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拆除小区围墙、共享道路是否违反物权法?
施芝鸿:正如最高法2月2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目前地方中央、国务院所提的这一意见,属于党和国家政策的层面。涉及包括业主在内的有关主体的权益保障问题,还有一个通过立法实现法治化的问题。”这是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在法制化轨道上推进各项改革举措的一个实际行动。
记者:居民怎么表达意见? 施芝鸿: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广街区制”的要求,是按照定义特指、拆墙有限,存量渐进、堵住增量的原则进行的,整个过程都是要同所涉及的居民和业主商量着来办的。 谈“增强核心意识” “核心意识”有层层推进的三重含义 记者:1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四个意识”,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其中,“核心意识”成为近期的热词。你怎么看? 施芝鸿:“核心意识”和“领导核心”一样,在中共话语系统中,有相互联系、层层推进的三重含义。 第一重含义,指中共作为执政党,在整体上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对这重含义,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说得很清楚:“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二重含义,即中共的中央委员会,特别是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是对全党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核心。这重含义在中共党章中规定得很清楚:“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中共党章还规定:“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因此,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在其闭会期间就是服从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第三重含义,邓小平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几次重要讲话中突出强调:“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个核心领导层,要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人民满意的中央领导集体中的核心。邓小平要求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所有成员都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也就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个党的核心领导层中的核心。 记者:该怎么正确理解呢? 施芝鸿:对以上三重相互联系、层层推进的含义,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有过明确论述。正是因为在中共的话语系统中,“核心意识”和“领导核心”都有以上三重含义,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只讲一点、不及其余,都会影响认知,也会因为自己的认识局限导致传播上的某些局限。 ★新闻内存 国外街区制什么样 美国:开放社区会有措施让司机减速 在芝加哥等大城市市区,封闭住宅小区很少。为居民区内部交通安全考虑,很多开放社区会采取措施限制外部车辆流量或让司机减速,还有的小区在高峰时段禁止路过车辆拐入小区“抄近路”。 俄罗斯:封闭大院和街区制并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后重建的苏联建起大片住宅小区,并有配套的儿童游乐场所和停车场。近些年,莫斯科封闭式的住宅小区逐渐开放,机关单位和学校也没有了院墙。很多普通小区并没有大门,但有防止外面车辆随便进入的道闸,楼门口装有对讲系统或密码锁。 日本:私立大学开始倾向“无门” 日本越来越多的私立大学开始倾向修建“无门”大学,至于住宅小区,则是开放式和封闭式的都有,但是大多数公寓是开放式的。
新京报记者 李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