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特别专题 > 低碳经济 >

石泉推进城镇化 美城强镇谱新篇

时间:2012-11-06 15:00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张义胤

    陕南山城,秀美石泉。秦巴腹地,汉江河畔。鬼谷故里,金蚕之乡。
    全县18.2万人,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县城规划区面积18平方公里,建成区达1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35%以上。
    近年来,石泉县着力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建设管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步入快车道。
    科学规划 引领城乡统筹发展
    为建设富民强县美城,石泉县把科学性、操作性、特色性、宜居性、生态性作为城乡规划编制的核心理念,精心编制完善各类规划,基本形成了从县城总规到分区片规,从行业专规到控制详规比较完备的规划体系,为石泉发展做好“顶端设计”。树立“做美县城、做强集镇、做优社区”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坚持“规划引领、县域统筹、区域突破”方针,以“三化联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内驱,以“三个集中”(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群发展、要素集约利用)为先导,以“扩张规模、配套功能、兴业聚人、注重管理、体现特色”为统领,以提升老城、东延西扩、开发江南为重点,着力实施县城建设“44432工程,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建设,形成了“一江两岸三区四片”(汉江两岸、老城片区、东延片区、杨柳片区、江南片区)的城市总体建设布局,三横(环城路、向阳路、滨江路)延展东西,五纵(东、西三角地、迎宾路、桃园路文化路)通达山水,七桥(杨柳大桥、汉江公路、铁路桥)跨连南北,一江两岸,三桥相望,组团布局,环道串联,交通路网骨架舒展,县城规模扩大3倍以上。
    做强县城 优化布局协调发展
    2012年石泉县把优化行政资源合理布局作为推进县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着力实施,将分布在老城片区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布局到老城、东延、新堰、杨柳四大片区,用3年时间,新建行政资源21处,处置行政资源38处,搬迁机关单位44个,推动老城片区改造、东延片区提升、新堰片区开发、杨柳片区扩张,促进县城人口和公共设施合理配置,县城骨架进一步拉大。
    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城镇功能。强力推进县城路网建设,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19条,改造背街小巷45条,完成北环路和滨江大道延伸改造,推进“四大”片区(老城、东延、杨柳、新堰)建设,“四小”(小棚户区、背街小巷、小型市场、居住小区)改造提升,“四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提档扩面、推进老城古街和北辰公园改造提升,汉江二桥、珍珠河桥与汉江大桥勾连“一江两岸四区”,城市公交横贯东西串联三片,实现一江两岸三大组团协调发展。
    做大集镇 创业致富搭平台
    石泉县坚持县城建设与村镇建设并重、建设开发与经营管理并重,精心编制了全县11个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全县村庄五年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依托国道、汉江、县乡道路为主次轴线,沿路、沿江布局建设,形成1个县城中心、2个副中心镇、4个重点镇、9个集镇化社区、155个新型村庄的城镇化村庄体系。硬化道路网络,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打造园林县城、生态小镇、田园乡村,逐步实现以城带镇、以镇促村、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推进重点示范镇建设,打造城乡一体化亮点。石泉县将集镇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旅游景区建设、土地整理、水利交通、移民搬迁、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捆绑资金,重点推进,突出城镇道路、堤防、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拉大城镇骨架,完善服务功能,优化发展空间。
池河镇被列入陕西省综合改革重点示范镇,后柳镇、熨斗镇被列为陕西省百强镇、旅游名镇。按照现代集镇、生态集镇、经营集镇理念,采取市场运作多元融资发力建设。2009年以来,投入池河镇9300多万元、后柳镇、熨斗镇1500多万元,将池河、后柳作为县城副中心全力打造,把熨斗、两河培育成旅游重镇,“四镇一体”亮点格局基本建成。实施新村社区集中建房,高山农户梯次搬迁,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建成5个社区、30个集中安置点,5000人进城入镇居住,城镇化率提升5个百分点。通过三年建设,集镇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变,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镇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旅游兴县 增强石泉十美魅力
    推进生态旅游兴县富民工程。依托山水生态美景、人文民俗风情、地域特色饮食等自然资源禀赋,重点打造“秦巴水乡,石泉十美”旅游品牌,精心建设“山(云雾山)—水(汉江水、莲花湖、后柳水乡)—洞(燕翔洞)—峡(中坝峡谷)—滩(子午银滩)”乐山亲水五大旅游板块,大力招商引资,投入5.3亿元,打造中坝峡谷3A景区、燕翔洞4A景区、云雾山国家森林公园三大旅游精品,畅通县内旅游环线,构筑汉江两岸绿色长廊和云雾山绿色屏障,拉动旅游业跨越发展。自2007年以来,全县每年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2012年,发展星级农家宾馆150户,发展旅游强村17个,旅游专业户290个,旅游就业达3000人以上;全县接待游客50万人次,年均增长25%。
    后柳镇强化自然风光保护,大力整治乡村环境,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招商引资3000万元开发中坝峡谷旅游项目,全力打造国家3A景区。投资1.5亿元整体开发后柳水乡旅游项目,打造秦巴古镇旅游品牌。古镇后柳已成为经济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旅游美镇,被命名为陕西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历史文化名镇、陕西最美小城镇。
    生态园林 提升人居幸福指数
    推进市政民生工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水、电、气、讯管网统筹规划,配套完善。投资1.1亿元建设县城垃圾、污水处理系统,日处理垃圾污水100吨;实施农村饮水甘露工程,不断提升饮用水质量。
投资200多万元建成滨江河堤文化走廊。投资2900万元做精做美沿江环城靓化工程。公园小品、节点绿地、休闲场所、交通要道等辅助亮化美化工程,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流光溢彩。
投入300多万元扎实推进公厕建设和改造提等升级、垃圾清运、周转设施建设,县城新建13个垃圾中转站,公厕23座。积极开展环境卫生与临街建筑体风貌市容综合整治。
    投资1200余万元,推进“大绿石泉”全民绿化活动。实施“城区街道绿化抓完善,公园广场绿化成精品,公路绿化造景观,山体绿化全覆盖,庭院绿化广普及,绿化管护上台阶”6大工程,植树造林,美化家园。
全面创建园林式单位,建成市级园林式单位18个,县级园林式单位49个。一路一树品,一街一景观,一江两岸山清水秀赐天然氧吧,明清老街古风古韵显人文风情,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生态山水园林县城基本建成。
    保障安居 住有所居促和谐
    石泉县把保障房建设与统筹城乡一体化、推进城镇化相结合,与三问三解惠民生促和谐相结合,与陕南移民搬迁、扶贫开发、重点镇、新型社区建设相结合,全县上下联动给力,齐建共管,整合项目,捆绑资金,精心实施,合力推进。2008年以来,全县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567套70.67万平方米,完成工程建设投资11.65亿元,建成7044套54.9万平方米;为2230户低保租房户发放补贴234余万元。改造农村危房2500户25万平方米,大力实施老城西关、戴家巷、中学巷等三大棚户区改造,竣工的廉租房、公租房投入使用,有效改善了全县部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到“十二五”末,计划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6200套,全县住房保障覆盖面由2011年的15%提高到45%。着力构建以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限价房、农村危房改造为重点的住房保障体系,连续四年被评为省市保障房建设先进单位,荣获2011年全省保障性住房综合管理工作“十佳县”称号。
    石泉县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建设秀美富强石泉为目标,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县城、优秀旅游目的地创建活动,以科学规划引领城乡建设,以重大项目推动城乡建设,以创卫创园提升城市品位,以特色资源丰富城镇内涵,以统筹发展推进城镇一体,以优质高效建设精品城镇,以保障住房建设构建和谐城镇,抓好规划、融资、建设、管理四个关键环节,拉大城镇框架,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奋力推动城镇建设步入快车道,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秀美新石泉正向世人走来。中国规划网西安11月6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
热点图集
推荐图集