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规划视点 >

第二届中国现代田园城市高峰论坛于昨日开幕

时间:2012-08-26 12:24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杨勇图 吴暗彪

    中国规划网西安8月26日电 8月25日,由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主办,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理委员会、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主题为“现代田园·绿色城市”的第二届中国现代田园城市高峰论坛在西安隆重举行。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泽林致开幕辞。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国家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全国人大农委副主任刘振伟,国务院稽查特派员、中国国情调研中心主任刘吉,国务院参事张纲,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国有等国家相关部委和学术机构的领导,以及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明远,省财政厅厅长张社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子青,省水利厅厅长王锋,省文化厅厅长余华青,省发改委副主任李忙全,西安市副市长张宁等相关领导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出席了本次开幕式。西咸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军代表组委会接受了社会人士赠送的画卷。
  高规格对话破题现代田园城市
  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泽林在致辞中表示,现代田园城市是中国实现城镇化的有效载体,西咸新区的开发就是要实现大城市之间的有机衔接,防止占比例、摊大饼的现象发生,以及大城市病的重演。他说,西咸新区在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探索。一方面,以“大开大合”的生态田园发展形态创新了城市发展形态;另一方面,创新城市经济发展,升级现代农业,让农民带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这两个资源进城。
  随后进行的高端对话中,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泽林,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水利部办公厅常务副主任王韩民,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副司长蔡家成,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李晓江等还围绕“现代田园·绿色城市——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格局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主题,分别就西咸新区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理念、内涵,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格局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高端对话。另外,来自国家部委、陕西省相关厅局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社会团体还分别围绕“人居环境和产业模式”、“人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等进行对话,全方位、多角度探讨现代城市与自然生态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多方合作平台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
  全国人大农委副主任刘振伟表示,现代田园城市以现代大都市本质的区别,在于城乡融合、城乡一体,是城市优势与乡村优势的完美结合。他说,现代田园城市一开始就应该做足城乡统筹的文章,对乡村板块的建设要提上与城市建设的同等地位,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在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发展、劳动资源配置方面统一规划、深化改革。
  西咸新区关于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一项战略决策,是地方政府一种局部的创新性极具价值的探索,无论对陕西本地发展,还是对全国城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国务院参事张纲认为,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带来的一大课题,是推动中国城镇化建设顶层设计,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因此国家应该集中精力、凝聚智力、汇聚财力,有效推动城镇化科学发展的进程。
  为尽快实现规划中的“城在绿中、人在园中、林田遍布”的城园交融、和谐共生的现代田园城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和长远目标,联合农业部、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探索制定出了现代田园城市的标准体系。
  这个标准体系由三个等级137个标准组成,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评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水准。其中,一级考评包含生态景观、资源、经济与产业、城市文化、城镇公共配套、社会文明与安全六个方面,为现代田园城市和现代农业勾勒出清晰的“素描”,并以此标准为准绳建设田园城市,将实现一种全新可持续的生活模式,确保城市在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中取得平衡,农村发展不脱节,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而中国现代田园城市高峰论坛的举办,旨在与社会各界共同致力于中国现代田园城市的探索,避免城市的无序扩张,在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基础建设、产业转型、人力资源合作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展开全面、广泛、持续的合作,并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探讨多元化的合作方式,探索田园城市新型城乡形态,为建设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增长、城乡统筹发展的生态型城市,一个中国城乡统筹的范本、未来城市建设的标杆而不懈努力。
  创新城市发展形态共建绿色现代田园城市
  两年,三年抑或五年,西咸新区,将会以何样的面孔面世,又将呈现出怎样的期待?未来生活于此的人们将有幸体会到“城在园中,园在田间”的生态胜景。正如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所描绘,“现代田园城市是将特色小镇点缀在优美的田园风光中,实现现代化城市服务和农村田园风光有机结合,城市建设新区和绿色空间高度融合,演绎一种新的都市生活。”可以预见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渗透到西咸新区的方方面面。
  目前,西咸新区正在积极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现代田园城市,并为建设一个人们梦想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增长、城乡统筹发展的生态型城市,一个中国城乡统筹的范本、未来城市建设的标杆而不懈努力。
  现代田园城市作为一种创新的城市发展形态,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专家观点:刘振伟(全国人大农委副主任)城乡统筹现代农业是现代田园城市的两个重要要素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中央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产业支撑,也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和生活水平提高,只有农业经济得到发展,才能为实现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推动农村事业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西咸新区是在“统筹城乡,三化同步”的大背景下建立发展的,新区建设也应着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在城乡统筹上做足文章。城乡统筹,现代农业,是现代田园城市的两个重要要素。王一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建设现代田园城市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理念根本的创新。原来是割裂的,需要把它整合起来,就是城乡融合式的发展。我们现在产业发展,像一产和二产的融合叫农业的产业发展,二产和三产的融合叫制造服务化,三产和四产的融合叫服务的知识化。我们城乡融合正是适应这种产业融合的需要,所以需要理念根本的创新,就是城乡融合来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我们建城市不是为了建设高楼大厦,是为了满足人的现代化的多元需求,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不是以物为出发点的。三是田、园、城、市相互交错、相互辉映、相互补充、相合融合这样一种模式。怎么解决“田”的问题?我们要保护耕地,要保护“田”,一定不是传统的农业,因此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都市农业、城郊农业,这个需要很大的变革。第二个就是“园”,怎么保护生态,肯定不能用传统的方式。第三个就是“城”,这个“城”不是集中式的城市,而是群落式的城市。第四个是“市”,要用市场化的力量来推动。李晓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不要把大遗址变成“盆景”
  西咸新区既承担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历史使命,同时它又面对着一个极其复杂和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又面对着新一轮发展当中城乡居民的具体诉求,同时又要符合工业化、城市化的一些基本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西咸新区是最难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个地区它的历史积淀比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地区都要厚重,几个重要的朝代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史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保护历史文化是西咸新区重大的民族责任,不仅仅是西安、西咸新区怎么发展。另外,其山水环境非常独特,它处在半干旱地区,同时八水绕长安既是自然的遗产,也是文化的遗产,整个关中平原2000多年前就形成了人工加自然的水系统。农田是西北地区最好的农田,长期有完备水利设施。丰厚的历史沉淀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高的荣耀,但是也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难题,城市发展怎么处理好历史文化遗产,怎么处理好自然遗产的关系。因此面对西咸新区内的大量大遗址,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控制好节奏,尽量把遗址周边地区的用地放到最后发展,不要把大遗址变成“盆景”!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