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商报连续报道了郑州市彩虹桥下穿隧道刚通车,就因京广快速二期工程规划缺陷而开挖。 昨日上午,郑州市规划局交通处副处长岳崇君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称改变规划是一种“优化”,“就像你采访一样,你最初只是采访大纲,后来会细化、深化。” 回应 1 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对规划做了“优化” 河南商报:京广快速二期工程规划现在为何调整? 岳崇君:京广快速一期是从南三环到北三环,二期是向南、北两个方向延伸,向北到连霍高速,一期、二期的规划,是2008年一起做的。 他称,结合城市发展需要,该局对京广快速二期工程规划做了大量优化,包括调整一些匝道与地面的衔接方式。在此过程中,增加了京广快速北向东匝道和北环桥东向北匝道。增加第一个匝道,可以分流从京广快速由北直接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减轻市内交通压力,提高京广快速的利用率。 回应 2 优化前期没发现的问题严格履行城建程序 河南商报:调整京广快速二期工程规划,需要走哪些程序?当初有无公示? 岳崇君:这次规划“优化”,是去年按照畅通工程白皮书的要求,由上海市政规划设计院提出的。“在建成以前,只要是市民,都有权利提出意见,经过专家论证我们就会采纳。” 他强调,规划、科研、初步设计、施工图,每个环节都要经过评审、专家审核,对前期没有发现的问题,都要进行优化。每一次调整、每一次变化,都严格履行城市建设的程序,也在政府网站上进行了公示。 回应 3 重大工程规划方案后期要优化 河南商报:规划存在缺陷,规划部门当初为何没考虑到? 岳崇君:重大工程的规划方案,后期都要进行大量深化和细化设计,这是个优化过程,“人对一个事情的认识是有限的,做到十全十美是我们的目标。”“虽然规划时间是50年,但过程中肯定要优化,不可能最终的方案和最初的一致。就像你采访一样,你最初只是采访大纲,后来会细化、深化。” 回应 4 不会增加工程难度 河南商报:规划调整,是否会造成工程难度加大,会增加多少费用? 岳崇君:规划增加两个匝道,前后的条件是一样的,不会增加工程难度。 记者此前采访时,有行业专家说,增加的京广快速二期北向东匝道,需要先从彩虹桥下穿过,再跨过京广快速,然后向东并到北环桥上,施工非常复杂。而且,因为匝道的桩基要打在正式通车不到两周的北三环下穿工程辅道上,因此辅道要南移7.8米,这也是前些天挖路的原因。 “如果此前规划中有添加的匝道,北三环下穿工程就能避开,也不用再大兴土木。”知情者说。 这些算增加施工难度和“劳民伤财”吗?对此,岳崇君没有回应。 回应 5 调整还是完善缺陷这个问题没回答 河南商报:规划部门出台规划,需要考虑多长远?如何保证规划的前瞻性和缜密性?怎样征求社会意见? 岳崇君:规划部门做规划,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进行,京广快速作为快速路,都是考虑远期,其设计使用年限是50年。 项目规划,多是在报纸和政府网站上公示,征求意见。“发现规划有不完善的地方,你不能还坚持原来的。”他称,重大调整很严格,如果说在一个地方增加个公交港湾,这种微小的调整,可能设计院就能做了,大的就需要专家评审会、公示、集体研究、决策。 那么增加两个匝道,算是微小的调整还是完善缺陷?对此,岳崇君没有直接回应。 回应 6 规划出现问题咋处理不适合说 河南商报:增加匝道是否是重大调整? 岳崇君称“当初没想到”,但其再次强调,调整规划“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了报批”。 规划应具有前瞻性和缜密性,这次调整到底是“优化”,还是完善缺陷,如何界定两者的区别?对此,岳崇君没有回答。 如果规划出现问题或失误,是否有追责制度?郑州有无追责先例?岳崇君说,他不适合说这个,这只能由纪检部门来说。 随后,郑州市规划局新闻中心工作人员吴侦如说,这个问题政策性很强,需要请示领导。10多分钟后,他说,这个问题该局没法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