓝、水清、草绿”的自然神韵?如何把这片广袤荒凉的不毛之地打造成张掖最美丽的“后花园”、彰显张掖生态魅力特色的窗口?需要的,不仅是决策者的远见卓识,更是全社会同心协力、“壮士断腕”的建设勇气!

    2008年12月31日,黑河之滨,戈壁滩上,中国黑河流域(张掖)湿地保护工程滨河新区项目开工,黑河湿地保护工程由此拉开序幕。这一生态新区规划占地7.8平方公里,集高档居住、商务会展、教育科研和旅游休闲四大功能于一体,本着基础先行、绿化并进、市场运作、经营城市的原则开工建设,以带动整个湿地保护工程有计划、快节奏、高速度地发展。

    2009年3月,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在北郊湿地的蒙蒙细雨中正式开工建设。这一工程的如期实施,翻开了坚持特色方向、建设生态张掖的崭新一页,旨在盘活张掖北郊3万亩湿地资源,加大湿地植被恢复与保护,再现“甘州城北水云乡”的诗意画卷。

    2009年4月,高台县北郊黑河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示范区建设工程全面启动。整个生态新区由新城区、黑河湿地公园和大湖湾文化旅游风景区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3.05万亩,概算总投资19.65亿元。2009年5月,临泽县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也如期开工建设。 此后,各县区生态恢复保护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全市进入热火朝天的生态工程大会战阶段。生态保护,一时成为张掖街头巷尾、干部群众的热议话题。 登高望远,生态建设绝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这必须成为共识。张掖生态安全与否,不仅是事关张掖绿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对于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巩固国防、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站在全国视野突出区域生态恢复和保护,使张掖的生态工程建设一开始就在高起点上有序推进。

    在整个工程建设中,上至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党员、干部,下至各工地的工人、技术员和参加工程建设的普通群众,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生态大会战中表现出了少有的齐心合力。“事不过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早已经不再是甘州区领导干部的一句动员口号,而是内化为全市生态建设大军的一种实干苦干精神!就是他们,创造了张掖工程建设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就是他们,创造了张掖生态保护开发建设的“深圳速度”,他们永远让后来人肃然起敬!

    有耕耘就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2009年11月,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顺利通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正式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此,张掖成为坐落在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绿洲城市。 同年12月,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命名为甘肃唯一、黑河流域首家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也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命名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2010年5月,张掖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成为甘肃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2011年1月,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被甘肃省科协命名为“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同年4月,经国务院审定,正式批准建立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继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被批复命名后,张掖市湿地再次获取的第3个国家级殊荣。

    2012年1月,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一串串荣誉的背后,承载的是张掖人民的热切期盼和建设者们付出的不尽艰辛,也见证了社会各界对张掖生态建设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至2012年,张掖滨河新区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新区“三纵三横”的路网框架基本形成,2250亩的水源涵养湖面成为城市的“加湿器”,2400亩绿化景观成为围拢城市的绿色屏障。放眼新区,到处绿树环绕、鲜花掩映、碧波荡漾,只见新颖别致的楼群,新建的滨湖广场、玉水苑、张掖宾馆和碧水蓝天交相辉映,一座独具魅力的生态新城已初露新姿。其中玉水苑已建成占地4000亩的文化产业园区,于2012年8月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祁连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张掖滨河新区也因之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列为重点新城区,成为展示张掖生态建设成果的会客厅。 临泽县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完工,累计完成投资2亿元,形成了新的城市风景带、休闲娱乐带、新型房地产开发带和水系特色产业带,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县城规划面积由5.5平方公里扩大到10.3平方公里,新的城市发展框架已经形成。 高台大湖湾生态新区完成投资7.28亿元,黑河湿地公园、水之印广场等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加快建设。 而这些,不过是张掖生态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

    蝶变,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探索

    生态优势孕育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催生生态经济。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深入,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生态经济的探索与实践在张掖大地一步步走向深入。

    发展生态经济是推进张掖生态建设、保证张掖生态成效、彰显张掖生态文明的重点,这是张掖各级党委、政府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张掖经济走廊“蝶变”有两条路径——大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走循环经济的路子;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走低碳经济的路子。

    农业是张掖的基础和优势,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张掖的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从一开始就密切地纠结在一起,绕不开、躲不过,那么,其结果会是此消彼长?还是相得益彰? 张掖位处黑河中游洪积扇上,大片肥沃的土地和良好的水土光热资源,使其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农业耕作条件,形成了辉煌的农耕文明,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称,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基地和全省七大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之一。 然而,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任务,又要求必须首先确保整个黑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因此,向黑河下游分水,只能加强不可削弱。张掖的农业发展,也只能在节水、缺水的夹缝中求生存,在现代、高效的质变上求突破!2009年7月,市委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以湿地保护为引领,建设生态张掖,构建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定位。12月,市委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立足于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发展定位,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个重点,发挥比较优势,展现后发优势,实施‘十大工程’,拓宽‘三条路子’,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强调要以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为背景,高举节水旗帜,发展节水农业、通道经济,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快速发展。自此,立足绿洲山水基底,张掖在生态背景下积极探索建立统筹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相生相伴的耦合体系,把发展现代农业视同于生态保护,大力发展节水、高效、绿色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历经艰辛探索,张掖创造性地与中国农科院共建了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甘州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首批、甘肃唯一的50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随着现代农业大市建设和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的深入推进,张掖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多采光、少用水、节省地、高效益”的要求发展设施农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迈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轨道。张掖市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总量位居全省第一,“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的称号更使张掖红提葡萄身价倍增。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玉米制种产业,“张掖玉米种子”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市玉米制种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国内三分之二的种子骨干企业落户张掖,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占到全国的40%以上,种子产业已成为全市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联系群众最广、占农民收入比重相对较高、农业效益较为显著的支柱产业,张掖也因此成为全国最大、最具知名度和竞争力的玉米制种基地。传统农业的华丽转身,为张掖生态建设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而在工业经济这一块,张掖则始终坚持“淘汰污染企业,提升传统工业,布局高新产业,壮大第三产业,开放自主创新,强化区域合作”的发展原则,通过制度创新驱动、技术引领驱动、城乡互补驱动等三大合力,全力构筑新型工业体系。积极参与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和资源加工型工业,促进工业经济向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转型,特色农产品加工、电力、冶金等支柱产业在改造提升中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对张掖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2010年6月,市委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的奋斗目标。张掖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施老城区改造,保护古迹,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以大佛寺文化广场为中心的文化传承中心,拆除了张掖宾馆归还于大佛寺,搬迁区委区政府让位于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凸现了文化名城的风韵。在老城区以北,设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发展通道经济中的资源转化、建设循环工业加工项目提供宜商宜业平台。在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老城区之间,恢复了3万亩天然湿地,建设了中国离城市最近、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依托国家级湿地公园,借黑河治理项目,治理乱坟岗、采砂场,建设了20平方公里水天一色的滨河新区。在老城区南部,建设了2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园区。紧靠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园区,将原有20平方公里的沙漠沙丘建设为离城市最近的国家级沙漠地质公园,于2012年7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命名为国家沙漠体育公园,形成了以老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西有滨河新区,北有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南有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园区和沙漠地质公园,中间有国家湿地公园为屏障的5个新型功能区集成的“1+5”的生态城市框架,从而把城市的经济与文化、历史与现代、人与自然、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有机统筹起来,构成了宜居宜游宜商、更宜人的生态城市。 这一空间布局充分利用了张掖境内黑河水系、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城市体系、交通网络和工业园区,构筑出“一山一水一古城,宜居宜游金张掖”的良好人居环境。 2010年底,市委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把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攻方向,立足于“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发展战略定位,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项重点,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转型跨越的战略部署。 这是张掖市委、市政府发挥比较优势,展现后发优势,积累实践经验,汇聚广大干部群众智慧的结晶——更为重要的是,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发展,在发展中促进保护,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发展生态经济、构建国家级生态经济功能区由此成为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关键词,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口耳相传、深入人心。2011年9月,市委二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确立了“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宜居宜游金张掖”的主基调,坚持用发展生态经济的眼光看待森林、雪峰、草原,看待山丘、沙漠、戈壁,积极顺应全省及周边大旅游格局形成和国内消费升级、旅游升温的趋势,深入开展“旅游发展年”活动,推动区域旅游资源联合开发。先后成功举办了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中国·张掖首届祁连玉石文化博览会,“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全国沙漠露营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2012年4月,丹霞景区被国土资源部正式命名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七彩丹霞、湿地之城、裕固家园、戈壁水乡”的金张掖旅游形象初步树立,区域性中心旅游城市正在形成,旅游业开始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观念影响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变,天地宽;观念新,地生金。张掖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湿地资源保护、生态公益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全市森林面积达696.2万亩,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3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表彰为“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是甘肃唯一受此殊荣的地级市。2012年4月,又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林业局确定为全国13个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州、盟)之一。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仅使张掖“湿地之城”、“戈壁水乡”的独特魅力开始显现,而且从根本上提升和优化了张掖的区位优势,也为发展生态农业、工业和商贸、物流、旅游等产业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至“十一五”末,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增至21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增至16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5575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跃上了新台阶。

    远航,宜居宜游扬起生态文明之帆

    转型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强音。率先转型跨越,建设宜居宜游金张掖,是顺应时代、尊重自然的客观选择。 2010年12月,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张掖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以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为主攻方向,把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培育通道经济作为“十二五”发展的工作重点。201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张掖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以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为主攻方向,立足区域战略定位,突出三项重点,着眼四市目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以创新带转型,以转型促跨越,努力彰显“一山一水一古城”特色风貌,加快建设“宜居宜游金张掖”,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部署,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了张掖既有的发展思路,增强了其战略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使我们对张掖发展的认知水平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也使张掖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时期。 2012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绿洲论坛在甘肃张掖举行。论坛的主题是“生态经济·转型跨越·宜居宜游”。这已经是张掖连续第三年举办的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会议品牌。通过专家、学者们的交流研讨,形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广泛共识,有效地解决了张掖作为绿洲城市,在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上,两者如何统筹,一二三产业之间如何布局,怎么样在生态极其脆弱的情况下彰显资源特色,怎样在生态环境多样的情况下发展生态经济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为张掖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张掖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012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张掖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切实推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2011年8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来张掖视察时感慨地说,张掖颠覆了他对河西走廊的印象,张掖的发展变化,改变了他对西部干旱地区城市的概念和传统印象。2012年8月,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率全省新建项目现场观摩团在张掖观摩考察时指出,张掖的发展思路正确、战略定位准确、用力方向精确,强调要把生态立市的理念变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实现生态建设和小康建设的同步推进。这是对张掖十年生态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张掖人民的极大鼓励和鞭策。 随同调研的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也强调指出,张掖市和省直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着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战略部署,立足张掖历史文化厚重、自然风光独特的资源禀赋,努力做到“认识上高度,规划上层次,开发上档次,管理上水平”,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为全省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的保护和建设作出示范。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张掖生态建设成效已经初显。一个富有南国风韵和塞上风情的新型生态文明城市,正在从时光隧道的深处一点点闪亮浮现,一步步化为美好现实。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生态文明建设将构筑起张掖发展的新高地,为张掖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金张掖“戈壁水乡、湿地之城、塞上江南”的独特魅力,将越来越迷人;金张掖水乡泽国、芦苇连片的生动表情一定会越来越灿烂!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