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走出去”支持力度
“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大体有二:一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二是资源匮乏。建议政府重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大支持‘走出去’找矿的力度。”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矿业联合会会长刘积福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对记者畅谈了此番赴京所要提出的建议之一。 刘积福说,以前我们总说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我国的矿产资源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江西省,矿产资源更为紧缺。为此,他在任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期间,特别重视紧缺和优势矿产资源保障工程的实施。此项工程中,经省政府批准并筹资3亿元建立地勘基金,拟用三至五年时间,在铁、金、银、钨、铜、离子型稀土矿、瓷土矿、煤、优质硅质原料等重点矿种上,探明或新增一定储量。在短短一年时间里,25个地勘基金项目初见成效,其中首期实施的3个项目取得了可喜突破:新增资源储量煤2亿吨、瓷石5亿吨、铁超亿吨。 鉴于江西地质找矿工作已经进行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刘积福更关注矿产资源“走出去”发展战略。他建议,一是建立协调机构,统筹境外资源开发,设立专项经费,扶持企业“走出去”。省政府成立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省内企业的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领导小组设在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本省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工作。国土资源厅通过省地勘基金管理中心的平台,具体落实境外矿产勘查开发信息沟通,申请省财政境外风险勘查开发资源专项经费,扶持企业“走出去”开发矿业。二要做好境外矿产资源开发战略和控制投资风险研究。政府应引导和协调企业做好各种风险的评估,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建立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基金,落实鼓励“走出去”的相关优惠政策。三要培养一批在境外开展矿产开发的人才队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跨国经营人才和队伍。四是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方式要灵活多样,可通过矿产品市场运营、矿业权市场运营、矿业资本市场运营等方式参与境外资源开发。 刘积福还有另外两个建议将提交大会:《关于矿山尾矿(砂)综合调研与开发的建议》和《关于广种绿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建议》。关于矿山尾矿的安全与开发利用,自山西尾砂坝溃坝以后就一直萦绕在刘积福心头。至于广种绿肥、改良土壤的想法,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有更多感慨。现在人们片面追求高产出,盲目超量施用化肥,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又污染了土壤、地下水等生态环境。据悉,每年在赣鄱大地撒下400万吨化肥、上万吨农药、几万吨除草剂,这对人的身体、土地和生态环境都会有一定的污染。如今农田里的泥鳅、田螺都死光了。而传统的冬种绿肥至少有减少农民种植支出、培肥地力、提高粮食质量和产量、绿色无污染等四大好处。 刘积福说,保18亿亩耕地红线非常有必要,保证现有农田的质量更不可忽视。(龙回仁) (责任编辑:玮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