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冯忠华为首的齐齐哈尔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评估考察组来齐,对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展开评估考察。下午,在党政办公中心召开了齐齐哈尔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汇报会。 省住建厅副巡视员高立志以及国家文物局的领导、相关专家出席了会议。 齐齐哈尔市领导韩冬炎、郭新双、高虹、曲秀丽、吴刚出席会议。 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冬炎主持会议。 与会人员观看了《齐齐哈尔市历史文化名城宣传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汇报了《齐齐哈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冯忠华说,齐齐哈尔自去年开始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这对齐市的发展与创建是正确且重大的一项战略,对提高城市实力、竞争力意义非凡。自申报工作以来,齐市一直在付出努力,相继展开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也数次来到齐市,进行现场指导,进一步加快了齐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进程。 为确保此次评估考察工作顺利完成,冯忠华指出,齐市要正确对待此次评估考察,也要珍惜难能可贵的机会。既要实事求是展现出齐市的历史文化风貌、历史地位和自身价值,同时,也要抓住与各路专家沟通的机会,多学习、多交流,力争解决以往工作中的困惑和难题,吸取更多宝贵经验,日后更好地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 齐齐哈尔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新双向专家组进行了汇报。郭新双说,齐齐哈尔是一座底蕴积淀深厚的古老城市。早在1.1万年前,已有先民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齐齐哈尔是一座多元文化融汇的人文城市。流人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鹤文化、冰雪文化、抗战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交汇,彰显了独特的城市魅力。作为多民族居住区,齐市共有蒙古、达斡尔、满、回、朝鲜、鄂温克、柯尔克孜、鄂伦春、锡伯、赫哲等35个少数民族。包容性强、多教融合的特点让齐市在省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齐齐哈尔同时也是一座文物遗存丰富的文明城市和基础实力雄厚的工业城市。全市物质文化遗产等级之高、数量之多在全省居于前列,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投资建设起来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素有“钢铁机械城”、“中国装备工业基地”之称。作为一座文化软实力较强的现代化城市,齐齐哈尔文艺创作十分活跃,成果丰硕。省级以上获奖作品180多件,话剧《风刮卜奎》获“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奖”。 郭新双说,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和建设工作,认真落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各项措施,扎实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做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的基础性工作,申报文本编制、制定保护规划、认定历史建筑和街区。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摸清了文化资源底数、加大了投入力度、加快文化资源开发、挖掘整理历史文化资源。突出打造鹤文化品牌。举全市之力弘扬鹤文化、发展鹤文化、打造鹤文化,“鹤文化”已成为齐齐哈尔重要的文化特征,发育成长为我市的城市主题文化。着眼于鹤文化与经济发展和产业的有机融合,以鹤为媒,精心策划打造的国际鹤文化艺术节、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力,说鹤、写鹤、画鹤、唱鹤、摄鹤、雕鹤、舞鹤、研究鹤蔚成风气。强化创建工作保障,完善组织领导保障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保障机制、完善参与监督保障机制、完善宣传推介保障机制。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断夯实社会群众基础,进而掀起了齐齐哈尔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热潮。 韩冬炎说,齐齐哈尔这座城市到处都在讲述着历史文化,清晰可见。我们用遗迹与文物展现了美好的一面,但历史文化名城最关键的是人的传承,以及对城市的感情。齐齐哈尔的广大百姓和引领文化的先进代表展现出了对古城强烈的爱护情感,大家自发保护身边的古树与古建筑,文化气息弥漫全城。虽然齐市目前的经济欠发达,但是人民和谐,正是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凝聚了大家。在近年来的城市建设中,我市也秉持着“盖楼让树、修路让树”的原则,将生态放在首位,充分考虑交通环境和自然景观,让整个城市更具历史文化的浓厚韵味。 考察组会后参观了齐齐哈尔博物馆。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