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管”带来大变化 —看肃宁如何实施精细化城市管理 河北日报记者杨倩 河北日报通讯员王虎 肃宁县城大小街道,很少有乱七八糟摆放货物的现象,从便道、墙角不见垃圾,墙壁、电线杆上没有小广告这些小事上,就能体会到该县县城管理的精细和高效。近日,笔者走进这座小城,感到的是一种有序与和谐。近年来,肃宁县通过理顺体制、优化结构,构建“大城管”格局,提升了城市品质。 理顺体制,构建“大城管”格局 近5年,是肃宁城建史上投入最多、变化最大的5年,先后投入近百亿元,实施重点城建工程50多项。县城面积在扩大,基础设施在完善,城区面貌在变靓。 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对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0年以前,肃宁县承担城市管理主要职责的是县城区管委会,下设市场管理服务中心、园林管护队、清洁队3个管理服务机构及城管行政执法大队。“但城管委责权有限,更多的管理权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由于对接不畅通、处理不及时,导致管理效率并不高。”县城管局副局长曹永强说。 “比如环卫工人在清扫路面时发现有电线断了,上报给我,我上报给城管委相关科室,科室再通知县电力局。如果两部门信息对接不畅,或对方因某种原因延后处理,事情就得不到及时解决,群众意见很大。”县环卫管理大队队长干鹏说。 发现问题的人有时没权力管,有权力管的部门又经常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看似都在管,实则管得不及时、不到位。这种看似多家管理实则由县城管委一家“独挑”城市管理大梁的“小城管”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百姓生活的需求。 适应城市化进程,肃宁县整合环卫、市政、园林等部门的职能,成立了城市管理局,内设法规科、监督检查科、户外广告管理科、综合执法大队、环卫管理大队、市场服务中心等。原由工商部门负责的对专业市场外经营、无照商贩的行政处罚权,原由交管、交通、卫生、环保等部门负责的对侵占道路两侧人行道、公共场地行为的行政处罚权,以及对破坏城区市政设施、噪音污染、饮食服务业超标排污等实行行政处罚权等多项职能,全部交由县城管局接管,由其实行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效率,肃宁县又建起了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将城管、住建、公安、电力、环保、交通、水利及移动、联通、燃气公司等19个涉及城市管理的职能部门(机构)统一纳入数字城管系统,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原则,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合作,协调处理城市管理中的各类事件。 肃宁县“大城管”格局初现。 细化管理,从点到面,从城区至乡镇 打造现代化的魅力城市,须将管理细化到每一个点、每一片区域、每一件事上。 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肃宁县对城区实施了网格化管理,将城区划分为903个单元网格,构成了8个监督网格,每个监督网格安排两名信息采集员负责监控。根据城区现状,将井盖、垃圾桶、广告牌匾等分别细化为68项部件类问题,将乱倒渣土、乱贴非法小广告、桥洞积水、流浪人员救助等细化为64项事件类问题,均将其纳入所有单元网格中。每个单元网格、每个问题都在信息采集员的监控范围内,都有相应的职能部门(机构)负责,并根据问题严重程度规定了解决时限,将解决结果纳入考评范围。城市精细化管理,不仅面要广,纵向也要深。 —提升保洁标准,扩大保洁范围。肃宁县实施机械化清扫、人工保洁、洒水车冲洗压尘、市容巡回检查“四合一”道路保洁模式,主要道路保洁由每天16小时延长至18小时。主次干道保洁范围由路面延伸至两侧可视范围内30至50米,小街巷全部实现责任保洁。 —将城中村环卫纳入城区保洁范围。在16个城中村主干道安装了果皮箱,每个村聘请1至2名保洁员,按城区主街道保洁标准进行清扫管理。同时建立垃圾定时清运制度,基本解决了城中村垃圾乱堆乱放问题。 —将城区管理触角延伸至城乡接合部。对城区周边堆积多年的垃圾进行清理,并进行立体绿化,解决了垃圾围城问题。 —城市管理延伸至乡镇。离城区5公里的尚村镇是传统的毛皮产业镇,肃宁县在此地高标准建设了工业聚集区,专门成立了一支城管中队,将其纳入城管范围进行规范管理。 更新理念,从一堵了之到疏堵结合 2月28日下午5时,是肃宁县政府后街附近的县第二实验小学和安宁幼儿园放学的时间。以前,每到此时,汽车、电动车、自行车你来我往,而流动商贩更是一边扯着嗓子大声吆喝,一边不断把货摊往路中央挤,车、人、货,把这一路段堵得水泄不通。 “你来我走,你撤我回。”该县南区中队中队长闫学义这样描述对商贩管理的情景,“他们一直在跟城管人员玩"捉迷藏",打"游击战"。”由于违章占道反弹性极大,因此,采取强制封堵、人盯人的管理方式,效果不佳。 为引导流动摊贩退路进厅,肃宁县在聚贤街、靖宁街、清源街新建了4个便民市场,有两个市场不收摊位费。即便如此,一些主街主路上的违章占道经营情况并不见明显改善。 主街主路人流量大,买卖成交率高、成本低,再加上市场摊位有限,这才是流动商贩不愿进市场的症结所在。“堵”不成,怎么办?县城管局就因势利导,在经常出现违章占道经营的主街主路附近的次干道上,设立了4个“疏导巷”,每个长200米至500米不等,专门容纳流动摊贩,并派专人管理。 “"疏导巷"设立后,彻底解决了主街主路违章占道问题,也为城管部门节约了人力、物力,现在政府后街不再出现拥堵现象了。”曹永强说,“对违章占道经营从硬碰硬、一堵了之,到疏堵结合,看似只是划了个区域、让商贩换了个地方,实则是管理观念、方式的转变和更新。” 看到了“疏堵结合”的效果,城管部门将这一做法扩展到了城市管理的多个领域。自行车专卖店、固定水果店(摊)常将物品摆到便道上,屡禁不止。为此,他们做出调整,允许自行车专卖店在便道上摆放最多不超过10辆自行车,但不许占用盲道,不得影响通行;水果店(摊)临街摆放水果不许超过便道一半,不得影响通行…… 城管工作不怕细,怕不细;不怕管,怕不会管。肃宁县城管部门从细节入手,将城市管理与方便百姓联系起来,既保持了市容市貌整洁,又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每逢秋收过后,总有县城周边的农民将粮食晾晒到尚未通车的道路上。肃宁县就在城郊的半截路、新修未通车等路上划出5片区域,专供农民晒粮,且规定了晾晒时间、占道范围,不得影响交通。这样,既保持了城市整洁,又解决了百姓之需。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