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规划视点 >

成都城市规划的三次跃升理念

时间:2011-07-10 11:13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王艳

  ●推荐展点:成都规划的三次跃升
  ●具体方位:第二展厅
  ●展点介绍:从2003年以前单一的城市规划,到后来的城乡规划和全域成都规划,再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成都的规划产生了三次跃升。
  原型故事
  成都发展的每一次飞跃都是依托科学规划得以实现。适市整体发展战略的三大转型,成都及时实现了规划的三次跃升,始终保持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不断强化规划统领作用。
  成都规划的三次跃升2011-07-09理念,第一次跃升
  率先全面城乡二元观念
  理念2003年统筹城乡发展伊始,成都率先探索将城市与农村进行统筹规划,将规划管理工作延伸至农村,统筹城乡、全域覆盖的规划开始形成。
  规划率先全面城乡二元观念,在城镇体系、产业布局、基础设施、交通网络、等方面进行一体化布局,促进城乡实现均衡发展。探索推进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格局和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城乡形态。
  与此同时,成都积极推进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推动两公设施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在实践中涌现出以“五朵金花(幸福梅林、东篱菊园、江家菜地、荷塘月色、花乡农居)”为代表的新型乡村现代化发展形态。统筹规划产业发展,整合工业园区建设,产业集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第二次跃升
  将区(市)县作为整体统一规划
  2006年,成都开始探索打破区(市)县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规划局面,将全市19个区(市)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形成“一区两带五楔六走廊”的全域空间格局。
  规划工作以社会公平为导向,全面引领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以全域民生设施布局规划为基础,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建设;以全域基础设施规划为基础,建立覆盖全域、区域统筹、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以农村新型社区规划为抓手,统筹推进农村地区建设。
  为确保全域成都规划的有效实施,成都先后推行四次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初步建构起多规协调的工作机制,属地化的项目审批机制,统一的规划监督机制以及高效的区域合作规划机制。
  第三次跃升
  从区域中心到全球定位的跳跃
  基于城乡统筹实践,结合发展所面临的历史机遇,成都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完成了从区域中心到全球定位的纵身一跃。确立这一历史定位实质上是把推动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提到了战略层面,实现对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全面提升和深化。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核心思想是“自然之美、社会、城乡一体”;包含四大基本要素: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田园城市。面对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这一历史目标,成都再次丰富和深化了城乡规划,制定出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明确以“布局组团化、产业高端化、建设集约化、功能复合化、空间人性化、田园化、风貌多样化、交通网络化、配套标准化”的要求指导具体规划实践。
  在此阶段,成都科学规划实现全面跃升,做到城乡一个整体,规划一张图纸,管理一个体系。通过统一规划管理架构,进一步打通了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脉络,完善了“联合组织、条块结合、统筹布局、逐级落实”的规划机制,科学规划开始发挥统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各项建设的基础性功能。中国规划网成都7月10日电 记者王艳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