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丽莉、占豪剑 通讯员潘珊珊)昨日上午,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会议在禅城举行,禅城区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升格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是佛山五区中首个被列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区级单位。 会上相关专家解释,禅城区此次列入综合性的实验建设,将在引导禅城转型升级方面少走弯路,为禅城树立新形象。禅城位于佛山中心城区,土地开发密度非常大,将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呢?在城市再造过程中,老城与新城交融如何做好空间规划呢?今年以来部分企业频频外迁,是否会出现空心化呢?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禅城经促局相关负责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组相关委员。
成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经济“质量”待提高
昨日上午,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会议在禅城举行,禅城区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升格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与会的相关专家解释,实验区建设将是一项总揽全局的综合性实验,涉及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城市建设等领域,目标是让系统的整体最优态势和综合建设协调发展。
佛山经济观察人士表示,禅城获得此资格,对于目前所遇到的经济严峻形势以及转型升级中遇到的困难,给出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据分析,2011年禅城GDP达到1200亿元,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30.79亿元,可见禅城的经济“质量”还有待提高;而从产业结构看,三大产业的结构比为0.1:50.9:49,可见禅城的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到了非常急迫的紧要关头。
不过,与会专家表示,禅城区自2008年经广东省科技厅批准成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探索转型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也是此次升格为国家级实验区的基础。“特别是,在三旧改造中创造了6个全国之最最大的岭南历史文化街区、一次性最大规模的旧城镇改造、最大的创意产业园、最大的家居博览城、最大的陶瓷展示交易平台、最大的不锈钢交易市场。”
三问禅城可持续发展
Q1
土地资源紧张
点发展?
记者了解到,禅城的行政区划面积不大,而且70%以上区域已经成为建成区。不仅如此,目前只有不到总土地面积8%的未利用土地,但是多为滩涂和水域。
禅城位于佛山中心城区,面对土地资源紧张,如何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呢?禅城区经促局相关负责人解释 ,以后禅城还将继续以“三旧改造”释放城市空间,建设高端产业发展载体为发展提供空间。该负责人表示,禅城到目前为止,完成“三旧”改造面积850万平方米,累计1.1万亩土地。“比如此前通过旧厂房改造建起的佛山创意产业园、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出岭南新天地等都是比较好的开头。”
Q2
企业频频外迁
如何避免产业空心化?
在禅城区一季度经济分析会上,根据地税部门统计,祖庙街道在今年1、2月份已经外迁了多达215家企业,仅此一项便减少税收达两千多万元。记者了解到,在外迁的企业中,不仅有传统产业的企业,也有高新科技企业。
企业外迁,如何避免产业空心化呢?禅城区经促局相关人员表示,传统产业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与禅城区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因此鼓励企业“双转移”,目前成功“淘汰一批”如陶瓷等传统行业中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环节,以后不仅采取措施留住企业,还将引导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包括物流、会展、研发等产业。
Q3
城市再造
空间点规划?
不少人对于禅城的印象是新区、老区交融,城市规划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城市形态、城市功能、城市形象与经济强市中心城区地位并不相匹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建设还是比较滞后,感觉这个城市的管理水平不高。”
未来的这座城市如何探索出新路子,并合理做好空间规划呢?据禅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借助实验区优势以及佛山城市三年升级计划的东风,优化环境规划和建设。
专家:
城区缺乏空间区划
中科院广州分院常务副院长黄宁生在会上发言时表示,禅城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环境再造中摸索出新路子,这样才能做到第二次城市化。同时,他还指出目前禅城在规划发展中的不足,从禅城的规划资料看,目前,城区以及其发展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所需要的结构不能密切结合,缺乏对城市生态、人口等其他功能的规划,而且实验区也没有明显的空间区划,比如哪些地方作为重点发展区、哪些地方作为优化发展区、哪些地方作为限制发展区等等。他还表示,以目前的基础看,禅城在发展中需要避免产业空心化,需注意对城区发展能力进一步探索。
“实验区的牌匾,不只是一块牌子,还是创新的平台。”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王晓鸣教授在会上发言时还向禅城支招:在后工业化发展中,可以争取拿到国家级的科技项目,获得科技支持。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