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表记者陈钰凤、曾艳珠 近日,《广州日报·佛山新闻》家天下版向读者推出“金九银十”置业大调查。本次调查通过本报QQ群进行,受访人群以青年为主,共收回问卷70份,其中有效问卷62份。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55%的受调查者认为目前的房价过高,逾7成受调查者表示不会在“金九银十”买房。不过,对于开发商在“金九银十”期间给出的购房优惠,多数受调查者表示很有诱惑。 买房不买房 24% 是 近三成人因刚需购房 在收回的62份调查问卷中,有24%的受调查者表示会在“金九银十”买房,而买房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刚需。其中,出于迫切居住需求的占26%,有结婚需求的占11%。值得注意的是,开发商在此期间给出的大力度促销优惠也是刺激购房的主要动力之一,有21%的受调查者表示会冲着开发商的大力度优惠买房。有意在“金九银十”购房的受调查者普遍看涨后市,认为楼价很可能还要涨,早买早赚。 选什么 八成人选中小户型 由于刚需需求旺盛,因此受访者普遍对120㎡以下的中小户型特别感兴趣,共有近八成人需要的是中小户型,其中23%的受访者需要90㎡以下的户型,而58%的受调查者则表示需要90~120㎡的产品。 记者近期走访市场发现,在“金九”初期,禅桂中心区推出的新货以大户型为主,一百多乃至300~400㎡的层出不穷。但是中小户型的供应相对较少,在千灯湖板块仅有中海[简介 最新动态]锦城推出刚需、带装修的二房、三房单位,在季华路上的海湾城也继续主打刚需。佛山新城的中小户型产品相对较多,港口路有三个楼盘都在推中小户型,其中龙光地产打造的龙光·君悦华府89平方米的产品可以做到三房带套房且不留死角。在周边地区比如金沙的上林一品、罗村的龙光·君悦龙庭等都有刚需户型推出。 76% 否 46%因楼价过高观望 根据调查,有76%的受调查者不会在“金九银十”买房,有近半的人是因为房价太高,负担不起。不愿买房的人中,有16%看跌后市,认为严厉的调控政策会出台,楼价会下跌,因此目前不准备入市,持币观望中。还有少数人是因为没有看到合适的产品以及难以获得贷款,暂时不入市。 过半认为楼价过高 佛山现在的房价到底贵不贵?在本次调查中,有55%的受调查者表示房价太贵,根本无法接受。 楼价接受度 近七成受访者易接受1万元/㎡以下楼价 近七成受访者表示容易接受1万元/㎡以下的楼价,两成人认为1万元/㎡左右的楼价比较合理,1.5万元/㎡以上的楼价则达到了受调查者的“心理极限”。 有意思的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打算在“金九银十”期间置业的受访者,多数能够接受约1万元/㎡的楼价,并且表示目前的“楼价虽然偏高,但勉强能承受。” 这说明对于有购房意愿的置业者来说,目前的房价还比较合理。根据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刚刚公布的8月份一手房交易情况来看,全市的成交均价为8264元/平方米,禅城区一手房价成交均价为9666元/平方米,南海区一手房达到10025元/平方米,基本符合购房者的心理预期。 但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年底起,佛山房价走上上升通道,并延续至今。不仅中心城区的楼价基本都超过了1万元/平方米,狮山完成规划调整前后,楼价也一直在往上涨,罗村更是从5000多元/㎡涨到了7000多元/㎡,而狮山中心城区甚至出现了超过1万元/㎡的产品,金沙洲外里水片区楼价也有超过“7”、“8”字头的趋势。随着最近几块高价地的出让,市场对后市看涨的预期更加明显。虽然开发商对首期认筹者给出了诸如“一万抵五万”的优惠,但单价算下来仍然不便宜。 “现在房价太贵了,位置好一点的楼盘至少都要1.2万~1.3万元/㎡。”最近一直在禅城亚艺、季华路一带看房的朱小姐感慨地说。 “金九”开局成交涨三成楼价涨4% 九月伊始,各大楼盘纷纷推出样板间接受诚意登记,看房者络绎不绝,有旺场的迹象。近期岭南天地三期御苑开放了样板间,不少购房者涌向样板间。罗村龙光·君悦龙庭开放销售中心时,上千市民围堵在沙盘前。佛山新城的龙光·君悦华府开放销售中心时,很多市民前来咨询。 据中原地产周报显示,“金九”首周,佛山一手楼市平稳开局,全市共网签16.7 万㎡。世联地产[简介 最新动态]统计数据也显示,上周全市网签面积为16.51万㎡,均价9360元/㎡。合富辉煌统计数据显示,上周禅桂中心区共成交442套单位量,成交均价为12013元/㎡。尽管各大公司数据口径有差别,但都反映出“金九”开局良好,量价齐升。 据合富辉煌对上周禅桂中心区的统计,该区域成交量环比增幅约31%,禅桂中心价格则有较大的升幅,环比上涨约4%。 受访者的话 市民李先生:想在千灯湖区域买一套房子,发现1万元/平方米以下的产品没有了,精装房要1.35万元/平方米起价,老百姓买不起啊。 网友AA:打算近期买婚房,但去看了一下,这么高的楼价,姐沉默了。 市民张先生:再不出手,怕再涨。各个专家都说,佛山楼价要超两万,我等小民扛不起。一句话,买房,还是早买早好。 网友“妳是我…”:我从来都没打算在广东买房,因为这边工资不如物价高。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